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自我同一性、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以南疆地区汉族与维族大学生为例

心理弹性论文 自我同一性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应对方式论文
论文详情
在社会的日益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下,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也出现了更过的不适,这逐步成为一个困扰着个体和社会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的原因是多样性,其中不排除大学生经历的压力事件。已有研究表明压力事件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都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而研究那些因素会影响到个体在面对压力事件时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则及其重要。根据以往的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在压力情况下影响到个体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主要以个体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自我同一性三方面因素来探讨这一问题。同时也探讨了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和自我同一性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变量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尤其是不同民族之间在这些变量构建的模型上的比较。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了李虹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一般健康问卷—2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研究。被试为南疆某师范专科学院学生。用SPSS21.0和AMOS22.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民族在各变量上差异显著,具体为维族的学生压力水平显著大于汉族学生;汉族学生同一性状态和心理弹性高于维族学生;维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略差于汉族学生,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高于汉族学生。农村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成就型高于城镇学生。女生心理弹性和自我同一性延缓型高于男生,女生采用积极应对方式高于男生。文科生的排他型高于理科生。民班学生感受到的压力高于汉班学生高于民汉合班的学生,汉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排他型高于民班和民汉合班,民汉合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延缓型和成就型均高于其他两种班级形式,汉班的心理弹性高于其他两个班级。大三的压力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对大一,大三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大二高于大一,大一在自我同一性的弥散型和心理弹性上高于大二高于大三,大二在自我同一性的排他型上高于大一、大三,大一学生更倾向于运用积极应对,大三学生更倾向于消极应对。(2)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自我同一性与压力事件和心理健康也呈显著相关性,并且自我同一性在压力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心理弹性与压力事件和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且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心理弹性与自我同一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压力与心理弹性具有相关性且自我同一性可以起到中介作用,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弹性在压力事件和应对方式上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压力事件和心理健康上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自我同一性、心理健康和积极应对在压力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4)心理弹性者的保护性因素(自我同一性和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非心理弹性者,(5)经历逆境时个体运用积极应对来对付压力,因此使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而表现出心理弹性,(6)不同民族大学生在不同的专业、年级、班级形式和习惯用语上差异性显著,(7)民族在所有的模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三方面讨论了大学生面对压力事件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出提示,即可以通过对个体对自己的压力进行管理、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采用恰当的应对方式与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干预,促进其适应大学生活和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问题提出第11-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2.2 实际应用意义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33页
    2.1 压力综述第15-17页
        2.1.1 压力定义第15-16页
        2.1.2 压力的评估第16-17页
    2.2 心理健康综述第17-19页
        2.2.1 心理健康定义第17-18页
        2.2.2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第18页
        2.2.3 心理健康的评估第18-19页
    2.3 应对方式综述第19-21页
        2.3.1 应对方式的定义第19-20页
        2.3.2 应对方式的分类第20-21页
        2.3.3 应对方式的测量第21页
    2.4 心理弹性第21-25页
        2.4.1 心理弹性的定义第22页
        2.4.2 心理弹性的定性定量操作第22-24页
        2.4.3 心理弹性的研究模型第24页
        2.4.4 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2.5 自我同一性第25-30页
        2.5.1 自我同一性定义第25-27页
        2.5.2 自我同一性相关概念的辨析第27-28页
        2.5.3 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模型第28-29页
        2.5.4 自我同一性的测评第29页
        2.5.5 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第29-30页
    2.6 压力事件、应对方式、自我同一性、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第30-33页
3 研究设计第33-35页
    3.1 研究假设第33-34页
    3.2 研究内容第34页
    3.3 研究方案第34-35页
4 研究一第35-46页
    4.1 研究目的第35页
    4.2 研究方法第35-36页
        4.2.1 研究对象第35页
        4.2.2 研究材料第35-36页
        4.2.3 研究程序第36页
        4.2.4 数据统计方法第36页
    4.3 研究结果第36-40页
        4.3.1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第36页
        4.3.2 各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第36-37页
        4.3.3 各主要变量及维度的民族差异第37-38页
        4.3.4 其他人口学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第38-40页
    4.4 中介效应检验第40-42页
    4.5 民族在模型中的调节效应分析第42-44页
        4.5.1 民族的调节效应分析第43-44页
    4.6 讨论第44-46页
        4.6.1 大学生的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第44页
        4.6.2 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第44-45页
        4.6.3 民族的调节作用第45-46页
5 研究二第46-56页
    5.1 研究目的第46页
    5.2 研究方法第46-47页
        5.2.1 研究材料第46-47页
    5.3 研究结果第47-54页
        5.3.1 各量表的描述结果及相关分析第47页
        5.3.2 各主要变量及维度的民族差异第47-48页
        5.3.3 主要变量与其他人口学变量的关系第48-49页
        5.3.4 不同心理弹性状态与其他变量的差异比较第49-50页
        5.3.5 中介效应检验第50-53页
        5.3.6 民族的调节效应分析第53-54页
    5.4 讨论第54-56页
        5.4.1 心理弹性的不同状态研究第54-55页
        5.4.2 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弹性在压力事件和应对方式上的中介效应第55页
        5.4.3 民族的调节作用第55-56页
6 研究三第56-66页
    6.1 研究目的第56页
    6.2 研究方法第56-57页
        6.2.1 研究对象第56页
        6.2.2 研究程序第56页
        6.2.3 数据统计方法第56-57页
    6.3 研究结果第57-63页
        6.3.1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第57页
        6.3.2 各量表的描述结果及相关分析第57-58页
        6.3.3 民族与其他人口学变量的相关性检验第58页
        6.3.4 混合模型检验第58-63页
        6.3.5 民族的调节效应分析第63页
    6.4 讨论第63-66页
        6.4.1 民族与其他人口学变量的相关性检验第63-64页
        6.4.2 中介效应的作用第64-65页
        6.4.3 民族的调节作用第65-66页
7.总讨论第66-68页
    7.1 研究意义第67页
    7.2 不足第67-68页
8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附录第75-82页
致谢第82-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219541,这篇论文共8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5.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