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烤烟营养特性的研究

烤烟论文 基因型论文 施肥论文 营养特性论文
论文详情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烤烟生产上主推品种不到10个,品种单一。因此,选育适产、优质、高抗、营养利用效率高的种质资源十分紧迫。氮、磷、钾是烤烟生长所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氮、磷、钾素营养特性的差异,可为选育养分高效的品种奠定基础,也为烤烟生产上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以贵州省遵义地区推广品种和遵义市烟草公司自育成的杂交品系及其亲本共计20种基因型烤烟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烤烟苗期、大田期的生长、生理、养分吸收利用和产质量的差异,以及施肥对烤烟营养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烟苗的农艺性状和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苗期的根长和苗高分别为4.90-6.91cm和17.85-28.50cm,生物量变幅为0.053~0.236g·dw/株。(2)在苗期,不同基因型烤烟的氮、磷、钾吸收利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氮、磷、钾含量分别为38.81g/kg-55.50g/kg、5.45g/kg~7.72g/kg、37.44g/kg-64.67g/kgo烟苗氮、磷、钾的吸收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K>N>P,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变化于2.83mg/株~9.16mg/株、0.37mg/株~1.29mg/株和3.05mg/株~8.84mg/株之间。氮、磷、钾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为18.02g·dw/g·N~25.77g·dw/g·N、129.46g·dw/g·P~183.46g·dw/g-P和15.46g-dw/g-K-26.71g·dw/g·K。烟苗氮、磷、钾吸收量之间、及其与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育苗阶段,应注重氮、磷、钾的配比,满足不同基因型烤烟对养分的需求,培育壮苗。(3)烟苗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0.25、0.28、0.20。烟苗根系活力与氮吸收量和干重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烟苗叶绿素含量与干重和鲜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烤烟杂交一代(F1代)烟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与母本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父本值、中亲值和低亲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烟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干重具有一定的中亲优势,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干重还具有超高亲优势。烟苗氮、磷、钾吸收量的杂种优势不明显,但有的杂交材料也表现出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5)同一供肥条件下,烟株生长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各生育阶段,不同基因型烟株的农艺性状(株高、最大叶片长度和宽度、叶片数)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供试20种基因型烤烟的产量变幅为1644.71kg/hm2~3358.17kg/hn2、上中等烟比例变异范围为55.00%~88.35%、均价变异范围为11.71元/kg~13.65元/kg、产值变异范围为20149.04元/hm2~45174.04元/hm2。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随叶位不同而不同,基因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20种基因型烤烟上、中、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高低值之间分别相差2.01倍、2.66倍和3.37倍,总氮含量分别相差1.72倍、1.64倍和1.67倍,总糖含量分别相差3.23倍、2.70倍和2.44倍,还原糖含量分别相差3.23倍、2.53倍和2.30倍,钾含量分别相差5.42倍、2.04倍和3.55倍,氯含量分别相差7.44倍、5.30倍和6.50倍,蛋白质含量分别相差1.48倍、1.47倍和1.50倍。20种基因型烤烟中,中部烟叶各化学成分含量在适宜范围内的基因型比例分别为,烟碱占40%,总氮占85%,总糖占75%,还原糖占30%,钾含量占25%,氯含量普遍较低,蛋白质含量都小于10%。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也随叶位不同而不同,基因型间具有显著差异。20种基因型烤烟上、中、下部烟叶,施木克值高低值分别相差4.07倍、2.84倍和2.75倍,氮碱比分别相差1.92倍、2.77倍和2.34倍,糖碱比分别相差6.87倍、5.37倍和5.47倍,两糖差值分别相差6.24倍、7.10倍和6.94倍。20种基因型烤烟,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表现为施木克值偏大、氮碱比偏小、糖碱比不协调、两糖差值适宜。(6)烟株根系活力表现为随生育进程逐渐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移栽后60d最大;移栽后60d和90d,烟株的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基因型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总积累量变化于244.01g/株~363.73g/株之间,主要集中在移栽后60-90d(平均占总积累量的49.61%)。(7)烟株钾含量和钾吸收量高于氮含量和氮吸收量,磷含量和磷吸收量在整个生育期中都比较低。烟株对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移栽后30-60d;对磷和钾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移栽后60-90d。烟株所吸收的氮、磷、钾主要分配在叶片和茎秆,根系比例较小。烟株氮、磷、钾干物质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8)相关分析指出,烤烟叶片数与产量、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叶片数对产量、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的直接作用大。烟株根系活力与产量和产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上中等烟比例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对上中等烟比例的直接作用较大。烟株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和产值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对产量和产值的直接作用较大。烟株株高与最大叶片长度和宽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根系活力与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烤烟苗期根系活力与产量和产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移栽后30~60d、60~90d、90~120d烟株的氮吸收量和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移栽后60~90d、90~120d烟株的磷吸收量与产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移栽后30~60d、90~120d的钾吸收量与产量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9)聚类分析指出,不同基因型烤烟生长、生理代谢、产量、产值和养分吸收利用分类具有较大差异。在苗期,ZYH-4、ZYH-5、ZYH-11、TZ-1、TM-1和晚花K3266种基因型的苗高、根系活力高,南江3号、DZ-3和MSK3263种基因型的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最高。大田期,ZYH-4、CZ-1、南江3号和晚花K3264种基因型的叶片数、根系活力、NR活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产量和产值高,ZYH-4、T202、、 CZ-1、南江3号和晚花K326的氮、磷、钾吸收量大和产量高。683烟株的氮和钾干物质生产效率高,但氮和钾吸收量以及产量低。(10)以遵义优质烤烟新品种南江3号为研究对象,发现当施氮量在0~90kg/hm2范围内,增加氮的施用量可显著增加烟株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叶片数、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氮、磷和钾吸收量,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产值;施氮量90kg/hm2和105kg/hm2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甚至某些指标有所下降(11)35%有机氮和65%化肥氮配施,烟叶产量、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分别比纯施化肥氮的烤烟提高了9.71%、2.30%、2.51%、12.47%,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最好,中后期植烟土壤氮、磷、钾养分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增加了烤烟的有效叶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烤烟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加烤烟对磷和钾的吸收。有机氮和化肥氮配施显著提高植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有机氮施用量越大,土壤有机质增加越多。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我国烤烟育种现状第13页
