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植物修复机理及现场试验研究

城市景观水体论文 富营养化论文 生态原位修复论文 底泥释放论文 水质模型论文
论文详情
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之一,论文以西安市主要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水质污染特征、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实验研究了污染底泥中氮磷的释放规律和机理,对浅水型城市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水质模拟。以长安湖作为西安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典型,在现场进行了生态原位修复技术的中试实验研究,探明了不同植物对景观水体TN、TP、NH3-N和CODMn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机理。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长安湖、护城河和兴庆湖作为“老”的景观水体代表,以曲江池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作为新建景观水体的代表,实验研究了各水体的水质状况和污染成因。2.磷是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指标,与藻类繁殖密切相关。污染底泥释放实验表明,在厌氧条件下,造成污染底泥中磷释放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作用和较高的pH值。在不灭菌条件下,控制pH=6.5,磷的最大释放速率为2.14 mg/(d·m2),不控制pH值(pH=7.58.6),磷的释放速率显著提高,达到8.60mg/(d·m2);在灭菌条件下,污染底泥中磷的释放强度很低,但将pH提高到9.1时,磷在厌氧和好氧条件下均有明显的释放,释放速率为9.51mg/(d·m2)。污染底泥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与磷酸盐释放趋势一致。3.厌氧状态下,微生物以硫酸根为电子受体的生命活动会引起周围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导致污染底泥中磷和可溶性铁显著释放。对底泥中各形态磷含量变化的分析表明,铁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在微生物作用下更容易释放。实验结果显示,污染底泥中可溶性铁和磷的释放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424。4.在不灭菌条件下,上覆水中总氮和氨氮的变化趋势一致,与有机物浓度正相关(R2=0.8966);灭菌条件下,二者的相关性较差(R2=0.6929)。5.应用WASP水质模型对曲江池的NH3-N、DO、TP、NO3-N进行了水质模拟,确定了合理的模型参数,水质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精度满足要求。6.根据对植物的抗逆性、适应性和根系氧化力的测试结果,筛选出最佳的原位生态修复浮床植物为美人蕉、鸢尾和旱伞草。最优的挺水植物为水菖蒲。7.从试验测定结果和植物生长状况可以看出,植物生长与景观水体中磷的去除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植物体的吸收作用对TP的去除起主导作用。对比各单元植物组合的处理效果,鸢尾和旱伞草浮床组合单元对TP的去除率最高,达95.7%,美人蕉和旱伞草组合单元的去除率在65%~82.8%之间;不同植物组合对TN均有稳定的去除效果,芦苇、荻和水菖蒲组合的去除率最高为92.3%;美人蕉和香蒲组合的去除率基本保持在87.1%~89.2%之间;美人蕉和旱伞草组合的去除率在86.2%~89.9%之间;鸢尾和旱伞草组合的去除率在82.9%~89.2%之间。8.检测了7种水生植物的含水率和植物体内TN、TP的含量,其中,美人蕉含氮量最高,达1.72%;水菖蒲含磷量最高,达0.75%。各植物体内TN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美人蕉>水菖蒲>鸢尾>香蒲>旱伞草>芦苇>荻。以磷作为指标,浮床植物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效果依次为:美人蕉>旱伞草>鸢尾>香蒲,美人蕉修复单元单位面积浮床的磷增长量为26.6g/m2。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 研究意义第14-16页
        1.3.1 环境意义第14-15页
        1.3.2 经济意义第15页
        1.3.3 社会意义第15-16页
2 城市景观水环境污染状况与水质控制技术第16-29页
    2.1 城市景观水体的主要环境问题第16-17页
        2.1.1 富营养化严重第16-17页
        2.1.2 水体自净能力差第17页
        2.1.3 水中生物多样性不够第17页
        2.1.4 生态补水量不足第17页
        2.1.5 底泥释放对水质影响显著第17页
    2.2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危害第17-19页
        2.2.1 富营养化产生的成因第17-19页
        2.2.2 富营养化的危害第19页
    2.3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标准第19-20页
        2.3.1 评价指标第19-20页
        2.3.2 评价标准第20页
    2.4 富营养化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技术第20-29页
