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型水库富营养化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以青岛产芝水库为例

富营养化论文 预测论文 控制技术论文 两级垂直流论文 聚硅硫酸铝铁论文 生态调度论文
论文详情
产芝水库位于大沽河干流中上游,是典型的水源型水库,也是青岛市最大的水库,但由于长期受农业、养殖和生活废水的影响,水库氮磷严重超标,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深,大大影响了水体的使用功能。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及城市扩张,青岛市水资源供需失衡逐渐凸显,开展产芝水库富营养化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区域自然环境概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库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现有水质监测资料,建立了改良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水库的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产芝水库独特的环境背景,对底泥的污染特征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通过室内柱状试验,建立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扰动条件下底泥氮磷释放通量与释放时间之间的方程式。另外,通过建立含底泥释放的平面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对多污染源共同影响下不同水文年水库的水质分布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级垂直流土地系统处理入库河水的最佳工况和去除效果;优化了聚硅硫酸铝铁抑制底泥磷释放的内部配比和投加量,且研究了优化条件下的抑磷效果;深入分析了各因素对生态调度治理底泥氮磷污染的影响。本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改良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应用改良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产芝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产芝水库库区为富营养化水平,入库支流为重富营养化水平。(2)建立了沉积物氮磷释放通量与释放时间的定量表达式。通过室内柱状模拟试验,研究了沉积物中氮磷的释放规律,建立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扰动条件下氮磷释放通量与释放时间的定量表达式,其中,静态释放可用对数方程y = a+bln( x)表示,动态释放可以用幂指数方程y = axb来表示。(3)构建了含平面二维内源释放耦合水流-水质模型。将内源释放因子耦合于平面二维水流-水质模型中,通过对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验证,建立了含内源释放项的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对多污染源共同影响下不同水文年水库的水质分布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中营养占7.4%,中富营养化占16.7%,富营养化占75.9%。(4)研发了适宜于入库河水污染治理的两级垂直流土地系统。通过室内试验,对生物填料、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水力负荷进行了优选,得到的优化工况为:填料为生物陶粒,HRT为144h,水力负荷为0.139m/d。优化工况下对TN、TP、CODMn和叶绿素-a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2%、69.3%、56.8%和70.6%。(5)首次把聚硅硫酸铝铁(PSAFS)应用于抑制底泥磷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空白实验上覆水中TP的累积浓度是投加PSAFS的2倍多,且空白试验TP累积释放浓度的波动性远大于投加PSAFS的样品,抑制效果显著。(6)提出了生态调度治理底泥氮磷污染的新技术。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调水周期和不同调水比例对生态调度技术治理底泥氮磷污染的影响。研究证明,当水体温度为25℃、换水周期越短和调水比例越大时,对底泥中氮磷污染的治理效果越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0 前言第14-15页
1 绪论第15-25页
    1.1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第15页
        1.1.1 水体富营养化第15页
        1.1.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3页
        1.2.1 水库富营养化评价第15-17页
        1.2.2 水库富营养化预测第17-19页
        1.2.3 水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第19-2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
    1.4 技术路线第23-24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第25-29页
    2.1 自然地理第25-27页
        2.1.1 地理位置第25页
        2.1.2 气象第25页
        2.1.3 水文第25-27页
        2.1.4 地形与地貌第27页
    2.2 环境背景第27-29页
        2.2.1 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第27-28页
        2.2.2 生态环境现状第28页
        2.2.3 潜在污染源分析第28-29页
3 水污染现状与评价第29-43页
    3.1 水库及支流污染现状第29-39页
        3.1.1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29-30页
        3.1.2 水库水质变化特征第30-37页
        3.1.3 入库河流水质特征第37-39页
    3.2 富营养化评价第39-42页
    3.3 小结第42-43页
4 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研究第43-56页
    4.1 水库底泥污染特征第43-48页
        4.1.1 样品采集第43-44页
        4.1.2 分析方法第44页
        4.1.3 底泥污染特征第44-48页
    4.2 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的研究第48-55页
        4.2.1 实验材料与装置第48-49页
        4.2.2 实验方法第49-50页
        4.2.3 释放通量第50-52页
        4.2.4 释放规律第52-53页
        4.2.5 平衡释放通量第53页
        4.2.6 释放量估算第53-55页
    4.3 小结第55-56页
5 水库富营养化预测第56-84页
    5.1 模型原理第56-57页
        5.1.1 水流模型第56页
        5.1.2 水质模型第56-57页
    5.2 模型的建立第57-62页
        5.2.1 初始和边界条件第57-58页
        5.2.2 网格剖分第58页
        5.2.3 参数确定第58-59页
        5.2.4 模型验证第59-62页
    5.3 不同特征水文年水质预测第62-82页
        5.3.1 丰水年第63-69页
        5.3.2 平水年第69-75页
        5.3.3 枯水年第75-82页
    5.4 富营养化预测第82-83页
    5.5 小结第83-84页
6 入库河流污染垂直流处理技术研究第84-102页
    6.1 试验材料第84-86页
    6.2 试验方法第86-87页
    6.3 启动试验第87-90页
    6.4 各因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90-98页
        6.4.1 生物填料第90-93页
        6.4.2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93-96页
        6.4.3 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第96-98页
    6.5 优化条件下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98-101页
        6.5.1 TN第99页
        6.5.2 TP第99页
        6.5.3 COD_(Mn)第99-100页
        6.5.4 Chla第100-101页
    6.6 小结第101-102页
7 底泥中氮磷释放的控制技术研究第102-121页
    7.1 聚硅硫酸铝铁抑制磷释放的技术研究第102-107页
        7.1.1 实验材料第102页
        7.1.2 实验方法第102-104页
        7.1.3 各因素对PSAFS 抑制磷释放效果的影响第104-106页
        7.1.4 优化条件下PSAFS 的应用第106-107页
    7.2 生态调度治理底泥氮磷污染的技术研究第107-120页
        7.2.1 材料与装置第107-108页
        7.2.2 试验方法第108页
        7.2.3 温度对氮磷释放的影响第108-112页
        7.2.4 调水周期对氮磷释放的影响第112-115页
        7.2.5 调水比例对氮磷释放的影响第115-120页
    7.3 小结第120-121页
8 总结第121-124页
    8.1 结论第121-122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22页
    8.3 建议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2页
致谢第132页
个人简历第132-13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9047,这篇论文共13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9.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6.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