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研究

1932~1933论文 乌克兰论文 大饥荒论文 原因论文 影响论文
论文详情
饥荒是人类悲剧的三大根源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度不和谐的音符。作为苏联时代的三次饥荒之一,1932~1933年的大饥荒尤为值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苏联政府长期隐瞒饥荒的真相,还因为号称“欧洲粮仓”的乌克兰也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乌克兰大饥荒是苏联历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我国目前对此课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多方收集资料,详细回顾了这场大饥荒发生、发展和消退的全过程,分析、探讨了饥荒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后果和影响,并对近年来有关各方在饥荒性质和死亡人数这两个焦点问题上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苏联实施的国家工业化战略是乌克兰大饥荒发生的宏观背景。在这一背景下考察饥荒的原因,可以得出三点:一是自然灾害、农业全盘集体化和消灭富农等因素导致1931~1932年乌克兰连续两年粮食歉收,这是饥荒发生的诱因。二是农民为工业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政府从农民手里拿走过多的粮食,忽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权,为适应工业化战略而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的作用。三是为了确保工业化的顺利进行,苏联政府对饥荒反应消极,封锁消息、救济工作滞后是其严重过失。这一历史性悲剧造成乌克兰人口大量损失,人口构成发生很大改变,社会结构也出现重大变化,特别是在乌克兰争取独立及努力融入西方社会的过程中,坚持把饥荒作为抨击斯大林政权的有力武器,严重影响了当今乌俄两国的关系,导致两个民族之间的裂痕加深。关于饥荒死亡人数,争论各方分歧极大。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法是乌克兰在大饥荒中损失400万~500万人口。关于饥荒性质,则无论从饥荒发生地域和受害对象,或是从饥荒发生后苏联政府采取的赈灾措施等方面看,所谓“种族灭绝”说是缺乏依据的。这次饥荒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7-16页
    一 选题意义第7页
    二 研究现状第7-14页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4-15页
    四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一章 乌克兰大饥荒的经过第16-29页
    第一节 农村全面告急(1932年2月—10月)第17-19页
    第二节 农民陷入绝境(1932年11月—1933年2月)第19-21页
    第三节 死亡高峰来临(1933年3月—1933年7月)第21-25页
    第四节 饥荒逐渐消退(1933年8月—10月)第25-29页
第二章 乌克兰大饥荒的原因第29-48页
    第一节 1931~1932年连续两年粮食减产第29-39页
        1 自然灾害的侵袭第29-32页
        2 全盘集体化的破坏第32-37页
        3 消灭富农的后果第37-39页
    第二节 农民为工业化战略付出的代价第39-44页
        1 粮食征购超过限度第39-41页
        2 农民地位不平等第41-43页
        3 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作用第43-44页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苏联政府的消极应对第44-48页
        1 封锁饥荒消息第44-46页
        2 救济工作滞后第46-48页
第三章 乌克兰大饥荒的影响第48-59页
    第一节 人口构成改变第48-51页
    第二节 社会结构变化第51-55页
    第三节 乌俄裂痕加深第55-59页
第四章 有关乌克兰大饥荒的两个争论焦点第59-67页
    第一节 关于饥荒死亡人数第59-62页
    第二节 是不是“种族灭绝行为”?第62-67页
结语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中英文人名、地名对照表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191054,这篇论文共7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2.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