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帆蚌细菌性瘟病病原学研究与Las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三角帆蚌论文 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论文 Aeromonasvero
论文详情
三角帆蚌瘟病是我国淡水贝类养殖和育珠生产中毁灭性病害,其传染快、死亡率高,危害严重。该病主要危害2龄以上已植片三角帆蚌,发病初期病蚌分泌大量粘液,此后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闭壳肌收缩无力,斧足紧缩不伸展,剖检观察可见消化腺由墨绿色变为黄褐色,胃肠道壁轻度肿胀,性腺颜色变浅呈糜烂状。关于三角帆蚌瘟病的病原一直存在细菌与病毒两种说法,因此,至今未能在该病的致病机理和防治上取得较大突破。为了探明三角帆蚌瘟病的病原、阐明其致病机理,以及寻求有效防治该病的方法,本研究从三角帆蚌瘟病病原细菌的分离培养入手,较系统研究了细菌的致病性、生物学特性、显微超微结构、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药敏试验、主要致病菌毒力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等,取得了如下结果。1三角帆蚌细菌性瘟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从患病三角帆蚌的病灶处分离获得15个菌株,从中选取3个优势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SJ-1、SJ-2、SJ-3菌株单独感染和混和菌感染均能引起三角帆蚌细菌性瘟病相同症状,其中混合菌攻毒后表现为急性发病,感染总死亡率达96%,SJ-1菌株感染总死亡率达68%,SJ-2菌株感染总死亡率达46%,SJ-3菌株感染总死亡率达34%。2三角帆蚌细菌性瘟病的组织病理组织涂片、美兰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SJ-1菌株主要感染三角帆蚌消化腺、鳃、性腺和斧足;SJ-2菌株主要感染三角帆蚌肠、消化腺、性腺和斧足;SJ-3菌株主要感染三角帆蚌肾脏、斧足、鳃和肠。对病变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发现病变细胞普遍肿大,细胞膜不完整、结构模糊甚至破裂。细胞核形状异变呈不规则状,核膜不完整。细胞质电子密度降低,细胞器分散,细胞器及内含物显著减少,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过氧化酶体、高尔基体、中心粒、肌原纤维等细胞器和上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的超微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3三角帆蚌细菌性瘟病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革兰氏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SJ-1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极生多鞭毛杆菌,SJ-2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极生单鞭毛短杆菌,SJ-3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直或稍弯、两端钝圆的杆菌,有1-3根单端鞭毛。电镜观察SJ-1菌株的菌体大小为0.5~0.6μm×1.5~1.8μm左右,SJ-2菌株的菌体大小为0.5~0.6μm×1.0~1.6μm左右,SJ-3菌株的菌体大小为O.4~0.6μm×1.0~1.3μm左右。生理特征测试结果表明,SJ-1菌株的最适生长盐度为4%;最适pH生长范围为6.0~8.0;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SJ-2菌株的最适生长盐度为3%;最适pH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温度低于4℃和高于45℃不生长。SJ-3菌株的最适生长盐度为3%;最适pH值生长范围为6.0-7.0;最适生长温度25~30℃,4℃以下不生长,40℃起生长基本停止。16SrDNA基因进化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SJ-1菌株(GU294302)与Stenotrophomonas属的细菌自然聚类,相似性为97%,SJ-2菌株(GU294303)与Aeromonas属的细菌自然聚类,相似性达99%。SJ-3菌株(GU294304)与Pseudomonas属的细菌自然聚类,相似性均为99%。生化鉴定分析结果显示,SJ-1菌株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相似率为95.5%,SJ-2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相似率为99%,SJ-3菌株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相似率为99.9%。综合细菌的形态特点、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进化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将SJ-1菌株鉴定为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J-2菌株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SJ-3菌株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对三角帆蚌瘟病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几种病原菌高度敏感的药物为丙氟哌酸、洛美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头孢他啶/棒酸。4.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弹性蛋白酶Las B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克隆获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弹性蛋白酶LasB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全长序列为1497 bp,编码498个氨基酸,软件推测其编码蛋白相对分子量为53.57KDa;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是含信号肽的非跨膜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与其它菌种的蛋白酶基因家族成员同源性很高,序列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多个菌株的蛋白酶基因亲缘关系接近。构建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弹性蛋白酶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表达菌株BL21后,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表达出与预期结果相符的融合蛋白,为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与宿主的相互关系、致病机理及弹性蛋白酶的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4页
    1 三角帆蚌的简介第15-17页
        1.1 三角帆蚌的分类、特征及经济价值第16页
        1.2 淡水育珠业的发展及现状第16-17页
    2 三角帆蚌的疾病研究第17-24页
        2.1 贝类疾病研究第17-21页
            2.1.1 贝类细菌性病害第18页
            2.1.2 贝类病毒性病害第18-19页
            2.1.3 贝类真菌性病害第19页
            2.1.4 贝类原核生物样病害第19-21页
            2.1.5 贝类寄生虫病害第21页
        2.2 淡水贝类—三角帆蚌的疾病研究第21-24页
            2.2.1 三角帆蚌瘟病的研究概况第21-22页
            2.2.2 细菌性蚌病第22-23页
            2.2.3 病毒性蚌病第23页
            2.2.4 寄生虫性蚌病第23-24页
            2.2.5 其它蚌病第24页
    3 水产动物主要致病菌介绍第24-30页
        3.1 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原的主要种类第24-26页
        3.2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及其水产动物上的研究进展第26-28页
        3.3 维氏气单胞菌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3.4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进展第29-30页
    4 弹性蛋白酶基因研究进展第30-32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2-34页
第二章 三角帆蚌瘟病病原细菌的致病性及组织病理研究第34-5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4-37页
        1.1 材料第34-35页
            1.1.1 实验动物第34页
