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中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杏鲍菇论文 菌株筛选论文 栽培配方论文 三十烷醇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首先对13株杏鲍菇菌株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出适宜工厂化栽培的优良菌株;然后针对工厂化生产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基质含水率、栽培种基质配方及三十烷醇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杏鲍菇栽培料的最佳配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13株杏鲍菇菌株的生产性能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PE-01为优良菌株,其平均生物学效率为76.9%,生产周期较短,子实体长度较长,子实体密度及菌柄直径较适中;PE-06、PE-07为较好的菌种,PE-09、PE-11为一般菌种,其它8株为劣种。2.杏鲍菇栽培种培基质优化研究表明:当栽培种基质成分随着小麦比例的增加、木屑比例的减小,对杏鲍菇产量有所影响,有利于子实体体积的增大,有利于缩短发菌期和生产周期,但对子实体密度、子实体长度及出菇期影响不大。3.以棉籽壳为主要栽培原料时,栽培基质的最佳含水率为65%。在此含水率时,杏鲍菇子实体平均鲜重为263.5g/袋,生产周期为42.5天,子实体密度为0.6311g/mm~3,子实体长度为192mm。4.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木屑、麸皮、豆粕、玉米粉及棉籽壳用量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以棉籽壳为主料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即木屑21.09%,麸皮15.79%,豆粕11.62%,玉米粉4.64%,棉籽壳46.86%。5.在栽培基质中适量添加三十烷醇对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三十烷醇的最佳浓度为0.08mg/L,杏鲍菇子实体鲜重可达311.3g/袋,生产周期为59.6天,子实体密度为0.57g/mm~3,子实体长度为178mm。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2页
        1.1.1 形态特征第12页
        1.1.2 生态环境分布第12页
    1.2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第12-14页
        1.2.1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第12-14页
            1.2.1.1 蛋白质第12-13页
            1.2.1.2 氨基酸第13页
            1.2.1.3 纤维类物质第13页
            1.2.1.4 碳水化合物第13页
            1.2.1.5 维生素第13页
            1.2.1.6 灰分第13-14页
        1.2.2 药用及保健价值第14页
    1.3 杏鲍菇营养生理特性第14-16页
        1.3.1 杏鲍菇的营养需求第14-15页
            1.3.1.1 菌丝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第14-15页
            1.3.1.2 子实体生长阶段对营养条的需求第15页
        1.3.2 杏鲍菇生长对环境的需求第15-16页
            1.3.2.1 温度第15页
            1.3.2.2 湿度第15页
            1.3.2.3 二氧化碳第15-16页
            1.3.2.4 光照强度第16页
    1.4 杏鲍菇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第16-17页
    1.5 杏鲍菇的栽培管理第17-18页
        1.5.1 发菌管理第17-18页
        1.5.2 开袋、催蕾及疏蕾第18页
        1.5.3 子实体生长管理第18页
    1.6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现状第18-19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杏鲍菇优良菌株的筛选第20-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1.1 材料第20页
            2.1.1.1 菌种第20页
            2.1.1.2 培养基第20页
        2.1.2 栽培方法第20-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8页
        2.2.1 评判因素集与评语集的建立第21页
        2.2.2 隶属函数和评判关系矩阵的确定第21-25页
            2.2.2.1 生物学效率第21-22页
            2.2.2.2 生产周期第22-23页
            2.2.2.3 子实体长度、子实体密度及菌柄直径第23-25页
        2.2.3 不同菌株生产性能的综合评判第25-28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28-29页
第三章 栽培种生产基质优化第29-3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3.1.1 材料第29页
            3.1.1.1 菌种第29页
            3.1.1.2 培养基第29页
        3.1.2 方法第29-30页
            3.1.2.1 小麦不同比例对栽培种生长的影响第29-30页
            3.1.2.2 不同基质的菌种对杏鲍菇栽培效果的影响第30页
    3.2 结果分析第30-34页
        3.2.1 小麦不同比例栽培种对杏鲍菇鲜重的影响第30-31页
        3.2.2 小麦不同比例栽培种对杏鲍菇子实体体积的影响第31页
        3.2.3 小麦不同比例栽培种对生产周期的影响第31-32页
        3.2.4 小麦不同比例栽培种对子实体密度的影响第32页
        3.2.5 小麦不同比例栽培种对发菌期的影响第32-33页
        3.2.6 小麦不同比例栽培种对出菇期的影响第33页
        3.2.7 小麦不同比例栽培种对子实体长度的影响第33-34页
    3.3 结论与分析第34-35页
第四章 栽培基质含水率对杏鲍菇生产的影响第35-4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5页
        4.1.1 材料第35页
            4.1.1.1 菌种第35页
            4.1.1.2 培养基第35页
        4.1.2 方法第35页
    4.2 结果分析第35-39页
        4.2.1 不同含水率对杏鲍菇子实体鲜重的影响第35-36页
        4.2.2 不同含水率对杏鲍菇子实体密度的影响第36-37页
        4.2.3 不同含水率对杏鲍菇子实体生产周期的影响第37-38页
        4.2.4 不同含水率对杏鲍菇子实体长度的影响第38-39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39-41页
第五章 杏鲍菇栽培基质配方的优化第41-51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5.1.1 材料第41页
            5.1.1.1 菌种第41页
            5.1.1.2 培养基第41页
        5.1.2 方法第41-42页
            5.1.2.1 试验设计第41-42页
            5.1.2.2 栽培方法第42页
    5.2 结果分析第42-49页
        5.2.1 不同处理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第42-44页
        5.2.2 单因素对杏鲍菇产量的效应分析第44-47页
        5.2.3 交互作用对杏鲍菇鲜重的影响第47-49页
            5.2.3.1 木屑和麸皮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第47-48页
            5.2.3.2 木屑和豆粕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第48-49页
        5.2.4 杏鲍菇产量模型的优化第49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第六章 三十烷醇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第51-57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51页
        6.1.1 材料第51页
            6.1.1.1 菌种第51页
            6.1.1.2 培养基第51页
        6.1.2 方法第51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51-56页
        6.2.1 三十烷醇对杏鲍菇子实体鲜重的影响第51-52页
        6.2.2 三十烷醇对杏鲍菇子实体密度的影响第52-53页
        6.2.3 三十烷醇对杏鲍菇生产周期的影响第53-54页
        6.2.4 三十烷醇对杏鲍菇子实体长度的影响第54-55页
        6.2.5 验证试验第55-56页
    6.3 结论与分析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1850,这篇论文共6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8.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1.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