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新探

交往理性论文 主体间性论文 交往行为论文 交往伦理论文
论文详情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倍受现代哲学关注。本文突破了把交往行为理论作为纯学术理论研究的传统框架,采用历史考察法和系统分析法,把交往行为放到哈贝马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进行探析,发现哈贝马斯的整个思想是建立在交往行为理论上的交往行为理论体系。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交往行为理论的全面地、准确地评述,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交往行为理论的精髓,来为我们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服务。 哈贝马斯的思想庞杂,但交往行为理论却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哈贝马斯从理性、语言、主体出发,确立了交往理性、主体间性与语言的有效性要求的概念,三者结合的产物就是符合交往理性的生活世界的理性结构和基本规范,即社会的合理性。社会的合理性原则就是批判现存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准绳。话语论证所产生的普遍原则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就是交往伦理学,交往伦理原则应用到立法上就是协商政治。协商政治推广到国与国之间就是无强权、无暴力、公正自由的世界公民社会,或称为“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分别讨论交往行为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实际应用,最后对理论进行了评析和展望。 交往行为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社会背景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工具理性横行,社会面临着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于是人际交往被扭曲。理论背景是法兰克福学派传统的社会批判理论由于固守抽象的理论理性概念、坚持抽象真理、排斥科学的新成果和新方法等,不能适应时代的新形势。所以,哈贝马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批判理论,来系统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和矫正人们被扭曲的交往。 交往行为理论产生的基础是由理性、主体、语言三者互动组合而构成的概念。首先是重建普遍语用学,确定语言在理性运用基础上可能达到理解的有效性要求,阐明语言的交往资质;其次是确立交往理性为本体。哲学思维体现在认识、言说和行为中的理性,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理性。从主体与主体间互动的关系探求理性就是交往理性;最后是规定主体为主体间性。从语言的角度考察主体,发现主体与主体之间是通过语言协调而建立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关系被哈贝马斯称为主体间性。语言的有效要求、交往理性、主体间性的概念的确立是交往行为理论形成的基石。 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交往行为、交往合理性、社会合理性。人的行为合理性是社会合理性的前提,而人的行为合理性主要是通过交往行为的合理性来实现的。交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新探 往行为是指两个以上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语言协调互动,达到人与 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一致。实现交往合理性的基本措施是:选择符合真实性、真诚性、一 正确性等的语言有效要求的语言进行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达成意见一致 与共识。由这些一致意见形成的规范标准被人们共同遵循,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得到 保证而形成人与人的交往合理性的生活世界,也就是社会合理性。可是由交往合理性产 生的生活世界(文化价值领域)的理性结构和基本规范,在晚期资本主义祉会正遭受系 统(如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等)的侵蚀,导致生活世界殖民化。于是他提出使晚期资本主 义社会合理化的良方:让生活世界与系统分离,重新与理性联姻。 交往行为理论的应用:“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哈贝马斯以交往行为理论作为支 托,用它来研究社会的文化和政治领域,形成以非强制性为突出特征的民主的政治文化 和协商政治。民主的政治文化就是由差异构成的多元文化整体,就是一种符合交往理性 的话语平等的文化。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交往伦理为它营造理想的语言环境。协商政 治就是指在交往共同体内由主体间性的非强制性意愿形式形成理性的、民主的“话语集 体意志”和行动共识,而且每一种具有政治效应的原则都由无压制的交际获得的共识来 达成。非强制性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合起来的产物就是一个理想未来社会的构想——_“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I。’。。。。^。·、r、,r 交往行为理论的评价是:它对我们理解我们这个时代作出了贡献。它关注发展着和 变化着的资本主义以及它出现的问题与危机,着眼于人的解放,这些或多或少地对马克 思主义理论当前和未来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影响。其对末来社会的可能影响为:晚期资 本主义社会需要改革,哪怕改革的结果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我们 的目的。人们称其末来社会的构想是乌托邦,他相为许多曾经被认为是乌托邦的东西, 通过人们的努力实现了。乌托邦蕴含着希望,能为人们开辟未来提供精神动力。 虽然交往行为理论体系庞大复杂,本文抓住了其思想和理论
前言第9-10页
一、 交往行为理论的提出第10-13页
    (一) 社会背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第10-11页
    (二) 理论背景:社会批判理论的困境第11-13页
二、 交往行为理论的基础第13-21页
    (一) 语言哲学转向:普遍语用学第14-16页
    (二) 无本体的本体:交往理性第16-18页
    (三) 无主体的主体:主体间性第18-21页
三、 交往行为理论的内容第21-34页
    (一) 理论的核心范畴:交往行为第21-23页
    (二) 理论的中心内容:交往合理性第23-28页
    (三) 理论的最终目的:社会合理性第28-34页
四、 理论应用:“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第34-40页
    (一) 非强制性的文化:民主的政治文化第34-37页
    (二) 非强制性的政治:协商政治第37-40页
五、 理论评价:“对理解我们这个时代做出了贡献”第40-43页
结束语: “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是乌托邦吗第43-46页
注释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407350,这篇论文共5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