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钇铝石榴石及钨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白光LED论文 YAG:Ce论文 NaLa(WO_4)_2:Eu~3+论文 NaLa(WO_4)_2
论文详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一代报道的白光LED是由半导体InGaN蓝色芯片与黄色荧光粉YAG:Ce封装制成。其原理为:用发射蓝光的InGaN芯片作为激发源,去激活YAG:Ce荧光粉,从而使其发出黄光,这样,黄光就能与蓝光复合成白光。以此得到的白光其显色指数较高并且亮度也很好。这种方法得到的白光,相对于光色混合型而言,具有更多的优势,如:电源只用一块芯片,电路设计非常简单,方便控制,并且荧光体的获取也很方便,价格低廉等。而相对于其他灯光,白光LED拥有更低的能耗,更低的电压,更好的显色性,更长的寿命等优点。因此成为最具有潜能的固体光源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有了广阔的市场价值,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因此制备出高显色性,高发光效率的荧光粉显得尤其重要。正是由于YAG:Ce黄色荧光粉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中的广泛应用,所以这种荧光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出于商业利益,其最佳配方和烧结工艺却是保密的。因此对最佳配方和烧结工艺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的白光可由GaN蓝光LED和黄色荧光粉YAG:Ce进行适当的组合而得来。然而这种荧光粉由于缺少红光成分,其色温很高,显色指数不是很高。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白光LED,其中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便是:用紫光或者紫外线作为光源,激发能发射出红光,绿光,蓝光的三种荧光体,发射出的红光,绿光,蓝光,经过透镜作用复合为白光。Eu3+掺杂的NaLa(WO4)2荧光粉可以很有效的被近紫外区(380nm-410nm)的光所激发,并且其从外界所吸收的能量可以很顺利的从NaLa(WO4)2基质传递给激活离子Eu3+,并且最终发射出白光LED所需要的红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e3+掺杂的YAG黄色荧光粉,摸索了制备工艺;用水热法制备NaLa(WO4)2:Eu3+红色荧光粉和NaLa(WO4)2:Ce3+黄色荧光粉。对得到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发射光谱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利用固相反应法,通过控制所掺杂Ce3+离子的浓度及烧结温度等参数,制备了一系列的YAG:Ce3+黄色荧光粉。通过对比,找到此黄色荧光粉的最佳配方和最佳烧结工艺:当激发光波长为460nm时,该荧光粉的发射波长为540nmo;最佳掺杂Ce3+的浓度及烧结温度分别为2%和1400℃。此外,对发射光谱进行解谱分析,发现发射光谱有明显的有红移现象,这更符合现代固态照明对色度的需要。(2)利用水热法,初步制备了NaLa(WO4)2:Eu3+荧光粉,获得了波长处于614nm左右所需要的红光荧光粉。同时,初步制备了NaLa(WO4)2:Ce3+荧光粉,发现在波长为340nm的高能量近紫外光激发下,该荧光粉只在近红外附近发出波长为774nm的荧光。这种现象,即大跨度能量转换是较少见到的。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照明光源的发展第9-10页
    1.2 LED的简介第10-11页
    1.3 半导体照明的发光原理第11页
    1.4 LED照明的优点第11-12页
    1.5 白光LED获取方式第12-13页
        1.5.1 多种光色混合型白光LED第12页
        1.5.2 单一芯片荧光体转换的白光LED第12-13页
        1.5.3 单一芯片非荧光体转换的白光LED第13页
        1.5.4 量子阱白光LED第13页
    1.6 发光材料的性能表征第13-16页
        1.6.1 发射光谱第13-14页
        1.6.2 激发光谱第14页
        1.6.3 发光效率第14页
        1.6.4 荧光寿命第14页
        1.6.5 余辉第14页
        1.6.6 色系坐标第14-15页
        1.6.7 三原色第15页
        1.6.8 显色性与显色指数第15-16页
    1.7 白光LED的缺陷第16-17页
    1.8 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8.1 铝石榴石荧光粉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物理性质第17页
        1.8.2 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第17-18页
        1.8.3 稀土元素第18-19页
        1.8.4 黄色荧光粉YAG:Ce发光机理第19-20页
    1.9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制备方法第21-28页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1-22页
        2.1.1 实验药品第21-22页
        2.1.2 实验仪器第22页
    2.2 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第22-24页
        2.2.1 固相反应法第22-23页
        2.2.2 溶胶-凝胶法第23页
        2.2.3 化学共沉淀法第23页
        2.2.4 水热法第23-24页
    2.3 荧光粉的表征手段第24-28页
        2.3.1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第24-25页
        2.3.2 荧光分光光度计(PL)分析第25-27页
        2.3.3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27-28页
第三章 高温固相法制备YAG:Ce~(3+)荧光粉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第28-37页
    3.1 高温固相法YAG:Ce~(3+)荧光粉的制备第28页
    3.2 YAG:Ce~(3+)荧光粉的表征结果分析第28-34页
        3.2.1 样品的结构分析(XRD)第28-29页
        3.2.2 样品的荧光性质分析(PL)第29-34页
    3.3 Ce~(3+)的掺杂浓度及烧结温度对YAG:Ce~(3+)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稀土掺杂NaLa(WO_4)_2荧光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7-46页
    4.1 NaLa(WO_4)_2:Eu~(3+)荧光粉样品的制备第38-40页
        4.1.1 样品的制备第38-39页
        4.1.2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4.1.2.1 样品的荧光性质分析(PL)第39-40页
    4.2 稀土掺杂NaLa(WO_4)_2:Ce~(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 第40-45页
        4.2.1 NaLa(W04)2:Ce3+荧光粉的制备第40-41页
        4.2.2 结果与分析第41-45页
            4.2.2.1 样品的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第41-42页
            4.2.2.2 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PL)第42-43页
            4.2.2.3 样品的扫描电镜(SEM)分析第43-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感谢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7644,这篇论文共5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6.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7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