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银—聚吡咯纳米同轴电缆论文 银—聚吡咯纳米片晶论文 银—聚吡咯纳米微球论文 同离子吸附效应论文
论文详情
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金属纳米粒子尤其是贵金属的纳米粒子具有优良的光、电和催化性能。然而,金属纳米粒子易发生团聚,而且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因此,在金属纳米粒子体系中一般多加入稳定剂,在其表面形成包覆层使其稳定存在。在金属纳米粒子表面包覆高聚物材料,也可以延长它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此外,聚合物层还可以增加体系的柔韧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它的加工性能。但是,由于通用高聚物包覆层的绝缘性而影响了金属纳米粒子固有的电性能。如果采用导电高聚物包覆金属纳米粒子不仅可以延长金属纳米粒子在空气中的稳定性,保持金属纳米粒子的导电性能,同时金属纳米粒子也可以改善导电高聚物的强度和加工性能。这种以金属纳米粒子为核、导电高聚物为壳的纳米复合材料,在纳米微电子和纳米电路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首次利用金属纳米线吸附相应离子的方法,原位制备出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由于金属纳米线的高表面原子比率特性,在其表面能够吸附上相同原子的离子。首先用AgNO3水溶液处理制备出的银纳米线,通过表面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Zeta电位测定等,证明了在银纳米线的表面吸附了一层Ag+离子。该Ag+离子层可以在不另加入其它氧化剂的情况下氧化吡咯单体在银纳米线表面发生聚合。因此,在吸附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2-1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6-63页
    1.1 一维纳米材料第16-46页
        1.1.1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6-37页
            1.1.1.1 气相法第17-20页
                1.1.1.1.1 气相—液相—固相(Vapor-Liquid-Solid,VLS)生长法第17-19页
                1.1.1.1.2 气相—固相(Vapor-Solid,VS)生长法第19-20页
            1.1.1.2 液相法第20-21页
                1.1.1.2.1 溶液—液相—固相法(Solution-Liquid-Solid,SLS)第20页
                1.1.1.2.2 基于辅助剂的液相法第20-21页
                1.1.1.2.3 溶剂热合成法第21页
            1.1.1.3 模板法第21-33页
                1.1.1.3.1 硬模板法第22-29页
                    1.1.1.3.1.1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法(AAO)和多孔聚碳酸酯模板法第22-26页
                    1.1.1.3.1.2 聚丙烯酸乙酯模板法第26-27页
                    1.1.1.3.1.3 碳纳米管法第27-28页
                    1.1.1.3.1.4 其他硬模板法第28-29页
                1.1.1.3.2 软模板法第29-33页
            1.1.1.4 其他方法第33-34页
            1.1.1.5 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第34-37页
        1.1.2 一维纳米材料的性质第37-42页
            1.1.2.1 光学性质第37-39页
                1.1.2.1.1 紫外—可见吸收特性第37-38页
                1.1.2.1.2 光致发光行为第38页
                1.1.2.1.3 荧光偏振行为第38-39页
            1.1.2.2 磁性能第39页
            1.1.2.3 场发射效应第39-41页
            1.1.2.4 电性能第41-42页
            1.1.2.5 力学性能第42页
            1.1.2.6 热学性能第42页
        1.1.3 一维纳米材料的人工组装第42-44页
            1.1.3.1 电场驱动组装第43页
            1.1.3.2 磁场驱动组装第43页
            1.1.3.3 微流辅助模板法组装第43-44页
        1.1.4 基于一维纳米材料的器件第44-46页
            1.1.4.1 纳米线传感器第44-45页
            1.1.4.2 纳米线激光器第45页
            1.1.4.3 逻辑门计算电路第45-46页
    1.2 二维纳米片晶(纳米棱镜)第46-47页
    1.3 三维纳米复合微球第47-48页
        1.3.1 导电高分子—高分子纳米复合微球第47页
        1.3.2 导电高分子—无机粒子纳米复合微球第47-48页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48-49页
    1.5 课题研究方案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3页
第二章 同离子吸附法制备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第63-77页
    2.1 前言第63-64页
    2.2 实验部分第64-66页
        2.2.1 实验试剂第64页
        2.2.2 银纳米线的制备第64-65页
        2.2.3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制备第65页
        2.2.4 结构与形貌表征第65-66页
            2.2.4.1 X-射线衍射XRD表征第65页
            2.2.4.2 FT-IR表征第65-66页
            2.2.4.3 紫外-可见表征第66页
            2.2.4.4 透射电镜(TEM)表征第6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6-71页
