校车学龄儿童约束系统的仿真研究

儿童约束系统论文 双预紧式安全带论文 儿童校车论文 6岁假人论文
论文详情
现如今,儿童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学龄儿童的乘车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儿童乘车安全的行业标准及法规,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淡薄,校车安全带的使用率非常低,许多现有校车并没有配备安全带。因此,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对学龄儿童乘车安全进行研究,有利于完善我国儿童乘车安全方面的法规和行业标准,同时对儿童乘车安全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安全带是乘用车乘员约束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它可以有效的保护乘员,降低乘员所受的伤害。正确安装的安全带,其松动余量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乘员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带装置中也隐藏了部分松动余量,遇到事故时,安全带可以通过预收紧装置瞬间绷紧安全带,使松动余量部分消除,从而使安全带与人体更早的接触,实现保护作用。现在普遍使用的是三点式安全带,即安全带由肩带和腰带组成,但预紧式安全带的预紧器通常连接的是肩带,所以只能消除肩带的部分松动余量,腰带的余量得不到消除。若在腰带上也安装一个预紧器,这样在发生事故时,腰带处的松动余量由于预紧器的作用也能得到消除,这就是双预紧式安全带。本论文使用MADYMO建立校车实体模型,首先,对座椅配备单预紧式安全带,研究安全带对6岁儿童乘员的重要性;其次,针对现有预紧式安全带存在的不足,提出两种类型的双预紧式安全带,并用双预紧式安全带替换单预紧式安全带,比较两种类型安全带对儿童假人的保护效果;第三,研究预紧器的预紧时刻对双预紧式安全带的保护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预紧式安全带相比,双预紧式安全带能够有效的减少儿童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其中将第二个预紧器布置在带扣处的双预紧式安全带与布置在锚点处相比,其保护效果更为明显;双预紧式安全带的预紧器非同时预紧比同时预紧的保护效果要好。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2 儿童乘员乘车安全保护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11-12页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2-13页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1.4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儿童乘员乘车安全研究第14-26页
    2.1 儿童乘员受伤的影响因素第14-15页
    2.2 儿童损伤生物学第15-18页
        2.2.1 儿童解剖学及损伤机理研究第15-17页
        2.2.2 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第17-18页
    2.3 儿童乘员的安全性评价第18-19页
        2.3.1 儿童约束系统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第18页
        2.3.2 有关儿童的安全性评价第18-19页
    2.4 儿童乘员损伤评价及汽车儿童约束系统技术法规第19-22页
        2.4.1 儿童乘员损伤评价方法第19-20页
        2.4.2 儿童乘员损伤评价准则第20-21页
        2.4.3 汽车儿童约束系统的技术法规第21-22页
    2.5 汽车碰撞事故中有关儿童乘员安全研究的方法第22-25页
        2.5.1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第23页
        2.5.2 试验研究第23-24页
        2.5.3 计算机仿真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仿真理论基础第26-34页
    3.1 有限元法第26-27页
    3.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第27-30页
        3.2.1 单刚体动力学分析第27-28页
        3.2.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第28-30页
    3.3 MADYMO软件的介绍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34-48页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4-45页
        4.1.1 加速度场第34-35页
        4.1.2 校车车体模型的建立第35页
        4.1.3 校车座椅模型的建立第35-38页
        4.1.4 安全带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4.1.5 卷收器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4.1.6 假人模型第41页
        4.1.7 假人的初始定位第41-42页
        4.1.8 安全带的初始定位第42-43页
        4.1.9 假人与座椅和地板的接触定义第43-44页
        4.1.10 假人与安全带的接触定义第44-45页
    4.2 仿真模型的验证第45-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双预紧器安全带的仿真研究第48-55页
    5.1 安全带的重要性第48-50页
    5.2 双预紧式安全带Ⅰ第50-51页
    5.3 双预紧式安全带Ⅱ第51-54页
    5.4 仿真的结果分析第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预紧器的预紧时刻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第55-61页
    6.1 双预紧式安全带Ⅰ第55-57页
    6.2 双预紧式安全带Ⅱ第57-60页
    6.3 仿真的结果分析第60页
    6.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7.1 全文总结第61页
    7.2 工作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7656,这篇论文共6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0.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