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塑积Q-P-T钢及其强塑性机制的研究

强塑积论文 淬火-分配-回火(Q-P-T)工艺论文 淬火&论文 回火(Q&论文 T)工艺
论文详情
先进高强度钢的发展趋势是研发更高强度的Fe-Mn-Si系廉价钢并保持足够的塑性,以期实现钢件轻量化,达到节约原材料、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目的。基于此,我们课题组徐祖耀院士在Speer等提出的淬火&分配(Q&P)钢基础上,强调析出强化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了淬火-分配-回火(Q-P-T)热处理新思想。本文根据新型Q-P-T工艺的设计思想,设计出低、中碳含铌钢相关的成分和优化的工艺,开发出高于目前先进高强度钢25000 MPa%的强塑积,达到或超过新一代先进高强钢强塑积的理论预测值(30000 MPa%),并揭示其高强度高塑性机制。此外,不同温度下(-85~450℃)的力学性能测试及显微组织表征为拓展Q-P-T钢的使用范围打下了实验基础。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设计出四种不同C(0.2和0.4 wt.%)或Nb(0.03和0.08 wt.%)含量的Fe-Mn-Si基Q-P-T钢,参考约束条件下碳平衡(CCE)理论,选择在室温时得到最大奥氏体量的最佳淬火温度,对试样分别进行了传统的淬火&回火(Q&T)和新型的Q-P-T热处理。拉伸结果表明,经Q&T处理的试样,碳含量的增加使其力学性能遵循通常的高强度-低塑性的规律。然而经Q-P-T处理后的试样却发现,碳含量的增加同时提高钢的强度和塑性,这不同于通常的高强度-低塑性规律。其中,成分为Fe-0.42C-1.46Mn-1.58Si-0.03Nb的试样其强塑积为31627 MPa%(抗拉强度为1558 MPa,延伸率达到20.3%),超过下一代先进高强度钢所定义的理论强塑积值。此外,与Q&T处理相比,同成分的钢经Q-P-T处理后,在稍微降低抗拉强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其延伸率。2.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等方法揭示了Q-P-T处理和Q&T处理后试样具有不同力学性能的内在原因。新型Q-P-T工艺和传统Q&T工艺的差别就在于淬火温度(Tq)的不同,前者的淬火温度通常远高于后者(室温),这使得相同成分的试样经Q-P-T处理后能获得更多的残余奥氏体,同时有效地减少了由淬火应力产生的微裂纹,从而显著提高了试样的塑性。在Q-P-T处理的试样中,碳含量增加同时提高其强度和塑性的机理是,高的碳含量提高了马氏体的强度,其包括板条马氏体内更高的位错密度,更小的马氏体领域(Packet)尺寸和更多析出的碳化物;同时提高其塑性的原因是获得更多的残余奥氏体。3.通过对中碳Q-P-T拉伸试样施加不同的应变量后,测定了其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变化,结果表明,随应变量的增加,残余奥氏体量逐渐减少。此外,低碳和中碳Q-P-T试样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比发现,在缩颈前中碳Q-P-T试样具有较长的均匀形变能力;加工硬化指数-真应变曲线清楚地显示两者的TRIP效应的差异,即在均匀形变( n =εu)前,硬化指数(n)在大的应变范围内增加,呈现出宽的平台。因此,中碳Q-P-T试样在拉伸中表现出较明显的TRIP效应。4.通过X射线衍射线形分析(XLPA)方法测定了中碳Q-P-T钢中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平均位错密度随应变量的变化。应变增加到3%时,马氏体的平均位错密度从6.65×1014 m–2 (未拉伸)减小到5.25×1014 m–2,而残余奥氏体的平均位错密度从4.21×1014 m–2 (未拉伸)迅速增加到8.77×1014 m–2,且超过了马氏体内位错密度。结果表明,在均匀形变阶段(应变约在12%内),马氏体的位错密度低于未形变前,直到均匀形变以后才逐渐增加,而残余奥氏体中位错密度在整个形变中快速地增加。基于以上结果,提出在形变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吸收位错效应(DARA效应),即在形变的初始阶段,由于外加应力的作用,马氏体中的部分高密度位错可以移动到相邻的残余奥氏体中,这被TEM观察到的横跨马氏体/奥氏体界面的平行的位错列所间接证明。因此,残余奥氏体增塑机制为:残余奥氏体的DARA效应使马氏体在均匀形变阶段处于“未形变状态”,由此有效地提高了马氏体的形变能力;随应变的增大,当局域产生应力集中,由此通过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产生TRIP效应;随着应变的进一步增大而产生微裂纹,在马氏体条间的残留奥氏体可有效地阻碍裂纹扩展。5.在低碳和中碳Q-P-T钢中,一直冷到-70℃时电阻测量仍未发现马氏体相变的迹象,表明残余奥氏体的Ms温度很低;反之升温到200℃时,也未发现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现象。表明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残余奥氏体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经不同温度拉伸测定获得中碳Q-P-T钢的Msσ=-20℃,Md≈200℃。低的Msσ有利于在该温度之上时钢件在搬运或制造过程中避免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的发生,使残余奥氏体在以后的服役中产生TRIP效应。而Md≈200℃,表明钢件在该温度使用时残余奥氏体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和TRIP效应的最佳结合。6.通过对低碳和中碳Q-P-T钢在-85~450℃范围内进行力学性能测定,发现低碳和中碳Q-P-T钢均存在一个具有最佳强度和塑性的温度范围:100~300℃,尤其是中碳Q-P-T钢在200℃时强塑积高达57738 MPa%。这主要是由于在此温度下中碳Q-P-T钢的残余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同时马氏体基体中继续析出弥散分布的NbC和ε碳化物。此外,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中碳Q-P-T钢的强塑积均比低碳的高。7. Si的加入能在室温抑制脆性渗碳体的形成,但不能抑制在较高温度(如350℃)下残留奥氏体分解形成的渗碳体和过渡型ε碳化物开始转变成的渗碳体。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4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钢的增强增塑机制第15-21页