        2.3.1 银纳米线的TEM表征第66-67页
        2.3.2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TEM照片第67-68页
        2.3.3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XRD谱图第68-69页
        2.3.4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FT-IR谱图第69页
        2.3.5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第69-70页
        2.3.6 AgNO_3处理剂对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形貌的影响第70-71页
    2.4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形成机制第71-74页
    2.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三章 一步法制备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第77-109页
    3.1 前言第77页
    3.2 实验部分第77-78页
        3.2.1 实验试剂第77-78页
        3.2.2 合成第78页
        3.2.3 仪器及表征第7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8-104页
        3.3.1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形貌表征第78-82页
        3.3.2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XRD表征第82-83页
        3.3.3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FT-IR表征第83-84页
        3.3.4 AgNO_3与吡咯单体的配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84-89页
        3.3.5 根据形貌理论计算生成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时吡咯单体与AgNO_3浓度的合适比值第89-91页
        3.3.6 AgNO_3与吡咯单体的配比对产物光性能的影响第91-92页
        3.3.7 不同加料方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92-93页
        3.3.8 成线辅助剂种类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93-94页
        3.3.9 PVP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94-95页
        3.3.10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的生长过程研究第95-100页
            3.3.10.1 反应不同时间段的SEM与TEM表征第95-97页
            3.3.10.2 反应不同时间段的AFM表征第97-99页
            3.3.10.3 不同反应时间段产物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第99-100页
        3.3.11 银—聚吡咯同轴纳米电缆形成机理的探讨第100-104页
    3.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第四章 银—聚吡咯纳米片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109-119页
    4.1 前言第109页
    4.2 实验部分第109-110页
        4.2.1 实验试剂第109页
        4.2.2 合成第109-110页
        4.2.3 仪器及表征第11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10-116页
        4.3.1 银—聚吡咯纳米片晶的形貌表征第110-111页
        4.3.2 银—聚吡咯纳米片晶的XRD表征第111页
        4.3.3 银—聚吡咯纳米片晶的FT-IR表征第111-112页
        4.3.4 PVP浓度对银—聚吡咯纳米片晶形貌的影响第112-115页
        4.3.5 光学性能第115-116页
        4.3.6 电学性能第116页
    4.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19页
第五章 核壳结构银—聚吡咯纳米复合微球和聚吡咯中空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第119-133页
    5.1 前言第119-120页
    5.2 实验部分第120-121页
        5.2.1 实验试剂第120页
        5.2.2 合成第120-121页
            5.2.2.1 银—聚吡咯纳米复合微球第120页
            5.2.2.2 聚吡咯纳米中空胶囊第120-121页
        5.2.3 仪器及表征第12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1-129页
        5.3.1 银—聚吡咯纳米复合微球的形貌表征第121-122页
        5.3.2 吡咯单体浓度对银—聚吡咯复合微球形貌的影响第122-125页
        5.3.3 根据形貌理论计算形成核壳结构银—聚吡咯纳米复合微球时体系中吡咯单体与AgNO_3间所需的比值第125-127页
        5.3.4 聚吡咯中空纳米胶囊的形貌表征第127-128页
        5.3.5 银—聚吡咯纳米复合微球和聚吡咯中空胶囊的FT-IR表征第128-129页
        5.3.6 银—聚吡咯纳米复合微球和聚吡咯中空胶囊的XRD表征第129页
    5.4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3页
第六章 结论第133-13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668446,这篇论文共13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0.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