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包覆改性天然石墨与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天然石墨论文 碳包覆论文 石墨化论文 硅碳复合材料论文 石墨烯论文
论文详情
本论文针对天然石墨首次库仑效率低、循环性能差和倍率性能差等缺点,提出对球形天然石墨进行表面碳包覆以形成核-壳结构的改性方案;为突破石墨类材料理论比容量的限制,进行高容量密度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针对硅基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差等缺点,提出以石墨烯作为“碳骨架”来改善材料电子导电性和缓解硅颗粒的嵌脱锂体积效应的解决方案。采用沥青与球形天然石墨直接固相混合,再经碳化处理对球形天然石墨进行碳包覆。通过筛选沥青包覆碳源、优化碳化制度与碳包覆量对天然石墨进行表面改性。采用二段碳化制度(先室温升温至150℃保温1h,再升温至750℃保温2h)、碳包覆量为5%的复合材料C-5%的充放电性能最优。其首次充电比容量为361.8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90.2%,100次循环比容量保持率达到93.0%。并在碳化后经石墨化处理制备沥青基人造石墨/球形天然石墨复合材料。当沥青基人造石墨与球形天然石墨质量比为15%时,石墨化复合材料CG15的首次库仑效率和倍率性能均表现优异,其首次库仑效率为85.4%,在0.1C (1C=300mA/g)、1C、5C和10C倍率下的可逆比容量分别约为343.7mAh/g、286mAh/g、230mAh/g和193mAh/g o将鳞片石墨与纳米硅按照一定质量比例分散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采用喷雾干燥-热处理的方法制备鳞片石墨/纳米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研究鳞片石墨、纳米硅和石墨烯三相复合比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鳞片石墨、纳米硅和石墨烯三相复合优化比例为:鳞片石墨与纳米硅的质量比为9:1,石墨烯的复合量为5.3%。该条件下的复合材料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充电比容量为575.1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74.5%,50次循环比容量保持率为73.1%。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200mA/g、500mA/g和1000mA/g下的可逆比容量分别为540mAh/g、480mAh/g和400mAh/g,显示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图54幅,表17个,参考文献105篇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9-10页
    1.2 碳负极材料第10-15页
        1.2.1 石墨类碳第10-12页
        1.2.2 无定形碳第12-13页
        1.2.3 改性石墨第13-15页
    1.3 硅基负极材料第15-20页
        1.3.1 单质硅材料第16页
        1.3.2 硅/碳复合材料第16-20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0-21页
2 实验内容和测试方法第21-29页
    2.1 试剂和仪器第21-22页
    2.2 材料制备第22-25页
        2.2.1 碳包覆球形天然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2-23页
        2.2.2 鳞片石墨/纳米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3-25页
    2.3 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与结构形貌表征第25-27页
        2.3.1 沥青软化点和沥青溶剂分组第25页
        2.3.2 热重差热分析第25页
        2.3.3 振实密度分析第25-26页
        2.3.4 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分析第26页
        2.3.5 X射线衍射分析第26页
        2.3.6 拉曼光谱分析第26页
        2.3.7 红外光谱分析第26页
        2.3.8 表面形貌分析第26-27页
        2.3.9 透射电镜分析第27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29页
        2.4.1 电极制作与扣式电池组装第27页
        2.4.2 充放电性能测试第27-28页
        2.4.3 循环伏安测试第28页
        2.4.4 交流阻抗测试第28-29页
3 球形天然石墨表面包覆改性研究第29-55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沥青包覆碳源的筛选第30-34页
        3.2.1 沥青热重分析与溶剂分组第30-31页
        3.2.2 不同沥青碳化包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1-34页
    3.3 碳化制度对碳包覆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4-37页
        3.3.1 不同碳化制度对碳包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34-36页
        3.3.2 不同碳化制度对碳包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4 碳包覆量对碳包覆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37-47页
        3.4.1 不同碳包覆量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第37-41页
        3.4.2 不同碳包覆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1-47页
    3.5 石墨化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47-53页
        3.5.1 石墨化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第47-49页
        3.5.2 石墨化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49-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4 鳞片石墨/纳米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第55-73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鳞片石墨/纳米硅混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55-59页
        4.2.1 鳞片石墨/纳米硅混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第55-57页
        4.2.2 鳞片石墨/纳米硅混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57-59页
    4.3 热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性能研究第59-62页
        4.3.1 热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第59-61页
        4.3.2 石墨烯负极材料性能研究第61-62页
    4.4 鳞片石墨/纳米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62-71页
        4.4.1 鳞片石墨与纳米硅不同质量比例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62-65页
        4.4.2 石墨烯复合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第65-67页
        4.4.3 优化条件下的鳞片石墨/纳米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第67-69页
        4.4.4 优化条件下的鳞片石墨/纳米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69-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5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630642,这篇论文共8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4.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1.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