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

现代性论文 童年论文 教育学论文
论文详情
童年指儿童的生活,它取决于成人的意识和态度。现代童年观认为,儿童当下的生活是儿童将来生活的前提,因此儿童需要得到特殊的照料和培养。18世纪是教育上发现童年的世纪,此后的每一个世纪都被称作儿童的世纪。有什么样的童年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由此形成的现代学校,是童年世纪的产物。学校将儿童按年龄分类,儿童从属于学校;在学校中学习;只能在学校中受教育。现代教育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所以对现代童年的研究,既是发展学校教育的逻辑起点,又对当下学校教育的批判和反思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第1章论述了各学科视野中的童年。在历史学家眼中,现代童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心理学则认为童年类似人类的原始期,成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可以追溯到童年;人类学认为童年是文化建构的,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童年概念,现代童年并不处于价值链的绝对上端。比较的观点认为在后发现代性国家解决现代童年消逝的问题,可以从传统童年中寻找资源;文学直接生产着对现代童年的想象——理性的和浪漫的,它们径直作用于现实儿童的生活,形塑着社会对现代童年的理解;而文化研究则研究大众商品文化下童年的异化。最后,从研究范式上讲,儿童的自我意识受到了童年研究的重视。以上这些观点成为我们反思当代学校教育理论和行动的重要资源。第2章分析了现代教育学对童年解放的理解。童年自启蒙运动始就被纳入现代学校这一场域中。学校教育必须考虑该给儿童什么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东西,以使他能独立自主地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论文选取了现代教育史上的三位思想家: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论述了他们对此问题的思考。卢梭是第一个发现童年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要重视童年自身的价值,通过消极教育的手段使儿童天赋理性能够向正确的方向自由地生长,使之成为能够负责独立行动的个体。赫尔巴特认为,应该通过教学的方式形成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广博的思想范围,最终获得判断力,以期待明智的社会行动。杜威认为儿童经验的生长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它是个体与环境实践互动的结果。抽象思维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客观知识通过实践被抽象思维纳入到主体经验中来。他们的教育学是启蒙的教育学,是我国反思当代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参考。第3章转向中国近代曾出现过的进步开明的现代童年观。五四伊始,中国童年从“成人本位”社会文化中解放出来,先后出现了“童心崇拜”、“儿童本位”和“为己·生活”这样关于童年的概念,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现代童年观。该童年观强调儿童的“生趣”及对这种“生趣”的教育应是使之“生”的观点。叶圣陶是这种童年观的代表,他通过儿童文学、教育小说、教科书及学生杂志等宣扬了这样的教育理想。但在“救亡压倒启蒙”的社会运动下它很快被埋没了。第4章论述了中国当代社会实践中的童年概念。从两个层面论述:一为制度建构,二为教育实践。建国以来新中国从婚姻、刑事犯罪、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为构建和西方主流一致的现代童年提供了种种制度措施和保障。这种现代童年观最终表现在签订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上,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但从教育政策上看,童年却不在政策制定者的视野之内。教育实践对童年的意识也有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主体性教育实验提出主体性(理性)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标志着中国教育走向现代性的开始。新基础教育实践提出“生命·实践”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变革从近代向现代转型应落实到师生生存方式的转变上才彻底。新课程改革则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文化,并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文化变革的方法论示范。最后,论文分析了当代童年出现的溺爱和应试教育问题,指出其非理性的特质,并非传统童年观的延续。提出这样的观点:学校是完成现代童年的必要社会组织,学校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学校不应该仅仅面对儿童这一抽象孤立的客体,而应将童年作为整个行动的目标和基础;学校应该构造一种特殊的儿童生活,以儿童发展的自我目的为前提,将他们的未来看作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发展儿童的主体经验和抽象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论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论第14-3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22页
    三、核心概念第22-30页
        1. 现代性第22-26页
        2. 童年第26-27页
        3. 童年与教育学第27-30页
    四、论文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第30-35页
第一章 现代童年问题研究第35-62页
    第一节 “进化”的童年第35-41页
        一、《童年的世纪》第35-39页
        二、心理学的发现第39-41页
    第二节 不一样的童年第41-52页
        一、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第41-45页
        二、东西方比较的差异第45-52页
    第三节 想象的童年第52-57页
        一、浪漫主义童年第52-55页
        二、理性主义童年第55-57页
    第四节 异化的童年第57-62页
        一、堕落的童年第58页
        二、早熟的童年第58-59页
        三、孤独的童年第59-60页
        四、我们该做什么第60-62页
第二章 童年的解放:现代教育学的基本设想第62-109页
    第一节 卢梭:童年的价值第62-70页
        一、卢梭问题与基本假设第63-64页
        二、论自由的教育第64-66页
        三、康德对卢梭的理解第66-68页
        四、对卢梭的两种误解第68-69页
        五、当代语境中的卢梭第69-70页
    第二节 赫尔巴特:儿童内在生活的丰富性第70-93页
        一、审美判断力第71-79页
        二、对世界的审美表述第79-85页
        三、教育性教学第85-90页
        四、赫尔巴特的百年孤独第90-93页
    第三节 杜威:儿童经验的生长第93-109页
        一、经验说第95-99页
        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兼论两个概念:冲动和习惯第99-105页
        三、杜威经验说的实践意义第105-109页
第三章 中国现代童年的启蒙第109-145页
    第一节 童心崇拜第111-119页
        一、少年强则国强第112-115页
        二、童心母爱第115-119页
    第二节 儿童本位第119-125页
        一、周作人对人的兴趣第120-122页
        二、为儿童的书第122-125页
    第三节 进步童年第125-145页
        一、“为己”与“生活”第126-128页
        二、童年的生趣第128-131页
        三、小学教员的事业第131-134页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第134-140页
        五、开明读本第140-145页
第四章 中国现代童年的社会实践第145-174页
    第一节 童年的制度性规定第145-158页
        一、婚姻法、刑法、福利制度和其它法律法规第146-149页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第149-151页
        三、教育制度和政策第151-158页
    第二节 教育实践中的现代童年意识第158-174页
        一、教育的科学化实验第159-162页
        二、“人的主体性发展”第162-164页
        三、“走向世界历史的人”第164-166页
        四、个体的“生命实践”第166-169页
        五、“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第169-174页
第五章 中国当代童年的教育学反思第174-187页
    第一节 现代童年观的基本论点第174-176页
    第二节 中国童年的现代化第176-180页
        一、童年的传统第176-177页
        二、应试教育的危机第177-180页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任务第180-187页
        一、“学校”这个机构第180-183页
        二、儿童的“生活”第183-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207页
后记第207-20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5650,这篇论文共20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62.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0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