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模拟体系糖化反应过程中羧甲基赖氨酸的形成和抑制

羧甲基赖氨酸论文 中间产物论文 碳标记示踪技术(CAMOLA)论文 形成路径论文 动力学论文 抑制论
论文详情
食品加工过程美拉德反应在改变食品组分的结构和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部分不可忽视的有害物质。在众多美拉德反应产物中,以羧甲基赖氨酸(CML)为代表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已经证实与糖尿病等疾病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CML潜在的危害性已越来越受到食品科技界的关注。国际食品科技领域关于CML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ML生理医学方面,对CML的分析方法和毒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针对食源性CML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机理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本文将研究食品模拟体系糖化反应过程中有害物质CML的形成和演化的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食品加工过程中CML控制、抑制和消除策略。首先,本文建立了快速和精确检测食品模拟体系中CML的HPLC-MS检测方法。采用HPLC-MS检测CML的重现性好,精密度高,CML的检测定量限(LOQ)可以达到50ng/mL。采用此方法用于定量检测本文食品加热模拟体系中的CML。然后,研究微波和传统加热方式下的食品模拟体系糖化反应过程中CML生成的宏观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美拉德反应中还原糖更有利于生成CML,不同的糖生成的CML总量的顺序为:乳糖>葡萄糖>蔗糖。而且,微波加热相对于传统加热能够生成更多的CML。其次,在了解CML生成规律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形成CML的中间产物乙二醛和果糖基赖氨酸的生成规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CML中间产物果糖基赖氨酸能够生成乙二醛,说明果糖基赖氨酸不仅是形成CML的中间产物,同时也是生成CML中间产物乙二醛的前体物质。同时,基于CML的中间产物乙二醛形成于美拉德反应的所有阶段,本文提出了新的观点,即CML不仅产生于糖化反应的终末阶段,而且产生于糖化反应的开始阶段,在理论上可以将CML称为糖化过程的产物。本文采用碳标记示踪技术(CAMOLA)研究CML中间产物参与复杂的化学反应,通过合成13C标记CML,重点研究了CML形成的复杂路径。不同于传统观点认为CML分子上的羧甲基仅来自于葡萄糖残基的C-1和C-2位基团,本文研究发现CML中羧甲基的来源有两个途径:(1)果糖基赖氨酸分子中的葡萄糖残基的C-1和C-2位基团参与了CML分子上的羧甲基的形成;(2)葡萄糖氧化裂解的过程中,C-1和C-2位基团,C-3和C-4位基团,C-5和C-6位基团分别参与了乙二醛的形成,来自于葡萄糖残基不同基团的乙二醛与赖氨酸反应生成了CML,在此生成CML的路径中,CML中羧甲基分别来葡萄糖残基的C-1和C-2位基团,C-3和C-4位基团,C-5和C-6位基团。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CML形成的新途径,拓展了研究CML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新领域。研究还发现在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微波加热模拟体系中,CML中间产物果糖基赖氨酸的生成量和生成速率明显高于乙二醛,而且通过中间产物果糖基赖氨酸生成CML的总量远远大于通过乙二醛。结合13C标记的CML和CML中间产物的变化,本文认为无论是从形成CML的中间产物果糖基赖氨酸和乙二醛的生成量,还是从通过此两种路径形成的CML的总量角度研究,在葡萄糖和氨基酸加热体系中果糖基赖氨酸是生成CML的主要中间产物,乙二醛是次要中间产物。因此,不同于传统观点认为通过中间产物乙二醛生成CML的路径是主要路径,本文认为通过中间产物果糖基赖氨酸生成CML的路径是主要路径。另外,本文首次采用了多级动力学模型考察CML的形成动力学规律。研究了反应底物葡萄糖和赖氨酸,中间产物果糖基赖氨酸和乙二醛,反应终产物CML和类黑精等的反应速率、形成速率和降解速率。通过多级动力学模型较为全面阐述CML的形成机理。中间产物果糖基赖氨酸产生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生成乙二醛的反应速率,生成果糖基赖氨酸的活化能Ea低于生成乙二醛的活化能,说明食品加工过程中更容易生成中间产物果糖基赖氨酸,而且果糖基赖氨酸生成CML的转化率大于高于乙二醛,进一步证实了果糖基赖氨酸是形成CML的主要中间产物。最后,本文研究三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两种黄酮类物质(芦丁和槲皮素)以及还原剂硼氢化钠对葡萄糖和赖氨酸模拟体系中CML生成的抑制效果。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CML生成的没有抑制效果。维生素B1的氨基与氨基酸或蛋白质中的赖氨酸残基存在竞争的关系,竞争还原糖的羰基,抑制CML的生成。硼氢化钠对羰基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终止其氧化裂解生成CML。芦丁和槲皮素特有的酚羟基苯环结构具有强抗氧化能力,能够抑制CML的生成。通过结合CML生成的多级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黄酮物质芦丁抑制CML的生成主要发生在糖化反应第二阶段,即中间产物的生成和转化为CML的阶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主要缩略词表第15-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43页
    1.1 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的食物安全性第17-22页
        1.1.1 美拉德反应简介第17-18页
        1.1.2 美拉德反应过程及其产物的性质第18-21页
