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选 01”木薯再生体系的构建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木薯论文 “辐选01”论文 组织培养论文 再生体系论文
论文详情
以木薯品种“辐选01”的腋芽为外植体,建立无性快繁体系,主要研究外植体灭菌方法、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应对无菌芽玻璃化的方法;以无菌芽叶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初步建立木薯品种“辐选01”的遗传转化体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快繁体系建立灭菌:大田、水培及沙培茎段均以75.0%酒精灭菌30s后配合0.1%HgCl2进行灭菌,各处理适宜的HgCl2灭菌时间为:大田有髓处理13mmin、无髓处理10mmin,大棚沙培有髓处理1 lmin、无髓处理9 min,室内水培处理以6 mmin为宜。初代培养:添加KT的处理的萌芽率要比添加6-BA和TDZ的高,但是芽长势却比添加6-BA处理的弱;TDZ的添加加剧了芽的玻璃化现象;综合考虑萌芽率及芽长势,初代培养以MS+1.0mg/L 6-BA培养基为佳。继代增殖培养:在单因素试验中,6-BA处理对芽增殖系数及长势的影响都要优于KT和TDZ处理,当6-BA为0.5 mg/L时芽增殖系数为2.5;在双因素试验中MS+1.0mg/L6-BA+0.05 mg/L NAA处理的增殖系数为3.2,且形成的芽壮而整齐,较适宜于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NAA、IBA、IAA、MET均可诱导不定芽生根,结合生根率、单株平均根数及移栽等方面考虑,在本试验的设计中以MS+0.1 mg/L IBA培养基较适宜于“辐选01”木薯无菌芽的生根培养。移栽:草炭:珍珠岩:蛭石(1:1:1)基质中组培苗的移栽死亡率在30d后为75%,要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较适宜于作为木薯品种辐选“辐选01”组培苗的移栽基质。2.再生体系的建立在本次试验中适宜于木薯品种“辐选01”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12.0mg/L Picloram+0.2 mg/LCuSO4;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为MS+10.0 mg/L Picloram+0.2 mg/L CuSO4;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培养基为:MS+0.5 mg/L6-BA+4.0 mg/LAgN03.3.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以MS+12.0 mg/LPiclorarn+0.2 mg/L CuSO4为基本培养基,添10~200mg/L的卡那霉素(Km)对无菌芽的叶片进行抗性压筛选,结果表明叶片Km抗性压筛选的适宜浓度为150 mg/L。对经过携带目的基因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后的叶盘进行荧光镜检,结果表明,在3d共培养下,农杆菌侵染无菌叶片的侵染时间以15min为好,侵染率为50.0%;在10 mmin侵染条件下共培养时间以4d为好,侵染率为53.6%。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写词第8-11页
1 前言第11-19页
    1.1 木薯的用途第11-12页
        1.1.1 食用方面第11页
        1.1.2 饲用方面第11-12页
        1.1.3 在工业方面第12页
    1.2 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木薯基因转化系统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木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转基因技术在木薯上的应用第15-17页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第17-19页
        1.3.1 选题背景第17-18页
        1.3.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2.1 材料第19-21页
        2.1.1 供试材料及来源第19页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19页
        2.1.3 培养基种类第19-21页
        2.1.4 培养条件第21页
    2.2 试验方法第21-25页
        2.2.1 木薯茎段腋芽培养第21-23页
        2.2.2 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第23页
        2.2.3 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第23-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3页
    3.1 “辐选01”木薯快繁体系建立第25-35页
        3.1.1 不同来源外植体最佳灭菌时间的筛选第25-28页
        3.1.2 初代培养适宜培养基的筛选第28-30页
        3.1.3 继代増殖培养第30-32页
        3.1.4 生根培养第32-34页
        3.1.5 炼苗移栽第34-35页
    3.2 “辐选01”木薯再生体系建立第35-40页
        3.2.1 愈伤组织组织的诱导及增殖第35-38页
        3.2.2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第38-40页
    3.3 “辐选01”木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第40-43页
        3.3.1 叶片抗性压筛选第40-41页
        3.3.2 侵染时间对叶片转化率的影响第41页
        3.3.3 共培养时间对叶片转化率的影响第41-43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3-50页
    4.1 结论第43-44页
        4.1.1 “辐选01”木薯快繁体系建立第43页
        4.1.2 “辐选01”木薯无菌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第43-44页
        4.1.3 “辐选01”木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第44页
    4.2 讨论第44-48页
        4.2.1 “辐选01”木薯快繁体系建立第44-47页
        4.2.2 “辐选01”木薯无菌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第47页
        4.2.3 “辐选01”木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第47-48页
    4.3 课题的创新之处第48页
    4.4 展望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附录1第57-59页
附录2第5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423051,这篇论文共5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7.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9.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