    1.2 氮磷钾在烤烟上的营养作用第13-15页
        1.2.1 氮的作用第14页
        1.2.2 磷的作用第14-15页
        1.2.3 钾的作用第15页
    1.3 烤烟氮磷钾吸收积累规律第15-16页
    1.4 影响烤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因素第16-20页
        1.4.1 土壤养分对烤烟氮磷钾吸收利用第16-18页
        1.4.2 施肥对烤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第18-19页
        1.4.3 烤烟根系与养分吸收利用第19-20页
    1.5 烤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第20-23页
        1.5.1 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第20页
        1.5.2 烤烟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第20-21页
        1.5.3 烤烟钾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第21-23页
第2章 绪论第23-27页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2.2 研究内容第24页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4-25页
    2.4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3章 不同基因型烟苗的营养特性及杂种优势第27-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3.1.1 供试材料第27页
        3.1.2 育苗方法第27-28页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8页
        3.1.4 数据统计分析第28-2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9-37页
        3.2.1 不同基因型烟苗的农艺性状和生物量第29-30页
        3.2.2 不同基因型烟苗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第30-33页
        3.2.3 不同基因型烟苗的生理指标第33-34页
        3.2.4 苗期烤烟营养特性的分类及特点第34-35页
        3.2.5 烟苗各营养特性指标之间及其与生物量的相关性第35-36页
        3.2.6 烤烟苗期营养特性的亲子相关性及杂种优势分析第36-37页
    3.3 讨论第37-38页
    3.4 小结第38-41页
第4章 不同基因型烟株的产质量及营养生理基础的研究第41-6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4.1.1 材料第41-42页
        4.1.2 试验设计第42页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2页
        4.1.4 数据统计分析第42-4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3-60页
        4.2.1 烤烟农艺性状的基因型差异第43-45页
        4.2.2 不同基因型烤烟的经济性状第45-46页
        4.2.3 烟叶化学成分及协调性的基因型差异第46-52页
        4.2.4 烤烟生理指标的基因型差异第52-57页
        4.2.5 烤烟生长代谢和产质量的分类及特点第57-58页
        4.2.6 烟株农艺性状、生理指标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第58-60页
        4.2.7 烤烟苗期营养特性指标与产量和产值的相关分析第60页
    4.3 讨论第60-61页
    4.4 小结第61-63页
第5章 不同基因型烟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特性第63-8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5.1.1 试验材料第63页
        5.1.2 试验设计第63页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63-64页
        5.1.4 数据统计分析第6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4-78页
        5.2.1 不同基因型烟株对氮的吸收利用特性第64-68页
        5.2.2 不同基因型烟株对磷的吸收利用特性第68-73页
        5.2.3 不同基因型烟株对钾的吸收利用特性第73-78页
    5.3 讨论第78-79页
    5.4 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养分吸收利用及产质量的影响第81-87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81-82页
        6.1.1 试验设计第81页
        6.1.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81-82页
        6.1.3 数据统计分析第82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82-85页
        6.2.1 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第82-83页
        6.2.2 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第83页
        6.2.3 施氮量对烤烟生理指标的影响第83-84页
        6.2.4 施氮量对烤烟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第84-85页
    6.3 讨论第85-86页
    6.4 小结第86-87页
第7章 施肥对烤烟产质量、营养特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第87-103页
    7.1 材料与方法第87-88页
        7.1.1 试验设计第87-88页
        7.1.2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88页
        7.1.3 数据统计分析第88页
    7.2 结果与分析第88-100页
        7.2.1 施肥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第88-89页
        7.2.2 施肥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的影响第89-93页
        7.2.3 不同肥料处理对烤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93-94页
        7.2.4 施肥对烟株生理指标的影响第94-96页
        7.2.5 施肥对烤烟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第96-98页
        7.2.6 施肥对植烟土壤的影响第98-100页
    7.3 讨论第100-101页
    7.4 小结第101-103页
第8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研究展望第103-109页
    8.1 主要结论第103-106页
        8.1.1 不同基因型烟苗在农艺性状和营养特性上的差异第103-104页
        8.1.2 不同基因型烤烟在生长和产质量上的差异第104-105页
        8.1.3 不同基因型烟株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第105页
        8.1.4 烤烟营养特性的分类第105-106页
        8.1.5 施肥对烤烟营养特性的影响第106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06-107页
    8.3 研究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3页
致谢第123-125页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发表论文第12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9253,这篇论文共12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7.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