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结构钢热塑性成形过程的组织细化

动态再结晶论文 静态再结晶论文 亚动态再结晶论文 SPHC钢论文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论文 组织演变论
论文详情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钢制构件正朝着巨型化、高性能方向发展。而晶粒细化是唯一能同时提高钢铁材料强度和韧性的强化机制。因此,超细晶粒钢研究已成为国际上高性能结构材料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结构钢热塑性成形过程中组织细化机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SPHC钢在热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奥氏体再结晶行为及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热变形工艺参数在组织细化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低碳结构钢热塑性成形过程中晶粒细化的数学模型,探讨了组织细化的机理,为新一代超细晶钢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单道次热压缩实验,对SPHC钢在热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规律进行了研究。显微组织分析表明:降低变形温度和增加应变速率,可以导致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减小。通过分析动态再结晶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θ-σ和ln(θ)-σ曲线计算得到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了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99.4 kJ/mol。建立了SPHC钢动态再结晶的动力学模型和晶粒尺寸模型。采用双道次热压缩实验,对SPHC钢高温变形后的静态再结晶及亚动态再结晶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高的变形温度、大应变量、高应变速率及细小的初始奥氏体晶粒都有利于静态再结晶的发生,静态再结晶后的晶粒尺寸随着应变量的增大和初始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减小。亚动态再结晶主要受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影响,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亚动态再结晶过程加快,亚动态再结晶的晶粒尺寸减小;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亚动态再结晶进行变得困难,而亚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计算得到了SPHC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和亚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分别为284.1kJ/mol、195.6 kJ/mol,建立了各自的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和晶粒尺寸模型。在Gleeble 1500型热模拟机上通过不同的实验工艺,研究了热变形工艺参数对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降低,应变诱导相变产生的铁素体数量增多、晶粒尺寸细化;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铁素体数量和晶粒尺寸都减小;铁素体晶粒的数量随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加。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机制为扩散相变机制。在引入一套计算奥氏体变形储存能的方法基础上,以超组元模型为热力学基础,利用修正的KRC模型,开发了多组元结构钢的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热力学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变形储存能对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热力学的影响。计算表明:奥氏体的变形储存能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驱动力随着变形储存能的增加而升高,其影响效果与温度范围有关,越靠近Ae3温度,影响效果就越明显;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平衡温度Ae3随着变形储存能的增加,即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升高。本文首次通过分析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三次多项式拟合θ-σ和ln (θ)-σ曲线计算得到了发生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临界条件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分析,本文认为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核的过程。因此,本文首次提出了计算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时间的模型,在Cahan晶界形核的等温相变动力学理论基础上,以单一的“形核长大”机制提出了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一些实验结果的模拟计算证明,本模型所预测热变形工艺参数对应变诱导相变形成的铁素体体积分数、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与实际情况相符,充分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可用性。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2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细晶强韧化机理第11-13页
    1.3 细化钢铁材料晶粒的方法第13-25页
        1.3.1 微合金化细化第13-14页
        1.3.2 电磁场处理细化第14页
        1.3.3 循环加热淬火细化第14-15页
        1.3.4 强烈塑性变形细化第15-17页
        1.3.5 形变热处理细化第17-19页
        1.3.6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细化第19-25页
    1.4 SPHC钢的简介第25-26页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6页
    参考文献第26-32页
第二章 热塑性成形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第32-62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动态再结晶综述第32-38页
        2.2.1 动态再结晶的应力-应变曲线第32-34页
        2.2.2 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条件第34-35页
        2.2.3 动态再结晶的晶粒细化第35页
        2.2.4 动态再结晶动力学第35-38页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2.3.1 实验材料与装置第38页
        2.3.2 热压缩实验方案第38-39页
        2.3.3 微观组织观察与测量第39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2.4.1 SPHC钢奥氏体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第39-42页
        2.4.2 热变形参数对SPHC钢动态再结晶微观组织的影响第42-46页
    2.5 SPHC钢动态再结晶行为描述第46-57页
        2.5.1 动态再结晶变形激活能第46-47页
        2.5.2 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第47-54页
        2.5.3 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第54-56页
        2.5.4 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第56-57页
    2.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第三章 热塑性成形奥氏体静态软化行为研究第62-91页
    3.1 引言第62页
    3.2 静态软化综述第62-66页
        3.2.1 静态再结晶的数学模型第63-65页
        3.2.2 亚动态再结晶的数学模型第65-66页
    3.3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7-80页
        3.4.1 热变形参数对SPHC钢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第67-71页
        3.4.2 热变形参数对SPHC钢静态再结晶微观组织的影响第71-74页
        3.4.3 热变形参数对SPHC钢亚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第74-78页
        3.4.4 热变形参数对SPHC钢亚动态再结晶微观组织的影响第78-80页
    3.5 SPHC钢静态软化行为描述第80-87页
        3.5.1 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第80-82页
        3.5.2 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第82-84页
        3.5.3 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第84-86页
        3.5.4 亚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第86-87页
    3.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第四章 应变诱导相变细化铁素体行为研究第91-111页
    4.1 引言第91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91-93页
        4.2.1 实验材料与装置第91页
        4.2.2 A_(e3) 与A_(r3) 温度的测定第91-92页
        4.2.3 热压缩实验方案第92-93页
        4.2.4 显微组织观察与测量第93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3-107页
        4.3.1 A_(r3) 和A_(e3) 温度的测定结果第93-94页
        4.3.2 热压缩实验结果第94-96页
        4.3.3 热变形参数对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第96-102页
        4.3.4 应变诱导铁素体TEM组织分析的实验结果第102-106页
        4.3.5 应变诱导超细铁素体晶粒的形成机制第106-107页
    4.4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第五章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热力学分析第111-133页
    5.1 引言第111页
    5.2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热力学模型第111-121页
        5.2.1 变形储存能的确定第111-112页
        5.2.2 变形储存能与热变形参数的关系第112-115页
        5.2.3 超组元模型第115页
        5.2.4 KRC模型第115-120页
        5.2.5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驱动力的计算第120-121页
        5.2.6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平衡温度A_(e3) 的计算第121页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121-125页
        5.3.1 变形储存能对相界面碳平衡浓度的影响第121-123页
        5.3.2 变形储存能对相变驱动力的影响第123页
        5.3.3 变形储存能对相变平衡温度A_(e3) 的影响第123-125页
    5.4 发生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临界条件第125-130页
    5.5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3页
第六章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动力学分析第133-151页
    6.1 引言第133页
    6.2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动力学模型第133-141页
        6.2.1 变形奥氏体有效晶界面积的计算第134-135页
        6.2.2 应变诱导铁素体形核驱动力的计算第135-137页
        6.2.3 应变诱导铁素体形核速率的计算第137页
        6.2.4 铁素体晶核长大速率的计算第137-138页
        6.2.5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时间的计算第138页
        6.2.6 应变诱导相变铁素体体积分数的计算第138-140页
        6.2.7 应变诱导相变铁素体晶粒尺寸的计算第140页
        6.2.8 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预测程序第140-141页
    6.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141-147页
        6.3.1 变形储存能对铁素体形核驱动力的影响第141页
        6.3.2 变形储存能对铁素体形核速率的影响第141-142页
        6.3.3 变形储存能对铁素体晶核长大的影响第142-143页
        6.3.4 热变形参数对应变诱导相变铁素体体积分数的影响第143-145页
        6.3.5 热变形参数对应变诱导相变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第145-147页
    6.4 模型精度的验证第147-148页
    6.5 本章小结第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1页
第七章 结论第151-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第155-15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738355,这篇论文共15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7.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