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对社区肺脾虚儿童的健康干预研究

捏脊疗法论文 社区卫生服务论文
论文详情
背景:万全的“三有余,四不足”理论明确提出“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肺脾不足,是儿童的生理特点,小儿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完善,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广东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感邪夹湿更易碍脾伤肺,因此儿童肺脾气虚的体质十分常见。肺脾气虚的患儿容易患肺系、脾系疾病,按现代医学分类,属于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肺脾气虚儿童处于“未病”范畴中的病而未发阶段。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儿科门诊“治未病”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门诊就诊患儿多为急性病,且家长常忽视儿童体质的潜在危险,临床开展“治未病”有一定的难度。而社区医疗作为一个新的医疗模式,为中医“治未病”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社区儿童保健的细化深入,为儿科“治未病”、“未病先防”等医疗诊治的开展提供了更加方便、有利的条件。社区开展治未病,必将在儿童保健预防领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目的:通过采用传统疗法——捏脊,进行社区“治未病”的临床探讨,对肺脾虚体质儿童进行健康干预。将治未病服务范围扩大到社区,探索适用于社区的中医治未病的医疗形式。观察捏脊治疗后肺脾虚儿童中医症候及生长发育的改善情况,客观评价中医传统疗法在“治未病”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以幼儿园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分组,对试验组的肺脾虚儿童进行健康干预及调护,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不进行干预治疗。半年后进行总体疗效评价,并填写不良事件观察表。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方差齐性者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Riddit分析(或秩和检验)。结果:试验组痊愈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显效率(P<0.05)。治疗后,试验组前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进行自身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后每半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腹泻次数前后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题组对20例脾虚患儿进行相关唾液淀粉酶检查,研究显示治疗前、后唾液淀粉酶经统计学分析,二组有显著性差距(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捏脊疗法能显著改善患儿肺脾虚的临床证候,能显著提高肺脾虚儿童的唾液淀粉酶水平,能显著减少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但未发现捏脊治疗能显著减少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及腹泻次数。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2-19页
    1 历史渊源第12-13页
        1.1 起源萌芽阶段(远古至金元)第12页
        1.2 形成发展阶段(明清)第12-13页
        1.3 迅速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第13页
    2 具体操作第13-14页
        2.1 操作方法第13页
        2.2 治疗时间第13-14页
        2.3 中医辨证第14页
        2.4 注意事项第14页
    3 捏脊的作用机理研究第14-16页
        3.1 传统医学第14-15页
        3.2 现代医学第15-16页
    4 捏脊的临床应用第16-17页
        4.1 肺系疾病第16页
        4.2 脾系疾病第16-17页
        4.3 其他第17页
    5 总结与展望第17-19页
        5.1 捏脊疗法的优势第17页
        5.2 捏脊疗法的前景第17-19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9-29页
    1 研究内容第19页
    2 重点解决的问题第19页
    3 预期的研究成果第19页
    4 研究方法第19-22页
        4.1 病例的选择标准和分组第19-21页
        4.2 治疗方法第21页
        4.3 疗效评定第21-22页
        4.4 观察项目第22页
        4.5 统计学方法第22页
    5 结果第22-25页
    6 讨论第25-27页
        6.1 中医关于小儿体质的认识第25-26页
        6.2 中医关于捏脊的认识第26-27页
        6.3 捏脊对肺脾虚儿童唾液淀粉酶的影响第27页
        6.4 关于“治未病”的运用第27页
    7 问题与展望第27-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附录第32-37页
    附表1:家长初始评估表第32-34页
    附表2:症状、体征主症评分标准第34-35页
    附表3:症状、体征次症评分标准第35-36页
    附表4:不良反应观察表第36-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621155,这篇论文共3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1.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