        2.4.1 控制营养盐类的输入第21-22页
        2.4.2 物理方法第22-24页
        2.4.3 化学方法第24-25页
        2.4.4 微生物修复第25-26页
        2.4.5 生态原位修复第26-29页
3 西安市主要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现状分析第29-37页
    3.1 曲江池水质分析第29-31页
        3.1.1 水体概况第29-30页
        3.1.2 分析指标第30页
        3.1.3 监测点布置第30页
        3.1.4 水质检测结果第30-31页
    3.2 长安湖水质分析第31-32页
        3.2.1 长安湖概况第31页
        3.2.2 水质分析结果第31-32页
    3.3 护城河水质分析第32-33页
        3.3.1 护城河概况第32页
        3.3.2 监测点布置第32页
        3.3.3 水质监测结果第32-33页
    3.4 兴庆湖水质分析第33-34页
        3.4.1 兴庆湖概况第33-34页
        3.4.2 兴庆湖水质监测结果第34页
    3.5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太液池水质分析第34-37页
        3.5.1 太液池概况第34-35页
        3.5.2 水质监测点布置第35页
        3.5.3 分析项目第35页
        3.5.4 水质监测结果第35-37页
4 城市景观水体污染底泥释放实验研究第37-49页
    4.1 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底泥中磷释放的微生物效应第37-39页
        4.1.1 生物作用对污染底泥中磷释放的影响第37-39页
        4.1.2 污染底泥中磷酸酶的变化第39页
    4.2 水体-污染底泥多相界面磷循环的生物作用第39-42页
        4.2.1 上覆水体中可溶态活性磷及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第40-41页
        4.2.2 上覆水体中可溶性铁浓度变化规律第41-42页
    4.3 水体-污染底泥多相界面氮循环的生物作用第42-49页
        4.3.1 多相界面上的氨化过程第42-43页
        4.3.2 多相界面上的硝化与反硝化第43-45页
        4.3.3 氮循环细菌数量变化第45-46页
        4.3.4 硝化速率第46-48页
        4.3.5 氮的质量衡算第48-49页
5 城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水质模拟第49-66页
    5.1 国内外水质模型研究现状第49-51页
        5.1.1 水质模型的定义第49-50页
        5.1.2 国际上常用的水质模型第50-51页
    5.2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水质模型第51-58页
        5.2.1 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第51-52页
        5.2.2 城市景观水体WASP 水质模型的控制方程第52-58页
    5.3 水质模型在曲江池水系中的应用第58-60页
        5.3.1 划分研究水系区段第58-59页
        5.3.2 水质模拟方程的简化第59页
        5.3.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负荷第59页
        5.3.4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59-60页
    5.4 水质模拟结果及验证第60-66页
        5.4.1 水质模拟结果第60-63页
        5.4.2 模拟结果分析第63-66页
6 城市富营养化景观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试验研究第66-92页
    6.1 生态修复技术概述第66-68页
    6.2 试验地点和试验材料第68-72页
        6.2.1 试验地点第68页
        6.2.2 生态修复植物选择原则第68-69页
        6.2.3 可供选择的植物第69-71页
        6.2.4 可供选择的生物填料第71-72页
    6.3 试验方法第72-74页
        6.3.1 植物的培育和栽培第72-73页
        6.3.2 试验方法第73-74页
    6.4 试验结果分析第74-92页
        6.4.1 各系统植物的长势第74-79页
        6.4.2 生态修复水生植物优选第79-83页
        6.4.3 生态修复试验各植物体的生长量和氮磷积累量第83-84页
        6.4.5 不同植物组合单元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第84-92页
7 结论与建议第92-95页
    7.1 结论第92-94页
    7.2 建议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02页
    发表论文第102页
    获奖情况第10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0142,这篇论文共10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0.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1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