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世纪70年代过度教育分析及对我国启示
美国论文 过度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
论文详情
随着大学扩招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过度教育现象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也出现过度教育问题,经历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应对后,过度教育得到明显改善,高等教育又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本论文尝试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着手,分析过度教育产生的背景,美国在解决该问题时采取的措施,并深入分析我国的高等教育过度的现状和特征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过度现象有所启迪。本论文主体部分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过度教育理论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过度教育的理论解释、类型分类和测量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过度教育理论。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过度教育的产生原因及相应对策。分别从高等教育普及化、科技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危机三个角度来解释70年代过度教育发生的具体原因,从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的制定、通识教育和应用性职业教育的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校企合作四个方面论述美国面对过度教育状况采取的措施和产生的效果。第三部分接着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现状。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相对性过度、结构性过度、长期性过度三个主要特征;然后从中概括出经济水平限制、高等教育发展不合理、特殊制度环境和传统择业观念等深层原因;最后探讨教育过度带来的影响,包括降低个人收益、影响生产力、造成资源浪费和诚信危机、导致社会不安定等,阐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基于前面的分析,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发展经济、加大高等教育改革、消除制度性障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几个层面提出解决我国过度教育现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8-9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1. 国外对过度教育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我国对过度教育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一、 过度教育理论综述 | 第12-16页 |
(一) 过度教育的理论解释 | 第12-13页 |
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2页 |
2. 信号筛选理论 | 第12-13页 |
3. 工作竞争理论 | 第13页 |
4. 技术变迁理论 | 第13页 |
5. 依附理论 | 第13页 |
(二) 过度教育的类型分类 | 第13-15页 |
1. 信息缺乏型过度教育 | 第14页 |
2. 结构性过度教育 | 第14页 |
3. 功能性过度教育 | 第14-15页 |
(三) 过度教育测量方法的研究 | 第15-16页 |
1. 工人自我评估法(WA,Worker self-assessment) | 第15页 |
2. 工作分析法(JA,Job Analysis) | 第15页 |
3. 实际匹配法(RM Realized Matches) | 第15-16页 |
二、 美国七十年代过度教育现象分析 | 第16-22页 |
(一) 美国七十年代过度教育背景分析 | 第17-18页 |
1. 高等教育普及化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 第17页 |
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革 | 第17-18页 |
3. 经济危机的影响 | 第18页 |
(二) 美国应对过度教育的对策分析 | 第18-22页 |
1. 积极制定就业政策和就业法规 | 第19页 |
2. 通识教育和应用性职业教育相结合 | 第19-20页 |
3.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 第20-21页 |
4. 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 第21-22页 |
三、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22-32页 |
(一)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过度的特征 | 第22-25页 |
1. 相对性过度教育 | 第22-23页 |
2. 结构性过度教育 | 第23-25页 |
3. 长期性过度教育 | 第25页 |
(二) 高等教育过度原因 | 第25-29页 |
1. 经济水平的限制是高等教育教育过度的根本原因 | 第26页 |
2. 高等教育的超常规且不合理的发展是主要原因 | 第26-27页 |
3. 特殊制度环境是高等教育过度的客观原因 | 第27-28页 |
4. 传统的择业观念是高等教育过度的主观原因 | 第28-29页 |
(三) 高等教育过度的影响 | 第29-32页 |
1. 降低个人收益 | 第29-30页 |
2. 损害生产力发展 | 第30-31页 |
3. 导致资源浪费和诚信危机 | 第31-32页 |
4. 导致社会不安定甚至动荡 | 第32页 |
四、 美国过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 第32-39页 |
(一) 启示 | 第32-34页 |
1. 走出“教育绝对先行论”的误区 | 第32-33页 |
2. 重视教育周期性,做到教育供求与社会需求平衡 | 第33-34页 |
3. 认识过度教育毕业生存在的合理性 | 第34页 |
(二) 建议 | 第34-39页 |
1. 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 第34-35页 |
2. 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 第35-36页 |
3. 消除制度性障碍,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第36-37页 |
4.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活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
ABS547051,这篇论文共4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
13.2。
不是会员,
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
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
2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