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接触高副机构摩擦学设计与分析

高副机构论文 摩擦论文 接触疲劳论文 磨损论文 弹流润滑论文 安定分析论文
论文详情
控制摩擦、减少磨损、改善润滑性能以及合理发挥材料的潜能等摩擦学研究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线接触高副机构由于接触区小、接触应力大等原因,其摩擦、磨损和润滑等问题一直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重视,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线接触高副机构的摩擦学研究很不平衡,目前在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轮轨接触、滚动轴承和齿轮接触,而凸轮等线接触高副机构的摩擦学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机构摩擦接触的安定分析研究则更少。本文基于摩擦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常见的凸轮、齿轮等线接触高副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接触模型,利用接触疲劳、弹流润滑、磨损预测等摩擦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齿轮和凸轮等线接触高副机构的摩擦学设计和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同时基于弹塑性力学的安定极限分析模型,对齿轮接触的塑性变形失效准则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间存在一定的相对滑动。齿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对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有影响,引入摩擦效应因数,得到考虑齿间滑动摩擦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齿间滑动摩擦对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影响随润滑状况发生变化,一般可达6%。设计过程中为保证可靠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可适当加大齿面接触疲劳的许用安全系数,或直接采用本文推导的校核模型计算。2.直动滚子盘形凸轮机构容易出现疲劳点蚀和磨损失效,须校核凸轮的接触应力。凸轮的压力角和凸轮实际廓线曲率半径是凸轮转角的函数,且凸轮压力角和凸轮廓线曲率半径的计算需多次对运动规律方程求导。给出凸轮接触应力计算模型和基于MATLAB的相应计算程序,可满足工程实际对凸轮接触应力的计算要求。3.基于凸轮的接触强度条件,结合凸轮的传动条件,讨论了接触应力、许用压力角、基圆半径以及偏心距等之间的关系,给出满足接触强度条件的直动滚子凸轮设计模型。4.通过计算直动滚子盘形凸轮机构最小油膜厚度和膜厚比,可判别凸轮机构的润滑状态,从而可判断凸轮出现磨损的可能性。凸轮润滑涉及接触表面粗糙度、润滑油和凸轮材料性能、凸轮传动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凸轮结构参数等诸多因素,且各因素在凸轮运转过程中不断变化,通过逐点分布计算的方法将凸轮廓线上的动态润滑转化成准稳态问题。给出MATLAB编制凸轮最小油膜的计算程序,可得凸轮最小油膜厚度随凸轮转角变化的情况,从而判断凸轮廓线各点的润滑状态。5.基于平底盘形凸轮弹流润滑理论的最小油膜厚度计算模型,讨论了凸轮廓线最小曲率半径、基圆半径、从动件运动规律和最小油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给出基于弹流润滑理论的平底直动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模型,该模型可按照给定的凸轮润滑状态确定最优的凸轮基圆半径。算例表明,可通过合理选择最佳的凸轮基圆半径和轮廓形状、或选用合理的润滑油和添加剂、或以最经济的加工方法改善凸轮和从动件的表面质量等措施改善凸轮润滑效果。6.针对粘着磨损是平底直动盘形凸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考虑润滑状况对凸轮磨损的影响,基于弹流润滑理论给出凸轮润滑的膜厚比,建立膜厚比与粘着磨损系数关系的简化模型,从而给出平底凸轮粘着磨损与弹流润滑的耦合计算模型。算例表明,该模型可近似求解平底凸轮各点的磨损状况。7.在齿轮初始啮合阶段齿面将发生微小的塑性变形,在接触应力的作用下轮齿内部产生相应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有利于提高齿轮抵抗接触应力的能力。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安定下限定理,导出齿轮材料的接触安定极限,讨论该值作为判断齿面塑性变形失效的许用值与相应的弹性极限作为许用值相比,可提高50%的材料利用率。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39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线接触高副机构接触疲劳的研究第15-24页
        1.2.1 接触疲劳机理第15-17页
        1.2.2 接触疲劳理论研究进展第17-19页
        1.2.3 接触疲劳的应用研究第19-24页
    1.3 弹流理论综述第24-30页
        1.3.1 线接触弹流理论发展第24-28页
        1.3.2 弹流润滑理论的应用第28-30页
    1.4 磨损寿命计算仿真研究进展第30-33页
        1.4.1 磨损寿命计算理论研究进展第30-32页
        1.4.2 磨损寿命应用研究进展第32-33页
    1.5 接触安定分析理论的研究第33-37页
        1.5.1 接触安定理论研究进展第33-35页
        1.5.2 接触安定极限理论的应用第35-37页
    1.6 线接触高副机构摩擦学研究的意义第37页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37-39页
