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净化文物保存微环境中低浓度二氧化硫工艺及机理研究

文物保存微环境论文 二氧化硫论文 竹炭论文 湿度调节论文
论文详情
虽然室内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很低但依然会对文物产生极大损伤,而且还可能增强其他污染物对文物的损伤。因此,研究适用于馆臧文物保存环境空气净化的技术需予以特别关注本文围绕竹炭对文物保存环境中微量二氧化硫的净化展开研究,比较了竹炭粒径、竹炭量、入口浓度、停留时间等不同操作条件下对SO2净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吸附曲线的拟合分析获得竹炭对SO2的吸附容量并建立了竹炭使用寿命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强化吸附作用,比较了竹炭超声改性和微波改性的效果,提高了其SO2的净化效果;通过SEM和EDS分析了改性前后竹炭表面的孔隙特征及C、O元素含量之比,分别考察了在水、有机酸或NOx存在的情况下竹炭对SO2吸附净化效果;通过XPS、FTIR和Boehm滴定分析了官能团吸附机理的关系;基于实际应用,将空气净化和湿度调节两者结合,研究了净化过程和调湿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当竹炭量为11 g,入口流速为1 L/min时,竹炭的净化效果最高,接近100%;经过超声改性法和微波改性法处理的1g竹炭对52 ppbSO2的净化效果也能达98%以上,且微波改性法略优于超声改性;竹炭对SO2的净化在相对湿度为40%到60%的情况下表现最佳,低浓度的NOx和有机酸对竹炭净化SO2没有明显影响;竹炭表面的C-O-和C=O基团的含量与其净化作用有很大关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概述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我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现状概述第11页
        1.1.2 环境因素对馆藏文物的影响第11-13页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3-14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29页
    2.1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简介第14-17页
        2.1.1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第14-17页
        2.1.2 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第17页
    2.2 吸附法在硫氧化物治理领域中的应用第17-19页
    2.3 博物馆内二氧化硫污染现状状及控制方法第19-21页
        2.3.1 国内外博物馆中二氧化硫的现状第19-20页
        2.3.2 室内痕量二氧化硫的处理与控制方法第20-21页
    2.4 炭材料的改性方式第21-23页
        2.4.1 表面改性方法第21-23页
        2.4.2 表面改性研究实例第23页
    2.5 炭材料的表面分析第23-26页
        2.5.1 生物质炭表面形貌的分析方法第24页
        2.5.2 生物质炭表面基团的定性分析方法第24-26页
        2.5.3 生物质炭表面基团的定量分析方法第26页
    2.6 吸附行为研究第26-27页
        2.6.1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第26页
        2.6.2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第26-27页
        2.6.3 吸附平衡式和吸附动力学研究第27页
    2.7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29-40页
    3.1 技术路线第29页
    3.2 二氧化硫检测方法第29-30页
    3.3 实验准备第30-31页
        3.3.1 实验仪器第30页
        3.3.2 实验材料第30页
        3.3.3 实验用试剂第30-31页
    3.4 实验流程第31-34页
        3.4.1 实验反应器第31-32页
        3.4.2 净化实验流程第32-33页
        3.4.3 二氧化硫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3-34页
        3.4.4 二氧化硫净化效果检测流程第34页
    3.5 调湿净化实验第34-37页
        3.5.1 调湿净化系统结构图第34-36页
        3.5.2 调湿系统控制框图第36页
        3.5.3 展柜内的净化调湿实验流程第36-37页
    3.6 质量保证措施第37-40页
        3.6.1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误差讨论第37-38页
        3.6.2 二氧化硫浓度校准曲线第38页
        3.6.3 湿度计校准第38-39页
        3.6.4 其它控制条件第39-40页
第4章 痕量二氧化硫的净化研究第40-60页
    4.1 实验流程第40页
    4.2 不同生物质炭对二氧化硫的净化效果比较第40-42页
    4.3 竹炭净化二氧化硫的研究结果第42-47页
        4.3.1 竹炭的制备第42页
        4.3.2 吸附反应操作条件的确定第42-45页
        4.3.3 吸附反应操作条件的理论分析第45-46页
        4.3.4 竹炭吸附量第46-47页
    4.4 建立竹炭寿命数学模型第47-49页
        4.4.1 计算竹炭寿命的基本讨论第47-48页
        4.4.2 竹炭寿命的数学模型第48页
        4.4.3 竹炭使用寿命第48-49页
    4.5 改性竹炭的吸附净化研究第49-58页
        4.5.1 改性竹炭制备方法第49页
        4.5.2 二氧化硫目标浓度的选择第49页
        4.5.3 超声改性竹炭对二氧化硫的净化效果研究第49-51页
        4.5.4 微波改性竹炭对二氧化硫的净化效果第51-54页
        4.5.5 微波改性竹炭的SEM及EDS分析第54-57页
        4.5.6 不同改性方法处理后竹炭对二氧化硫的净化效果比较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硫氧化物与其他物质竹炭净化的协同性研究第60-67页
    5.1 二氧化硫与水的净化协同性研究第60-62页
        5.1.1 不同湿度条件下二氧化硫气体的配制方法第60页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2页
    5.2 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的净化协同性研究第62-64页
        5.2.1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混合气体配制方法第62页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64页
    5.3 二氧化硫与有机酸的净化协同性研究第64-66页
        5.3.1 二氧化硫和甲乙酸混合气体的配制方法第64页
        5.3.2 气相中有机酸浓度的检测第64页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炭材料对硫氧化物的吸附净化机理研究第67-75页
    6.1 竹炭表面官能团的定性分析第67-73页
        6.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67-70页
        6.1.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70-73页
    6.2 竹炭表面官能团的定量分析第73-74页
        6.2.1 实验方法第73页
        6.2.2 实验结果第73-74页
    6.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7章 博物馆展柜内湿度分布研究第75-83页
    7.1 封闭展柜布点分布情况第75页
    7.2 连接净化装置的展柜内的湿度变化情况第75-79页
        7.2.1 实验流程第75-76页
        7.2.2 净化装置的吸湿性研究第76-77页
        7.2.3 净化材料的吸湿饱和性研究第77-79页
    7.3 串联净化调湿装置展柜内的湿度变化情况第79-82页
        7.3.1 实验流程图第79页
        7.3.2 不同初始湿度条件下的净化调湿研究第79-82页
    7.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8章 结论和建议第83-85页
    8.1 结论第83页
    8.2 不足及建议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录第94-9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8742,这篇论文共9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8.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