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西部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二氧化碳排放论文 能源论文 低碳产业论文 森林碳汇论文 低碳社会论文
论文详情
由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无限制使用,全球人口激增,自然或者其他人为因素造成森林、湿地面积锐减等多种问题的存在,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剧增,直接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进而诱发一系列危机。世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无限需求与有限能源储备冲突,能源危机也将在所难免。3E(即能源、环境、经济)是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三大问题,低碳经济正是将这三者联系起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世界各国已就此形成发展共识。中国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正积极加速进行低碳经济转型。2009年11月26日,中国首次宣布温室气体减排清晰量化目标,即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经济增速连续8年超过8%。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西部地区出现资源过度开采、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不利局面。西部地区平均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干旱少雨,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如何在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小化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当前西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发展问题。低碳经济因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成为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道路选择。本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低碳经济概念内涵以及低碳经济研究理论基础,总结归纳了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主要为制定具体的减排发展战略规划;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立低碳社会,改变高碳生活方式;发展低碳金融,加强减排交流合作等,这为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第二,根据主要碳源为能源燃烧以及能源消费数据的易获得性,本文基于能源消费进行了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根据估算结果,进行了国内东、中、西部地区间以及西部地区内各省区间二氧化碳排放对比分析。在了解西部地区碳排放变动形势基础上,本文具体从可再生能源发展、产业结构、能耗水平、森林碳汇、低碳社会发展、低碳金融发展六个方面具体分析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认为其当前存在可再生能源配套设施建设不健全、产业结构仍待优化、节能降耗面临技术不足和能源结构优化障碍、森林碳汇发展后劲不足、低碳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低碳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等问题。第三,针对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本文提出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即以低碳能源体系、低碳产业体系、森林碳汇体系为发展核心,以低碳技术体系为驱动力,以低碳社会体系为落脚点,以低碳金融体系为资金保障的多层体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模式。同时,本文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制定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低碳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以及财政税收支撑。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总结了国外先进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为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其次,本文建立了全国各省、区、直辖市碳排放面板数据,为相关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以及地区间对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依据。再次,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总结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具体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学术支持。本文在具体问题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欠缺。首先,在建立各省二氧化碳排放面板数据方面,由于未考虑碳汇的固碳影响,本文涉及的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净碳排放,此外,数据分析样本不完善,比如欠缺西藏地区数据,因此,在碳排放地区间对比分析中可能会存在一定偏差。其次,本文仅针对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缺乏西部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2-17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4页
        1.1.2 选题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2.1 研究内容第15页
        1.2.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1.3.1 创新第16页
        1.3.2 不足第16-17页
2 低碳经济理论综述第17-25页
    2.1 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第17-21页
        2.1.1 国外研究概况第17-19页
        2.1.2 国内研究概况第19-21页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21页
    2.2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基础第21-25页
        2.2.1 低碳经济概念内涵第21-22页
        2.2.2 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第22-25页
3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借鉴第25-29页
    3.1 制定减排发展战略规划第25-26页
    3.2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第26页
    3.3 提高能源效率,加快能源技术创新第26-27页
    3.4 建立低碳社会,改变高碳生活方式第27-28页
    3.5 发展低碳金融,加强减排交流合作第28-29页
4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第29-51页
    4.1 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估算第29-35页
        4.1.1 基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说明第29-30页
        4.1.2 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及比较第30-32页
        4.1.3 西部地区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及比较第32-35页
    4.2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第35-42页
        4.2.1 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第35-36页
        4.2.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现状第36-38页
        4.2.3 西部地区节能降耗发展现状第38-39页
        4.2.4 西部地区森林碳汇发展状况第39-40页
        4.2.5 西部地区低碳社会发展状况第40-41页
        4.2.6 西部地区低碳金融发展现状第41-42页
    4.3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第42-51页
        4.3.1 可再生能源配套建设不健全第42-43页
        4.3.2 产业结构存在优化空间第43-46页
        4.3.3 节能降耗面临技术和能源结构障碍第46-48页
        4.3.4 森林碳汇发展后劲不足第48-49页
        4.3.5 低碳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第49-50页
        4.3.6 低碳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第50-51页
5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第51-68页
    5.1 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第52-55页
        5.1.1 推进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第52-53页
        5.1.2 促进西部地区化石能源产业优化升级第53-55页
    5.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第55-59页
        5.2.1 推动西部地区农业跨越式低碳发展第55-57页
        5.2.2 全面加快西部地区工业低碳改造第57-58页
        5.2.3 促进西部地区低碳服务业快速发展第58-59页
    5.3 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构建森林碳汇体系第59-61页
        5.3.1 加强森林资源监管机制,巩固森林碳汇储备第59-60页
        5.3.2 建立生态林种植激励机制,提高森林碳汇效益第60-61页
    5.4 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技术体系第61-63页
        5.4.1 依托科技"存量",构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第61页
        5.4.2 拓宽对外交流渠道,促进低碳技术项目合作第61-62页
        5.4.3 建立多重转化机制,促进低碳技术普及应用第62-63页
    5.5 促进生活方式转变,构建低碳社会体系第63-65页
        5.5.1 培养低碳生活观念,引导全民低碳消费第63页
        5.5.2 加快建筑低碳改造,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第63-64页
        5.5.3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发展低碳交通体系第64-65页
    5.6 完善低碳金融市场,构建低碳金融体系第65-68页
        5.6.1 建立西部低碳金融中心,发展区域碳补偿机制第66页
        5.6.2 培育低碳金融中介,建立知识人才储备第66-68页
6 政策建议第68-74页
    6.1 加快制定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第68-69页
        6.1.1 宏观层面战略规划第68-69页
        6.1.2 微观层面战略规划第69页
    6.2 完善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法律法规体系第69-71页
        6.2.1 完善低碳立法体系第70-71页
        6.2.2 加强减排监管力度第71页
    6.3 健全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财政税收支撑体系第71-74页
        6.3.1 激励性财政政策第71-72页
        6.3.2 激励性税收政策第72页
        6.3.3 惩罚性税收政策第72-74页
7 结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180655,这篇论文共7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3.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9.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