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mpliciTI协议的无线网络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impliciTI协议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论文 温度采集论文 STM32论文
论文详情
温度数据的采集在现代工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有线温度采集系统(CTAS)用有线方式采集数据,存在着布线难、成本高、不易维护等诸多缺点。而无线温度采集系统(WTAS)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实现对环境温度的采集,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了有线温度采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广泛使用的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的深入分析和比较,本文选用SimpliciTI网络协议作为本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网络协议,本文主要完成了对无线网络温度采集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和软件程序的编写,实现了一个星型无线网络温度采集系统。论文作者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系统方案的选择:首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了介绍,对常见的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作了比较,并与温度采集系统的实际应用相结合,选择了SimpliciTI网络协议作为本设计的网络协议,该协议拥有协议小、能耗低、易组网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并对该协议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分析。2.硬件设计与实现:本文采用STM32F103RBT6作为温度采集节点和控制中心节点的微处理器芯片,选用CC1100模块作为射频收发模块,温度传感器采用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并对各个部分及相关电路进行了设计,制作了系统控制中心节点和温度采集节点。3.软件设计与实现:主要在SimpliciTI网络协议栈基础上,根据上述硬件平台,完成点对点通信、温度采集节点和控制中心节点及相关程序设计,实现系统的网络组建、节点加入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以及数据显示等功能。4.组建了一个星型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论文在完成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的设计及系统调试之后,用两个温度采集节点和一个控制中心节点组成了一个星型温度采集系统。两个温度采集节点采用休眠唤醒机制定时对温度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传输,将采集数据发送给控制中心节点,经过相关处理后,控制中心节点再将数据经串口发送给计算机进行实时显示。试验表明,此系统运行良好,能准确而有效的采集环境温度。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4-17页
        1.2.1 WSN的体系结构第15-16页
        1.2.2 WSN特点第16-17页
    1.3 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与选择第17-21页
        1.3.1 Bluetooth第18-19页
        1.3.2 Wi-Fi第19页
        1.3.3 UWB第19页
        1.3.4 ZigBee第19-20页
        1.3.5 SimpliciTI第20-21页
        1.3.6 综合比较与选择第21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第21-23页
        1.4.1 论文主要内容第21-22页
        1.4.2 论文安排第22-23页
第二章 SimpliciTI网络协议第23-35页
    2.1 SimpliciTI网络协议简介第23页
    2.2 SimpliciTI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第23-30页
        2.2.1 SimpliciTI网络协议功能模块第23-24页
        2.2.2 SimpliciTI网络协议分层结构第24-28页
        2.2.3 SimpliciTI网络设备第28页
        2.2.4 设备地址第28-29页
        2.2.5 网络拓扑结构第29-30页
    2.3 SimpliciTI网络协议数据帧格式第30-31页
    2.4 API函数第31-34页
        2.4.1 初始化函数接口第31-32页
        2.4.2 网络连接函数接口第32-33页
        2.4.3 数据传输函数接口第33-34页
        2.4.4 设备管理函数接口第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无线温度采集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第35-52页
    3.1 无线温度采集网络节点设计思路第35页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5-36页
    3.3 微处理器模块第36-40页
        3.3.1 微处理器芯片的选型第36-37页
        3.3.2 微处理器介绍第37-38页
        3.3.3 微处理器外围电路的设计第38-40页
    3.4 无线收发模块第40-46页
        3.4.1 无线收发模块的选型第40-41页
        3.4.2 CC1100射频芯片第41-43页
        3.4.3 CC1100数据接口和串行配置第43-45页
        3.4.4 CC1100外围电路第45-46页
    3.5 微处理器与无线收发模块的连接第46-47页
    3.6 温度传感器第47-49页
        3.6.1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第47-48页
        3.6.2 DS18B20介绍第48-49页
        3.6.3 DS18B20连接电路第49页
    3.7 电源模块设计第49-50页
    3.8 RS232模块设计第50页
    3.9 人机接口第50页
    3.10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52-59页
    4.1 软件开发平台第52-53页
        4.1.1 RVMDK开发环境第52-53页
        4.1.2 J-Link仿真器第53页
    4.2 SimpliciTI协议栈的移植第53-54页
    4.3 点对点通信软件设计第54-55页
    4.4 控制中心节点软件设计第55-56页
    4.5 温度采集节点软件设计第56-58页
        4.5.1 温度采集节点主程序流程第56-57页
        4.5.2 温度采集节点入网过程第57页
        4.5.3 休眠唤醒机制第57-58页
        4.5.4 DS18B20程序设计第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第59-64页
    5.1 系统测试平台第59-60页
    5.2 组网前通信调试第60-61页
        5.2.1 点对点通信测试第60页
        5.2.2 误码率测试第60-61页
    5.3 组网测试第61-62页
    5.4 数据传输测试第62-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工作总结第64页
    6.2 工作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7744,这篇论文共7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