            1.1.2 主要试剂第34页
            1.1.3 主要仪器设备第34-35页
        1.2 方法第35-37页
            1.2.1 病蚌的外部症状及解剖观察第35页
            1.2.2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第35页
            1.2.3 初步人工感染试验第35-36页
            1.2.4 组织病理学分析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8页
        2.1 外部症状及病理解剖学观察第37-38页
        2.2 流行情况第38页
        2.3 病原菌的分离第38-39页
        2.4 病原菌的人工感染结果第39-40页
        2.5 人工感染组织涂片结果第40-41页
        2.6 石蜡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第41-44页
            2.6.1 消化腺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第41页
            2.6.2 鳃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第41页
            2.6.3 性腺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第41-42页
            2.6.4 肾脏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第42页
            2.6.5 肠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第42页
            2.6.6 斧足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第42-44页
        2.7 病变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分析第44-48页
            2.7.1 细胞膜第45页
            2.7.2 细胞核第45页
            2.7.3 细胞质与细胞器第45-48页
    3 讨论第48-49页
    4 小结第49-51页
第三章 三角帆蚌瘟病病原细菌的分类鉴定第51-7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1-55页
        1.1 材料第51-53页
            1.1.1 实验动物和菌株第51页
            1.1.2 主要试剂第51-52页
            1.1.3 主要仪器设备第52-53页
        1.2 方法第53-55页
            1.2.1 病原菌的分类鉴定第53-55页
            1.2.2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9页
        2.1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第55-58页
            2.1.1 SJ-1菌株的形态特征第55-56页
            2.1.2 SJ-2菌株的形态特征第56-57页
            2.1.3 SJ-3菌株的形态特征第57-58页
        2.2 SJ-1、SJ-2、SJ-3菌株的生理特征第58-60页
        2.3 SJ-1、SJ-2、SJ-3菌株的16S rDNA的PCR扩增结果与系统发育分析第60-64页
            2.3.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第60-61页
            2.3.2 PCR扩增结果第61页
            2.3.3 纯化结果第61-62页
            2.3.4 测序结果第62页
            2.3.5 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62-64页
        2.4 SJ-1、SJ-2、SJ-3菌株的生化特征第64-66页
        2.5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第66-69页
    3 讨论第69-75页
        3.1 养殖三角帆蚌瘟病细菌病原的鉴定第69-73页
            3.1.1 SJ-1菌株的鉴定第69-70页
            3.1.2 SJ-2菌株的鉴定第70-72页
            3.1.3 SJ-3菌株的鉴定第72-73页
        3.2 养殖三角帆蚌瘟病防治药物第73-75页
    4 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弹性蛋白酶LasB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第76-10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6-82页
        1.1 材料第76-78页
            1.1.1 实验对象第76-77页
            1.1.2 药品与试剂第77页
            1.1.3 质粒和菌株第77页
            1.1.4 主要仪器设备第77-78页
        1.2 实验方法第78-82页
            1.2.1 实验对象处理第78页
            1.2.2 PCR引物设计及合成第78页
            1.2.3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78页
            1.2.4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弹性蛋白酶基因开放阅读框(ORF)的扩增第78-79页
            1.2.5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79页
            1.2.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79页
            1.2.7 目的片段的连接和转化第79页
            1.2.8 载体质粒的小量提取第79-80页
            1.2.9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第80页
            1.2.10 序列分析第80页
            1.2.1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80页
            1.2.12 带粘性末端目的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及原核表达载体质粒的制备第80-81页
            1.2.1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81页
            1.2.14 原核表达载体的转化第81页
            1.2.15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鉴定第81-82页
    2 结果第82-98页
        2.1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82页
        2.2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弹性蛋白酶基因ORF的扩增与序列分析第82-84页
        2.3 弹性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分析第84-96页
            2.3.1 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第84-85页
            2.3.2 弹性蛋白酶信号肽预测第85页
            2.3.3 弹性蛋白酶跨膜结构预测第85-86页
            2.3.4 弹性蛋白酶二级结构预测第86-87页
            2.3.5 弹性蛋白酶三级结构预测第87-88页
            2.3.6 弹性蛋白酶同源性分析第88-95页
            2.3.7 弹性蛋白酶基因系统进化树的构建与分析第95-96页
        2.4 重组载体pMD18-T-ORF的构建和鉴定第96-97页
            2.4.1 重组载体pMD18-T-ORF的构建第96-97页
            2.4.2 重组载体pMD18-T-ORF的鉴定第97页
        2.5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第97-98页
        2.6 诱导表达与SDS-PAGE检测第98页
    3 讨论第98-100页
    4 小结第100-101页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8页
附录A第118-120页
附录B第120-124页
附录C第124-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作者简介第134-13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75043,这篇论文共13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0.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