        1.1.3 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的安全性第21-22页
    1.2 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研究现状第22-27页
        1.2.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特性第22页
        1.2.2 糖基化终产物的生理毒性第22-23页
        1.2.3 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机制的前人探讨第23-24页
        1.2.4 糖基化终产物的分析检测方法第24-26页
        1.2.5 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的方法第26-27页
    1.3 食物中的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潜在危害第27-28页
        1.3.1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在食品中的分布第27页
        1.3.2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的危害研究第27-28页
    1.4 糖基化终末产物中的羧甲基赖氨酸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1.4.1 羧甲基赖氨酸简介第28页
        1.4.2 食源性羧甲基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分布第28-29页
    1.5 羧甲基赖氨酸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第29-31页
        1.5.1 酶联免疫法第30页
        1.5.2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30页
        1.5.3 气相色谱法第30-31页
        1.5.4 质谱法第31页
        1.5.5 检测羧甲基赖氨酸方法的对比第31页
    1.6 食品加工过程中食源性羧甲基赖氨酸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第31-34页
        1.6.1 食源性羧甲基赖氨酸形成途径的研究进展第31-33页
        1.6.2 研究食源性羧甲基赖氨酸形成途径时存在的争议和不足第33-34页
    1.7 同位素标记技术追踪目标产物形成路径的研究第34-37页
        1.7.1 同位素标记技术简介第34-35页
        1.7.2 同位素碳标记示踪技术追踪羧甲基赖氨酸形成路径的可行性分析第35-37页
    1.8 食源性羧甲基赖氨酸的抑制途径的研究进展第37-40页
        1.8.1 抗氧化剂抑制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研究第37-38页
        1.8.2 反应底物竞争剂抑制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研究第38-39页
        1.8.3 还原剂抑制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研究第39页
        1.8.4 通过控制美拉德反应条件抑制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研究第39-40页
    1.9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40-43页
        1.9.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40-41页
        1.9.2 研究的内容第41-43页
第二章 食品模拟体系糖化反应过程中羧甲基赖氨酸的检测及其生成规律的研究第43-77页
    2.1 引言第43-44页
        2.1.1 羧甲基赖氨酸的检测方法第43-44页
        2.1.2 食源性羧甲基赖氨酸生成规律的研究第44页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44-45页
        2.2.1 主要实验材料第44-45页
        2.2.2 主要实验设备与耗材第45页
    2.3 实验方法第45-50页
        2.3.1 羧甲基赖氨酸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5-47页
        2.3.2 加热食品模拟体系的建立第47-49页
        2.3.3 羧甲基赖氨酸在加热过程中的降解/消除规律研究第49-50页
    2.4 结果和讨论第50-76页
        2.4.1 HPLC-MS 检测羧甲基赖氨酸方法的建立第50-53页
        2.4.2 方法学验证 HPLC-MS 检测羧甲基赖氨酸方法第53-54页
        2.4.3 食品模拟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的生成规律研究第54-71页
        2.4.4 加热过程中羧甲基赖氨酸降解/消除规律的初步探索第71-76页
    2.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三章 羧甲基赖氨酸中间产物间的内在联系和形成途径研究第77-97页
    3.1 引言第77-78页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78页
        3.2.1 主要实验材料第78页
        3.2.2 主要实验设备与耗材第78页
    3.3 实验方法第78-83页
        3.3.1 生成羧甲基赖氨酸中间产物的反应模型第78-79页
        3.3.2 中间产物生成羧甲基赖氨酸的反应模型第79页
        3.3.3 微波加热的程序设定第79-80页
        3.3.4 乙二醛的衍生第80页
        3.3.5 葡萄糖标准溶液配制第80页
        3.3.6 果糖基赖氨酸的制备第80-81页
        3.3.7 HPLC-MS 检测乙二醛、葡萄糖、果糖基赖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第81-83页
