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混肥的制备及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生物复混肥论文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论文 土壤酶论文 土壤微生物论文 Biolog论文
论文详情
生物复混肥是集微生物的独特生理调节功能,无机肥的高效性和有机肥的长效性于一体的新型肥料。它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确定了配制生物复混肥较适宜的菌剂载体、无机肥的添加量,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复混肥肥效,运用平板计数法、氯仿熏蒸法、Biolog微平板法和酶活性常规测定方法探讨了生物复混肥施入土壤后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模拟试验确定加入生物复混肥的混合菌种为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试验确定了生物复混肥中菌种的加入方式以先拌入蛭石,再加入有机无机肥为优。生物复混肥中有益菌种的扩大培养采用单独纯培养法,再按比例进行混合。无机氮磷钾较适宜的添加比例为9%,液体菌剂吸附量为6%,在保存三个月后,其三种功能微生物总含量为0.6×108cfu·g-1,达到国家标准。2.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影响较大。Biolog微平板分析可知,与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相比,生物复混肥可以显著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增加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提高土壤微生物对六大类碳源的利用。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差异明显。在玉米生长初期,生物复混肥和CK处理位于PC1的正方向,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相似,而有机无机复混肥和无机肥处理位于PC1的负方向,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相似;在玉米生长中后期,生物复混肥处理位于PC1的正方向,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较稳定,无机肥与CK处理位于PC1、PC2的负方向,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相似。从各处理利用的单一碳源对PC1、PC2贡献的特征向量≥0.50的碳源数目可知,各处理对PC1、PC2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是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3.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随作物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相比,生物复混肥处理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4.生物复混肥的施用在作物整个生长期可以显著地增加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其效果高于等养分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各处理土壤蔗糖酶平均活性分别为:44.21mg glucose·g-1·(24h)-1、44.39mg glucose·g-1·(24h)-1、49.54mgglucose·g-1·(24h)-1、58.08mg glucose·g-1·(24h)-1;脱氢酶平均活性分别为:54.29mgTF·g-1·(24h)-1、67.48mgTF·g-1·(24h)-1、78.73mgTF·g-1·(24h)-1、91.63mgTF·g-1·(24h)-1;脲酶平均活性分别为:0.86mg NH3-N·g-1·(3h)-1、0.92mg NH3-N·g-1·(3h)-1、0.93mgNH3-N·g-1·(3h)-1、0.99mg NH3-N·g-1·(3h)-1;磷酸酶平均活性分别为:0.50mg酚·g-1·(3h)-1、0.54mg酚·g-1·(3h)-1、0.58mg酚·g-1·(3h)-1、0.62mg酚·g-1·(3h)-1。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生物复混肥、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均能提高土壤中有机碳、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植株生物量;除碱解氮含量是以无机肥最高以外,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均以生物复混肥最高。与等养分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相比,生物复混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生长中后期土壤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生物复混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干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微生物肥料的类型及其研究利用现状第12-14页
    1.2 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菌剂的主要功效第14-16页
        1.2.1 活化土壤养分,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第14页
        1.2.2 刺激和调控作物生长第14页
        1.2.3 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第14-15页
        1.2.4 增强作物防病和抗逆能力,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第15-16页
    1.3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6-17页
        1.3.1 不同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6页
        1.3.2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6-17页
    1.4 生物复混肥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效果第17-18页
        1.4.1 生物复混肥的开发第17页
        1.4.2 生物复混肥的应用效果第17-18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生物复混肥的制备第20-2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1.1 试验材料第20-21页
        2.1.2 试验设计第21页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2页
        2.2.1 混合菌种载体的选择第21-22页
        2.2.2 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混合第22页
    2.3 小结第22-24页
第三章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第24-3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3.1.1 试验材料第24-25页
        3.1.2 试验设计第25页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5-26页
        3.1.4 数据处理第2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6-35页
        3.2.1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能力的影响第26-28页
        3.2.2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第28-29页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利用六大类碳源能力的影响第29-32页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PCA)第32-35页
    3.3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第36-4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4.1.1 试验材料第36页
        4.1.2 试验设计第36页
        4.1.3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36-37页
        4.1.4 数据处理第3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4.2.1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第37-38页
        4.2.2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第38-39页
        4.2.3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影响第39-40页
    4.3 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1-4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5.1.1 实验材料第41页
        5.1.2 试验设计第41页
        5.1.3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41-42页
        5.1.4 数据处理第4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5.2.1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第42-43页
        5.2.2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5.2.3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5.2.4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5.3 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养分及植株养分的影响第47-52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6.1.1 实验材料第47页
        6.1.2 试验设计第47页
        6.1.3 测试项目与方法第47页
        6.1.4 数据处理第47-48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6.2.1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6.2.2 生物复混肥对植株养分含量及植株生物量和植株株高的影响第49-51页
    6.3 小结第51-52页
第七章 结论第52-54页
第八章 试验创新及研究展望第54-55页
    8.1 试验创新点第54页
    8.2 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65347,这篇论文共6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8.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1.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