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笛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梆笛论文 传承论文 发展论文 研究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主要以梆笛在我国地方戏曲梆子腔中的伴奏地位为切入点,对它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梆笛从伴奏到独奏、从仅仅局限于二人台音乐和老调梆子音乐的传统北方笛派发展到南北派笛子的融合时期,进而从这一时期又发展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派音乐阶段,在每一个发展的历史时期,都有过一定的改变和创新。本文就以五个章节予以阐述。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和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梆笛的历史渊源,在这一章节里主要阐述了梆笛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梆笛的命名,它来源于我国北方的地方戏曲梆子腔。它是为梆子腔的伴奏而得名的,也是我国竹笛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源泉。第三章梆笛与“二人台”和“老调梆子”的音乐特征。通过对“二人台”和“老调梆子”音乐的研究来阐述了梆笛从伴奏地位上升到独奏地位的过程中,它汲取了这两种戏曲音乐在曲式结构、旋法特点、表演形式及灵活多变的演奏特点上的养分,形成了具有传统意义的北方笛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子存和刘管乐两位老先生。这一时期,在两位老先生的带领下,涌现出了一些梆笛艺术方面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出了不少的优秀作品。是冯子存老先生第一次把笛子音乐以独奏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开辟了笛子音乐独奏形式的新时代。他和刘管乐先生影响了一批爱好笛子艺术的追随者,也培养出了不少的优秀人才,为梆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章北方笛派的进一步的创新和南北笛派的融合,是本论文的一个传与承的重点,主要阐述的是在传统意义上北方笛派的基础上,新一代的笛子艺术家对其演奏技巧、演奏风格和演奏特点进行的创新和完善。从我国的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北方笛派在演奏技巧和创作风格上有很大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孔建华、陈大可、曾永清、刘森等。改革开放以后,梆笛艺术在北方笛派的带领下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创作出了不少的优秀作品。其代表人物有简广易、李镇、魏显忠、高明、曲祥等。他们把传统的北方笛派的演奏手法进行了组合、变通,创新出像叠滑音、弹吐音、碎吐、交击等技巧,并且把这些技巧巧妙地运用到了作品当中,极大地拓展了笛子的演奏范畴和艺术表现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研究笛子的艺术家们都意识到,音乐内容的表现和音乐形象的塑造才是笛子音乐的灵魂,一切的演奏技巧都是为音乐内容服务的,在此审美标准的基础上促成了南北笛派的融合,打破了派系之间的界限,用赵松庭先生的一句话:“只要是对音乐内容的表现有所帮助的,我们都要借鉴和吸收它。”第五章梆笛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这一章是本文的的发展与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的竹笛艺术在国际上抛头露面,笛子艺术家们试图寻找中国竹笛艺术与国际音乐接轨的结合点,为此,也作了不少的尝试和创新,出现了笛界最前沿的作品如《惑》、《箛》、《刮风的日子》、《苍》等作品,把中国的竹笛艺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之,梆笛从产生到形成传统的笛派,从传统的笛派到南北派笛子的融合,进而又寻求与国际音乐艺术的接轨这一系列的传与承,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对精神的享受有了更高要求,为此,我国笛界的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国的竹笛艺术与国际音乐的结合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竹笛艺术将会成为国际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第10页
        1.3.1 研究目标第10页
        1.3.2 研究内容第10页
    1.4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第10-11页
    1.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1-13页
第2章 梆笛的历史渊源第13-17页
    2.1 梆笛的历史渊源概述第13-17页
        2.1.1 梆笛的命名第13-14页
        2.1.2 梆子腔与梆笛的关系第14-17页
第3章 梆笛与“二人台”和“老调梆子”的音乐特征第17-31页
    3.1 “二人台”和“老调梆子”的音乐特征第17-22页
        3.1.1 二人台的音乐特征第17-21页
        3.1.2 老调梆子的音乐特征第21-22页
    3.2 梆笛在“二人台”和“老调梆子”音乐中的运用第22-25页
        3.2.1 二人台音乐中梆笛的演奏以独奏形式被搬上舞台第22-24页
        3.2.2 对老调梆子音乐继承与发展的代表人物刘管乐第24-25页
    3.3 传统北方笛派的创立第25-31页
        3.3.1 北方笛派的演奏技巧与手法第25-27页
        3.3.2 北方笛派的代表作品及笛曲风格第27-28页
        3.3.3 北方笛派的审美观念及审美标准第28-31页
第4章 北方笛派的进一步的创新和南北笛派的融合第31-43页
    4.1 北方笛派演奏技巧和创作风格的进一步完善与创新第31-39页
        4.1.1 建国初期以来北方笛派的延续第31-35页
        4.1.2 改革开放前后北方笛派的进一步发展第35-39页
    4.2 曲笛与梆笛在演奏技巧及创作手法上的相互借鉴与融合第39-43页
        4.2.1 曲笛作品《早晨》中对梆笛技巧与手法的使用第39-41页
        4.2.2 北方的低音大G调笛曲《遐方怨》第41-43页
第5章 梆笛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第43-53页
    5.1 现代派笛子的创作与演奏第43-49页
        5.1.1 现代派的音乐元素对传统音乐风格的突破第44-46页
        5.1.2 新颖的现代派音乐中渗透着传统的意义第46-49页
    5.2 多元文化大背景下的梆笛音乐发展道路展望第49-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5346,这篇论文共6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8.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0.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