    3.4 结果和讨论第83-96页
        3.4.1 HPLC-MS 检测乙二醛、果糖基赖氨酸和葡萄糖第83-84页
        3.4.2 羧甲基赖氨酸中间产物在模拟体系中的生成规律第84-91页
        3.4.3 中间产物在模拟体系中生成羧甲基赖氨酸的规律第91-94页
        3.4.4 羧甲基赖氨酸主要中间产物的研究第94-96页
    3.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四章 通过碳标记示踪技术研究乙二醛生成羧甲基赖氨酸的路径和机理第97-112页
    4.1 引言第97-98页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98-99页
        4.2.1 主要实验材料第98页
        4.2.2 主要实验设备与耗材第98-99页
    4.3 实验方法第99-101页
        4.3.1 碳标记示踪技术追踪羧甲基赖氨酸生成途径模型的建立第99-100页
        4.3.2 HPLC-MS 检测羧甲基赖氨酸的条件第100页
        4.3.3 HPLC-MS 检测乙二醛的条件第100页
        4.3.4 HPLC-MS/MS 检测13C 标记羧甲基赖氨酸第100-101页
    4.4 结果和讨论第101-111页
        4.4.1 HPLC-MS/MS 检测羧甲基赖氨酸第101-102页
        4.4.2 U-13C6-葡萄糖生成羧甲基赖氨酸的研究第102-103页
        4.4.3 1,2-13C2-葡萄糖生成羧甲基赖氨酸的研究第103-107页
        4.4.4 追踪中间产物乙二醛的生成路径第107-110页
        4.4.5 羧甲基赖氨酸产生的主要方式第110-111页
    4.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五章 在葡萄糖和赖氨酸模拟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形成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第112-126页
    5.1 引言第112-113页
    5.2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113-114页
        5.2.1 主要实验材料第113页
        5.2.2 主要实验设备与耗材第113-114页
    5.3 实验方法第114-117页
        5.3.1 微波加热葡萄糖-赖氨酸模拟体系第114页
        5.3.2 反应样品的预处理第114页
        5.3.3 HPLC-MS 检测反应底物,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第114页
        5.3.4 分光光度法检测类黑精第114页
        5.3.5 在葡萄糖-赖氨酸模拟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形成的动力学模型第114-115页
        5.3.6 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计算第115-117页
    5.4 结果和讨论第117-124页
        5.4.1 反应底物的变化规律第117-118页
        5.4.2 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第118-120页
        5.4.3 反应终产物的变化规律第120-123页
        5.4.4 动力学参数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第123-124页
    5.5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六章 抑制食品模拟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形成的研究第126-138页
    6.1 引言第126页
    6.2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126-127页
        6.2.1 主要实验材料第126页
        6.2.2 主要实验设备与耗材第126-127页
    6.3 实验方法第127-128页
        6.3.1 维生素和黄酮类物质抑制 CML 生成模型的建立第127页
        6.3.2 还原剂抑制 CML 生成模型的建立第127页
        6.3.3 动力学抑制 CML 作用位点模型的建立第127页
        6.3.4 HPLC-MS 检测羧甲基赖氨酸第127-128页
    6.4 结果和讨论第128-137页
        6.4.1 不同抑制剂对模拟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抑制效果第128-129页
        6.4.2 抑制温度对模拟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抑制效果第129-130页
        6.4.3 抑制时间对模拟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抑制效果第130-133页
        6.4.4 抑制模型中反应底物、中间产物和反应终产物的动力学曲线第133-137页
        6.4.5 芦丁抑制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抑制位点研究第137页
    6.5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结论和展望第138-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159页
附录第15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64948,这篇论文共15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7.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9.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