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秸秆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镉离子吸附的研究

小麦秸论文 生物吸附论文 改性论文 镉离子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了三种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剂:原状小麦秸秆吸附剂(WS)、ZnCl2-微波改性小麦秸秆吸附剂(ZWS)和乙醇-NaOH改性小麦秸秆吸附剂(AWS),并将它们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镉离子。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制备好的吸附剂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振荡吸附实验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温度和镉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研究了三种吸附剂对镉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参数,并查明了以HCl为解吸剂解吸再生三种吸附剂的效果。对三种小麦秸秆生物吸附剂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WS的表面结构粗糙,并存在许多可以用于吸附的官能团,显示原状小麦秸秆具有一定的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潜力;改性后的产物ZWS和AWS不但较WS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其羟基、羰基等官能团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都使得这两种改性吸附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增强。振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随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WS、ZWS和AWS对Cd2+的去除率逐渐增大而吸附量逐渐减小,其最佳投加量分别为6g/L、4g/L、6g/L;溶液初始pH值对WS、ZWS和AWS吸附Cd2+的效果有显著影响,最适初始pH值分别为7.0、6.0和5.07.0。在293K到313K范围内,三种吸附剂对Cd2+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热力学参数说明它们对Cd2+的吸附过程均为自发、熵增的吸热过程;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三种吸附剂对Cd2+的吸附量随溶液Cd2+浓度升高而增大,直至达到饱和。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WS对Cd2+的吸附仅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吸附60min即可达到平衡;ZWS对Cd2+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在120min左右达到平衡;AWS对Cd2+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更佳,吸附在45min内便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WS对Cd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dlich模型,并且Langmuir模型的拟合结果更佳,三种温度下(293K、303K、313K)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6.393、17.544和17.857mg/L;ZWS对Cd2+的吸附仅符合Langmuir模型,三种温度下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62.500、64.935和67.568mg/L,较WS分别提高了281.3%、270.1%和278.4%;AWS对Cd2+的吸附仅符合Langmuir模型,三种温度下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0.000、20.833和21.739mg/L,相对于WS分别提高了22.0%、18.7%和21.7%。吸附剂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吸附了Cd2+的WS、ZWS和AWS可以用0.1mol/L HCl解吸再生,解吸率均大于95%;解吸再生后三种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顺序为:WS>ZWS>AWS。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6页
    1.1 镉的来源与危害第11-13页
        1.1.1 镉的来源与形态第11-12页
        1.1.2 镉的危害第12-13页
    1.2 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第13-16页
        1.2.1 化学法第13-14页
        1.2.2 物理化学法第14-15页
        1.2.3 生物法第15-16页
    1.3 生物吸附剂的研究进展第16-21页
        1.3.1 生物吸附剂第16-19页
        1.3.2 吸附机理第19-20页
        1.3.3 主要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1.4 农作物秸秆的化学组成与性质第21-22页
    1.5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现状第22-24页
        1.5.1 用作土壤有机肥料第22-23页
        1.5.2 用作牲畜饲料第23页
        1.5.3 用作新型能源第23页
        1.5.4 其它用途第23-24页
    1.6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第24-26页
        1.6.1 本研究的意义第24-25页
        1.6.2 本研究的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31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6页
        2.1.1 实验原料第26页
        2.1.2 实验试剂第26页
        2.1.3 实验仪器第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31页
        2.2.1 改性小麦秸秆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第26-27页
        2.2.2 吸附实验方法第27-28页
        2.2.3 产物的扫描电镜(SEM)与红外光谱(FTIR)表征方法第28页
        2.2.4 数据分析方法第28-31页
第三章 小麦秸秆吸附镉离子的研究第31-40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小麦秸秆的 SEM 与 FTIR 表征第31-3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3.3.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第32-33页
        3.3.2 溶液初始 pH 值的影响第33页
        3.3.3 吸附动力学第33-35页
        3.3.4 吸附等温线第35-37页
        3.3.5 热力学参数第37-38页
        3.3.6 吸附剂再生实验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ZnCl_(2~-)微波改性小麦秸秆吸附镉离子的研究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ZnCl2-微波改性小麦秸秆第40-42页
        4.2.1 改性原理第40页
        4.2.2 产物的 SEM 与 FTIR 表征第40-4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4.3.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第42页
        4.3.2 溶液初始 pH 值的影响第42-43页
        4.3.3 吸附动力学第43-45页
        4.3.4 吸附等温线第45-46页
        4.3.5 热力学参数第46-47页
        4.3.6 吸附剂再生实验第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乙醇-NaOH 改性小麦秸秆吸附镉离子的研究第49-58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乙醇-NaOH 改性小麦秸秆第49-51页
        5.2.1 改性原理第49页
        5.2.2 产物的 SEM 与 FTIR 表征第49-51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5.3.1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第51-52页
        5.3.2 溶液初始 pH 值的影响第52页
        5.3.3 吸附动力学第52-54页
        5.3.4 吸附等温线第54-56页
        5.3.5 热力学参数第56-57页
        5.3.6 吸附剂再生实验第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591155,这篇论文共6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0.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3.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