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化合物MEP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化酶的研究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论文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化酶论文 磷酸丙糖异构
论文详情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类天然产物,也是重要的生命物质。目前已经发现了两条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即经典的甲羟戊酸途径和新发现的2-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由于MEP途径只存在于人类的致病菌中而没有在人体中发现,这使得MEP途径中的关键酶成为了筛选抗菌素的新靶标。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是MEP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目前普遍认为该酶仅能利用D-甘油醛-3-磷酸(D-GAP)为其天然底物,在焦磷酸硫胺素及丙酮酸的存在下合成1-脱氧-D-木酮糖-5-磷酸(DXP),而D-GAP的同分异构体磷酸二羟丙酮(DHAP)只有在被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异构化为D-GAP后才能被DXS利用来形成DXP。我们在用大肠杆菌DXS (EcDXS)酶法合成DXP时发现,DHAP同样也是EcDXS的直接底物,即它也可直接为EcDXS所利用来合成DXP,无需TPI的帮助。进一步的研究发现,EcDXS同时也可以在二价金属离子存在下催化D-GAP及DHAP这两个磷酸丙糖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了确证这一实验结果,我们选用大肠杆菌的tpi基因敲除菌株FB21547(DE3)为宿主重新制备了EcDXS,彻底排除了纯化后的蛋白中混有TPI的可能性,完全证实了EcDXS的磷酸丙糖异构化活性。本文还测定了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时的稳态动力学参数,以及反应pH、反应温度、金属离子对其磷酸丙糖异构化活性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EcDXS在催化磷酸丙糖异构化时Km D-GAP和Km DHAP分别为1.48mM、6.31mM,在pH7.0-8.5和反应温度30-40℃的范围内,该酶的磷酸丙糖异构化活性达到最高,并且该酶在催化磷酸丙糖异构时必须有二价金属离子(如Mg2+)的协助。同时,我们还采用1H-NMR跟踪了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化的过程,初步分析了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化时的反应机制。此外,本文的研究发现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 DXS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DXS同样具有催化磷酸丙糖异构化的活性,进而确证了很多物种的DXS都具有催化磷酸丙糖异构化的功能。由于DHAP和D-GAP这两个天然的磷酸丙糖在生物体内参与了许多代谢途径,如糖酵解途径、糖异生过程、戊糖磷酸途径等,因此DXS可能在连接MEP途径与糖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化酶(DXR)是MEP途径关键酶中最有前景的抗菌素筛选靶标。该酶在二价金属离子和NADPH的辅助下催化DXP向MEP的转化。关于DXR的催化作用机制曾有两种假设,最终retro-aldol/aldol机制被认可,但此机制的一些细节问题仍需阐明。18O同位素交换实验是研究酶催化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制备了18O标记的MEP,通过ESI-MS和NMR技术检测MEP中18O的标记位置及其丰度,深入分析了DXR催化DXP向MEP转化时的详细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证实了底物DXP与DXR酶-金属离子的C3-C4结合模式,并以此结合模式为基础,同时结合他人前期的研究结果提出了DXR的催化循环模型。按照底物DXP与DXR酶-金属离子的C3-C4结合模式以及该酶的催化循环模型,我们可以在retro-aldol/aldol催化机制的框架内合理地解释DXR酶促反应的各个细节。此外,借鉴DXP与DXR酶-金属离子的C3-C4结合模式,我们还对同样以retro-aldol/aldol机制介导反应的L-核酮糖-5-磷酸4-差向异构酶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此酶在催化过程中底物L-核酮糖-5-磷酸与酶-金属离子的结合模式。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了解DXS和DXR的催化机制,为以这两个酶为靶标进行新型抗菌素的筛选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5页
    1.1 萜类化合物简述第13-15页
        1.1.1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第13页
        1.1.2 萜类化合物的功能第13-15页
    1.2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历程第15-21页
        1.2.1 甲羟戊酸(MVA)生物合成途径第16-17页
        1.2.2 2-甲基-D-赤藻糖醇-4-磷酸(MEP)生物合成途径第17-19页
        1.2.3 萜类化合物两条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布第19-21页
    1.3 MEP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DXS和DXR的研究进展第21-30页
        1.3.1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第21-24页
        1.3.2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化酶(DXR)第24-30页
    1.4 同位素标记及未标记DXP和MEP合成的研究进展第30-33页
        1.4.1 化学法合成DXP和MEP第30-31页
        1.4.2 酶法合成DXP和MEP第31-33页
    1.5 MEP途径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及展望第33-35页
第二章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催化磷酸丙糖异构化的研究第35-76页
    引言第35-36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6-41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36页
        2.1.2 试剂第36-37页
        2.1.3 引物第37页
        2.1.4 其它主要试剂的配制第37-40页
        2.1.5 主要仪器第40-41页
    2.2 实验方法第41-54页
        2.2.1 EcDXS的表达与纯化第41-43页
        2.2.2 D-甘油醛-3-磷酸的化学合成第43-44页
        2.2.3 EcDXS催化DXP合成活性的检测第44-46页
        2.2.4 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活性的测定第46-48页
        2.2.5 以tpi基因敲除菌株FB21547(DE3)为宿主表达EcDXS及酶活性检测第48-49页
        2.2.6 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的动力学实验第49-51页
        2.2.7 ~1H-NMR技术分析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的作用机制第51-52页
        2.2.8 RcDXS和PaDXS的制备及酶活性检测第52-5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54-73页
        2.3.1 EcDXS的表达和纯化结果第54-55页
        2.3.2 D-甘油醛-3-磷酸的化学合成结果第55-56页
        2.3.3 EcDXS催化DXP合成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2.3.4 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2.3.5 以FB21547(DE3)为宿主表达EcDXS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1-63页
        2.3.6 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的动力学实验结果第63-66页
        2.3.7 EcDXS催化磷酸丙糖异构的~1H-NMR检测结果与分析第66-70页
        2.3.8 RcDXS和PaDXS的制备及酶活性检测结果第70-73页
    2.4 讨论第73-74页
    2.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三章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化酶催化循环的研究第76-109页
    前言第76-78页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78-79页
        3.1.1 菌株第78页
        3.1.2 试剂第78页
        3.1.3 主要仪器第78-79页
    3.2 实验方法第79-85页
        3.2.1 重组酶DXR的制备第79-80页
        3.2.2 DXP的合成与纯化第80-81页
        3.2.3 ~(18)O标记DXP的制备第81-82页
        3.2.4 MEP的合成与纯化第82页
        3.2.5 ~(18)O标记MEP的制备第82-83页
        3.2.6 以~(18)O标记的DXP为底物制备~(18)O标记的MEP第83-84页
        3.2.7 ~(18)O交换速率的测定第84页
        3.2.8 含H_2~(18)O缓冲体系中底物转化速率的测定第84-8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85-102页
        3.3.1 DXR的表达与纯化结果第85-86页
        3.3.2 DXP的结构鉴定结果第86页
        3.3.3 MEP的合成与纯化结果及分析第86-88页
        3.3.4 ~(18)O标记MEP的制备结果及分析第88-93页
        3.3.5 ~(18)O交换速率的测定结果第93-94页
        3.3.6 含H_2~(18)O缓冲体系中底物转化速率的测定结果第94-96页
        3.3.7 ~(18)O标记DXP的制备结果与分析第96-100页
        3.3.8 以~(18)O标记DXP合成~(18)O标记MEP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0-102页
    3.4 讨论第102-107页
    3.5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109-111页
    4.1 研究总结第109-110页
    4.2 本论文创新点第110页
    4.3 后续研究方向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7页
附录第127-132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6349,这篇论文共13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9.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6.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