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刑案件有效辩护

死刑案件论文 有效辩护论文 无效辩护论文 评价标准论文
论文详情
随着我国刑事司法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对辩护制度中辩护权行使和律师诉讼地位的保障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后,都开始进一步关注辩护质量的标准和救济问题。如何提高刑事案件辩护的数量和质量,如何维护刑事诉讼辩护律师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确定刑事案件的辩护质量标准,如何在程序上提供被追诉人因为辩护律师不当行为引起的不利后果的救济途径,如何保障被追诉人能够获得有效辩护是当务之急。有效辩护制度,以辩护权的充分享有为前提,强调被追诉人有权获得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刑事辩护。从内容上说它规定了律师辩护行为的质量标准,规定了国家有职责和义务为获得有效辩护提供配套的保障,也规定了因为受到无效辩护影响的被追诉人获得救济的途径。从实践角度上来看,深入探讨有效辩护制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从理论角度上来看,深入研究有效辩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我国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尚未深入,基本都是从程序性违法的角度和律师责任的角度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并没有从被追诉人的角度针对被追诉人案件审理本身因为律师没有尽到合理称职义务从而给被追诉人造成不利影响提供救济。鲜有人从被追诉人的角度探讨辩护行为的质量是否符合有效性的标准,鲜有人从被追诉人的角度探讨律师没有尽到合理称职义务的辩护行为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对被追诉人案件审理所产生的影响。因为死刑案件刑罚的不可逆性,被追诉人应当有权获得相比普通的刑事案件更为有效的刑事辩护,因此本文拟研究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制度,以期有利于控制和慎用死刑。本文从保护被追诉人辩护权利的角度,应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美国和中国刑事案件中的有效辩护制度,评价律师辩护行为的质量。本文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交待研究的主题和方法路径、目的与意义等;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有效辩护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权保障理论、正当程序理论、宪法司法化理论等;第三部分主要是梳理有效辩护的历史发展,通过有效辩护制度在两大法系的的历史变迁,并从历史发展中得出有效辩护的基本结论;第四部分主要介绍美国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制度,包括美国死刑案件有效制度的概况和内容、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等,以期对我国有所借鉴;第五部分主要涉及我国死刑案件辩护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并剖析产生上述问题背后的原因;第六部分在比较美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的基础上,做出构建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框架的取舍以及构建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应当采取的措施,如何借鉴和适当引进美国有效辩护制度,使有效辩护制度,尤其是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在我国落地生根。总之,我国应该在充分研究美国死刑案件辩护标准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死刑案件辩护标准制度的合理之处,结合中国死刑案件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先行出台中国的死刑案件辩护标准。但应该注意的是,我们也必须为死刑有效辩护标准制定相应的责任机制,也即,为规范死刑案件辩护律师的行为,应当为辩护失职设定相应的责任机制,当辩护律师的行为不符合有效辩护的标准时,辩护律师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后果。同时,被告人的辩护权利应当有程序性的救济,以冲抵辩护人不当辩护带来的损失,否则被告人的辩护权在设置之外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第11-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路径确定第16-21页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6-20页
        1.3.2 比较对象的确定第20页
        1.3.3 研究方法的确定第20-21页
    1.4 论文基本框架第21-22页
第2章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的历史发展第22-34页
    2.1 英美法系国家的历史考察第22-30页
        2.1.1 美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的历史发展第22-27页
        2.1.2 美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评价标准的变迁第27-30页
        2.1.3 美国死刑案件无效辩护之诉制度确立第30页
    2.2 大陆法系国家的历史考察第30-32页
    2.3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历史考察的基本结论第32-34页
第3章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的理论基础第34-51页
    3.1. 人权保障理论第35-40页
        3.1.1 人权保障理论的内涵第35-36页
        3.1.2 人权保障的价值分析第36-39页
        3.1.3 人权保障与死刑案件有效辩护第39-40页
    3.2 正当程序理论第40-44页
        3.2.1 正当程序理论的内涵第40-41页
        3.2.2 正当程序的价值分析第41-43页
        3.2.3 正当程序与死刑案件有效辩护第43-44页
    3.3 宪法权利司法化第44-51页
        3.3.1 宪法权利司法化的内涵第44-45页
        3.3.2 宪法权利司法化的价值分析第45-47页
        3.3.3 宪法权利司法化与死刑案件有效辩护第47-51页
第4章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的内容考察第51-65页
    4.1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的判断标准第51-55页
    4.2 死刑案件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内容第55-59页
        4.2.1 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申请主体第56-57页
        4.2.2 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举证责任第57-58页
        4.2.3 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程序后果第58-59页
    4.3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的意义第59-65页
        4.3.1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的积极意义第59-63页
        4.3.2 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的消极意义第63-65页
第5章 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构建的理念和现实基础第65-102页
    5.1 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第65-70页
    5.2 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构建的理念基础第70-74页
    5.3 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构建的现实基础第74-102页
        5.3.1 我国死刑案件辩护制度的现存问题第75-83页
            5.3.1.1 我国死刑案件辩护控辩双方地位不对等第76-77页
            5.3.1.2 辩护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第77页
            5.3.1.3 辩护律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第77-78页
            5.3.1.4 律师的辩护策略固化第78页
            5.3.1.5 死刑案件法律援助的辩护质量无法保证第78-83页
        5.3.2 我国死刑案件现存辩护问题的原因第83-97页
            5.3.2.1 我国死刑案件辩护缺乏统一的辩护标准第83-84页
            5.3.2.2 审前阶段律师进行有效辩护的规定模糊第84-85页
            5.3.2.3 我国死刑案件辩护救济程序得不到保障第85-87页
            5.3.2.4 辩护律师权利行使在死刑案件中存在障碍第87-91页
            5.3.2.5 其他影响因素第91-97页
        5.3.3 新《刑事诉讼法》对有效辩护制度的促进第97-98页
        5.3.4 律师辩护方面的相关实践探索和试点第98-102页
第6章 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构建的具体设想第102-118页
    6.1 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评价标准的确立第102-107页
        6.1.1 域外死刑辩护制度及其启示第102-104页
        6.1.2 我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判断标准的确立第104-107页
    6.2 我国死刑案件无效辩护审查之诉制度的构建第107-110页
        6.2.1 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申请主体第108页
        6.2.2 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审查主体第108-109页
        6.2.3 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证明责任第109页
        6.2.4 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证明标准第109-110页
        6.2.5 无效辩护审查之诉的审查结果第110页
    6.3 完善我国死刑案件律师进行有效辩护的权利及制度体系第110-118页
        6.3.1 完善我国死刑案件律师进行有效辩护的权利体系第110-112页
        6.3.2 完善我国死刑案件律师进行有效辩护的制度体系第112-118页
结语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2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918553,这篇论文共12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8.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