第2章 线接触高副机构滚动接触疲劳分析第39-69页
    2.1 弹塑性线接触应力分析第39-46页
        2.1.1 固体接触表面的几何特征第39-41页
        2.1.2 弹塑性圆柱体无摩擦静态接触第41-43页
        2.1.3 弹塑性圆柱体的有摩擦接触第43-46页
    2.2 滚动线接触疲劳机理及影响因素第46-52页
        2.2.1 滚动线接触疲劳机理第46-51页
        2.2.2 影响接触疲劳的因素第51-52页
    2.3 直动滚子盘形凸轮接触应力分析第52-58页
        2.3.1 滚子凸轮接触强度校核计算第52-55页
        2.3.2 计算程序的实现第55-58页
    2.4 基于接触强度理论的直动滚子凸轮基本尺寸设计第58-62页
        2.4.1 最小综合曲率半径和接触宽度的确定第58-60页
        2.4.2 凸轮压力角的确定第60-61页
        2.4.3 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第61页
        2.4.4 设计算例的实现第61-62页
    2.5 齿间滑动对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影响第62-67页
        2.5.1 轮齿间的相对滑动第62-65页
        2.5.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传统计算方法的局限第65-66页
        2.5.3 齿间滑动摩擦对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影响第66-67页
        2.5.4 实例分析第67页
    2.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3章 线接触高副机构弹流润滑分析第69-96页
    3.1 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控制方程第69-72页
        3.1.1 线接触弹流润滑几何模型第69页
        3.1.2 线接触Hertz弹性接触模型第69-70页
        3.1.3 雷诺方程第70页
        3.1.4 黏度-压力关系式第70-71页
        3.1.5 弹性变形方程第71页
        3.1.6 膜厚方程第71页
        3.1.7 密度-压力关系式第71-72页
    3.2 线接触最小油膜厚度分析第72-83页
        3.2.1 线接触膜厚公式第72-74页
        3.2.2 线接触问题的润滑状态图第74-77页
        3.2.3 线接触弹流润滑的判别第77-79页
        3.2.4 齿轮机构最小油膜厚度分析第79-83页
    3.3 滚子盘形凸轮弹流润滑分析第83-89页
        3.3.1 当量曲率半径第83-84页
        3.3.2 润滑油的卷吸速度第84-85页
        3.3.3 当量弹性模量第85页
        3.3.4 单位接触宽度上的载荷第85-86页
        3.3.5 润滑状态的判别第86-87页
        3.3.6 算例分析的实现第87-89页
    3.4 基于弹流润滑的平底凸轮机构设计第89-94页
        3.4.1 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模型第89-90页
        3.4.2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90-91页
        3.4.3 设计中使用的最小油膜厚度计算公式第91页
        3.4.4 膜厚比的确定第91-92页
        3.4.5 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第92-93页
        3.4.6 算例分析的实现第93-94页
    3.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4章 线接触高副机构磨损分析第96-114页
    4.1 线接触磨损机理及分析计算第96-106页
        4.1.1 粗糙表面的线接触模型第96-99页
        4.1.2 宏观磨损规律及磨损机理第99-103页
        4.1.3 磨损计算方法第103-106页
    4.2 平底直动盘形凸轮机构磨损分析第106-114页
        4.2.1 平底盘形凸轮磨损概述第106-107页
        4.2.2 平底凸轮机构磨损量计算模型第107-109页
        4.2.3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109-112页
        4.2.4 算例分析第112-114页
5 章齿轮机构的安定极限分析第114-132页
    5.1 极限与安定分析基本理论第114-127页
        5.1.1 极限分析的基本理论第114-122页
        5.1.2 圆柱接触的安定分析第122-127页
    5.2 齿轮塑性变形的安定极限分析第127-131页
        5.2.1 直齿圆柱齿轮轮齿的弹塑性接触模型第127-128页
        5.2.2 轮齿塑性变形的安定极限分析第128-130页
        5.2.3 实例分析讨论第130-131页
    5.3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结论及展望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3-15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8743,这篇论文共15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6.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7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