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7-N235体系稀土无皂化萃取分离关键技术研究

稀土论文 无皂化论文 萃取论文 P507论文 N235论文
论文详情
目前,我国的稀土企业基本采用溶剂萃取法分离稀土,工艺已较为成熟。但现有的萃取体系也有明显的缺点,其生产过程因氨皂化带来的氨氮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稀土企业,也制约着稀土行业的发展的。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无皂化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果。本课题利用N235对盐酸有较强的萃取能力这一特性,设计了一类无皂化萃取体系,即P507—N235双溶剂体系。该体系首次采用P507与N235的混合溶剂作为有机相,无需皂化直接萃取稀土。本文主要探讨P507—N235双溶剂萃取体系无皂化萃取分离稀土并实现循环的可行性问题。主要内容为研究P507—N235双溶剂体系萃取稀土的效果及该体系下稀土分离系数变化情况;同时考察了P507—N235双溶剂萃取体系稀土的反萃效果及有机相的再生循环问题。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P507—N235体系萃取稀土的效果较好,体系最佳配比为P507:N235:煤油=30:25:45。P507—N235体系继承了P507体系的特点,对稀土元素的萃取能力随原子序数增加而递增。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可使P507—N235体系萃取稀土的效果基本接近或达到P507皂化的效果。P507—N235体系下La/Ce的分离系数优于同条件下其在P507体系下的分离系数,且随N235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相比的提高而增加。经测得,P507—N235体系下相邻稀土元素间的分离系数普遍优于现有P507体系的分离系数。P507—N235体系稀土较容易反萃。逆流串级模拟实验表明,最佳反萃条件为:盐酸浓度约为5mol/L,相比O/A=10:2,经5级稀土的反萃率可达98%,此时出口稀土浓度高,且酸度较低,复合有机相中残留的酸度约为0.8mol/L。实验表明,要实现复合有机相的循环使用,应控制有机相残留酸度小于0.1mol/L。实验发现,水洗法脱除复合有机相中的残留酸较为困难。当有机相残留酸度洗至较低时,复合型萃取剂的循环使用效果较好,分离系数稳定。经红外光谱分析,P507与N235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完后,萃取剂的结构稳定。P507—N235体系无需皂化,缩短了工艺,同时该体系还兼具萃取效果较好、分离系数高、反萃效果好等优点,且其复合有机相结构稳定,可实现循环。实验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由于该萃取体系不需要皂化,可大大降低稀土企业氨氮的产生,同时节约了成本,是一项绿色萃取工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我国稀土资源状况及行业现状第10-11页
    1.2 我国稀土行业的氨氮排放现状第11-12页
    1.3 稀土生产过程中氨氮的来源第12-14页
        1.3.1 碳酸稀土沉淀工序第12-13页
        1.3.2 南方离子矿浸矿及精矿生产工序第13页
        1.3.3 萃取工序第13-14页
    1.4 解决稀土氨氮废水问题的途径第14-19页
        1.4.1 氨氮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第14-16页
        1.4.2 氨氮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第16页
        1.4.3 非氨皂技术第16-17页
        1.4.4 无皂化技术第17-19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原理及意义第19-22页
    1.6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6.1 课题来源第22页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P507—N235 体系无皂化萃取稀土的试验研究第23-37页
    2.1 实验方案及方法第23页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第23-24页
    2.3 分析检测方法第24-25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5-36页
        2.4.1 N235 及复合型萃取剂对盐酸的萃取性能第25-26页
        2.4.2 P507—N235 协同萃取 Nd 的机理研究第26-29页
        2.4.3 复合萃取剂 P507 与 N235 配比的确定第29-31页
        2.4.4 P507—N235 体系下相比对分配比的影响第31-32页
        2.4.5 P507—N235 体系下稀土浓度对分配比影响第32-33页
        2.4.6 P507—N235 体系萃取稀土的分相情况第33-34页
        2.4.7 P507—N235 体系与 P507 体系萃取稀土的效果对比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P507—N235 体系稀土的分离系数第37-43页
    3.1 实验方案及方法第37页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第37页
    3.3 分析检测手段第37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3.4.1 N235 浓度对 La/Ce 分离系数的影响第37-38页
        3.4.2 相比对 La/Ce 分离系数的影响第38-39页
        3.4.3 混合时间对 La/Ce 分离系数的影响第39-40页
        3.4.4 最优条件下各体系 La/Ce 分离系数对比第40-41页
        3.4.5 P507—N235 体系与 P507 体系下稀土分离系数对比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P507—N235 体系稀土的反萃试验研究第43-48页
    4.1 实验方案方法第43-44页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第44页
    4.3 分析检测手段第44-45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4.4.1 P507—N235 体系及 P507 体系稀土的单级反萃率对比第45页
        4.4.2 错流反萃模拟实验第45-46页
        4.4.3 逆流反萃串级模拟实验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P507—N235 体系有机相的再生循环研究第48-59页
    5.1 实验方案及方法第48页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第48页
    5.3 分析检测手段第48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7页
        5.4.1 洗水用量对复合有机相残留酸浓度的影响第48-49页
        5.4.2 洗水温度对复合有机相残留酸浓度的影响第49-50页
        5.4.3 复合有机相残留酸度对稀土分配比影响第50-51页
        5.4.4 错流洗酸模拟实验第51-53页
        5.4.5 逆流洗酸串级模拟实验第53-54页
        5.4.6 复合有机相循环使用效果第54-55页
        5.4.7 复合有机相化学成分变化及稳定性分析第55-57页
    5.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页
所发表的论文第6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559043,这篇论文共6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