        1.2.1 钢的主要强化机制第15-18页
        1.2.2 残余奥氏体对钢的塑性作用第18-21页
    1.3 高强度高塑性钢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第21-26页
        1.3.1 淬火&回火(Q&T)钢第22页
        1.3.2 双相钢第22-23页
        1.3.3 TRIP 钢和TWIP 钢第23-24页
        1.3.4 贝氏体钢和纳米贝氏体钢第24-26页
    1.4 Q&P 和Q-P-T 钢的热处理工艺、组织和性能第26-33页
        1.4.1 Q&P 钢的热处理工艺和组织第26-29页
        1.4.2 Q-P-T 钢的热处理工艺和组织第29-31页
        1.4.3 Q&P 和Q-P-T 钢的力学性能第31-33页
    1.5 新一代先进高强度钢的强塑性的理论预测第33-35页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4页
第二章 材料制备和试验方法第44-50页
    2.1 Q-P-T 钢的成分设计第44-45页
    2.2 试样制备及热处理工艺第45-46页
    2.3 显微组织观察与表征第46-48页
        2.3.1 高温相变仪分析第46页
        2.3.2 SEM 观察和EBSD 分析第46-47页
        2.3.3 TEM 观察第47页
        2.3.4 物相和残余奥氏体的XRD 确定第47-48页
        2.3.5 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中位错密度的XLPA 测定方法第48页
    2.5 残余奥氏体热稳定性测试方法第48-49页
    2.6 机械性能测试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第三章 高强塑积Q-P-T 钢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第50-80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高强塑积Q-P-T 钢工艺设计第51-57页
        3.2.1 残余奥氏体量的理论预测第51-55页
        3.2.2 高强塑积Q-P-T 钢热处理工艺参数设计第55-57页
    3.3 不同C 含量对Q-P-T 钢和Q&T 钢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第57-65页
        3.3.1 不同C 含量的Q-P-T 钢和Q&T 钢力学性能第57-58页
        3.3.2 不同C 含量Q-P-T 钢和Q&T 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XRD 测定第58-59页
        3.3.3 不同C 含量Q-P-T 钢和Q& T 钢的显微组织观察第59-65页
    3.4 分析与讨论第65-67页
        3.4.1 Q-P-T 和Q& T 工艺对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3.4.2 “薄片状”残余奥氏体对塑性的作用第66-67页
    3.5 不同Nb 含量对Q-P-T 钢和Q&T 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第67-74页
        3.5.1 不同Nb 含量Q-P-T 钢和Q&T 钢的力学性能第67-68页
        3.5.2 不同Nb 含量Q-P-T 钢和Q&T 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XRD 测定第68-69页
        3.5.3 不同Nb 含量Q-P-T 钢和Q&T 钢的显微组织观察第69-74页
    3.6 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第四章 高强塑积Q-P-T 钢中奥氏体增塑机制研究第80-105页
    4.1 引言第80-82页
    4.2 马氏体和原奥氏体间取向关系的判定第82-90页
        4.2.1 低碳和中碳Q-P-T 样品的EBSD 分析第82-83页
        4.2.2 马氏体变体间位向关系分析方法第83-86页
        4.2.3 Q-P-T 钢中马氏体变体和残余奥氏体间取向关系的判定第86-88页
        4.2.4 满足K-S 取向关系时不同马氏体变体的标定第88-89页
        4.2.5 低碳和中碳Q-P-T 钢原奥氏体晶粒内取向差分析第89-90页
    4.3 C 含量对马氏体形态和织构的影响第90-91页
    4.4 Q-P-T 钢中的TRIP 效应第91-94页
    4.5 残余奥氏体吸收位错效应的提出第94-100页
    4.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第五章 Q-P-T 钢的中低温力学性能和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第105-121页
    5.1 引言第105-106页
    5.2 残余奥氏体热稳定性第106-107页
    5.3 低碳和中碳Q-P-T 钢低温和中温力学性能第107-109页
    5.4 中碳Q-P-T 钢不同温度拉伸前后显微组织观察第109-117页
        5.4.1 中碳Q-P-T 钢在不同温度下残余奥氏体含量测定第109-110页
        5.4.2 未变形中碳Q-P-T 钢在不同温度下显微组织第110-115页
        5.4.3 不同温度拉伸变形后中碳Q-P-T 钢显微组织第115-117页
    5.5 小结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21-124页
创新点第124-125页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1351,这篇论文共12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8.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