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烤烟主产区烟叶质量评价与质量区划的研究

产烟区论文 烤烟论文 烟叶论文 外观质量论文 物理性状论文 化学成分论文 致香物质论文 烟气成分论文
论文详情
根据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香气成分、烟气成分和评吸鉴定结果,借鉴国际和国内烤烟质量评价标准,以全国烤烟主产区烟叶为试材,对全国烤烟主产区烟叶作出全面评价,并根据各地生态条件和烟叶质量特征对全国烤烟种植区进行区域划分。结果表明: 1.外观质量 烟叶的色度、颜色、叶片结构各地都差别不明显,没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多与栽培条件有关系;在成熟度上南方烟叶明显比北方高;烟叶面积上明显北方比南方叶片宽,南方叶片窄,其中南方福建和云南一组最窄。 2.物理性状 单位叶面积重,地区间差异更大。北方明显比南方大;填充力较高的是山东、河南和云南,广东和辽宁较低;含梗率以贵州、河南、广东较大,辽宁最小; 3.化学成分 根据化学成分把全国烤烟区划分为三大类群:辽宁开原化学成分靠近南方烟区,为第一类群,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是烟碱含量为三类群之末,还原糖、糖/碱、氮/碱均为三类群之首,总氮和蛋白质含量中等,钾含量最高,氯含量最低。山东诸城和河南许昌的化学成分相近为第二类群,化学成分表现为烟碱含量高于第一类群,还原糖含量低于第一类群,总氮和蛋白质含量中等,钾含量最低,氯含量甚高,糖/碱和氮/碱低于第一类群。安徽宿州与河南三门峡烟叶的化学成分相似为第三类群,其化学成分表现为烟碱含量为三类群之首,还原糖含量最低,总氮和蛋白质含量中等,氯含量较高,糖/碱为三群之末,氮/碱低于第一、二类群。 4.致香物质各地烟叶中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从部位上看,平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山东诸城,湖南郴州,云南文山,四川凉山,河南许昌,广东韶关,安徽宿州,贵州遵义,辽宁开原,福建三明;从烟叶的颜色看:除福建三明外,均是桔黄色烟叶中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高于柠檬黄烟叶;半挥发成分总量各地平均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广东韶关,贵州遵义,湖南郴州,云南文山,山东诸城,四川凉山,安徽宿州,辽宁开原,河南许昌,福建三明。从总体看,烟叶中的半挥发成分总量是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28种致香物质总量比较,各产地的致香物质的含量相差很大,从高至低的顺序为:贵州遵义,广东韶关,山东诸城,云南文山,四川凉山,湖南郴州,辽宁开原,安徽宿州,河南许昌,福建三明。从总体看,除山东诸城、福建三明外,南方烟叶中的致香成分都高于北方地区。 5.吸食品质(1)香气类型以浓香及中偏浓香类型为主的,有安徽宿州、河南许昌。以中间香类型为主的有山东诸城、辽宁开原、贵州遵义,三类是清香及偏清香类型,有广东韶关、福建三明、四川凉山、湖南郴州、云南文山。北方表现出中偏浓香香型风格,而南方表现出了中偏清香香型风格;香气质下部烟以三门峡最好,开原较差,中部烟以郴州、韶关最好,开原最差,上部烟以三明、三门峡最差,仍以郴州最好。香气量北方比南方多,从部位看,下、中部叶以开原最差,以三门峡下部叶最高,凉山的中部叶最高。上部叶以三明最低,凉山最高。(2)吃味分部位看,下部叶最差开原,以郴州最好,中部叶以三明最差,韶关最好,上部烟叶以宿州最差,郴州最好,平均总分以郴州最高,以开原最低。(3)杂气上分部位看,开原的下、中、上部叶均较重些,上、下部叶均以郴州较轻,中部叶以韶关杂气最轻。平均得分,杂气以开原最低,以郴州最高。南北方比较,北方杂气比南方重。(4)刺激性下部叶以开原刺激性大,郴州刺激性最低,中部叶以凉山刺激性大,韶关最低;上部叶以宿州刺激性最大,以文山最低。 6.气候因素分析以广东韶关、福建三明、湖南郴州为代表的东南多雨少日照温度上升型;以四川凉山、云南文山为代表的云南雨适中日照温度下降型;以贵州遵义为代表的贵州雨适少日照温度缓慢上升型;以河南许昌、三门峡为代表的黄淮中部少雨多日照高温型;以山东诸城、安徽宿州为代表的黄淮东部少雨多日照次高温型;以辽宁开原为代表的东北少雨多日照温度升降型; 7.区域划分根据烟区生态条件和烟叶的质量特征划分为五个质量生态类型: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山地云南烟类型;低纬度中海拔山地丘陵贵州烟类型;低纬度低海拔低山丘陵福建烟类型;中纬度低海拔平原丘陵豫鲁烟类型;高纬度低海拔平原丘陵辽宁烟类型。
摘要第6-9页
1 文献综述第9-16页
2 引言第16-18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1-55页
    4.1 不同生态条件下烟叶的外观质量分析第21-22页
    4.2 不同生态条件下烟叶的物理特性分析第22-24页
    4.3 不同生态条件下初烤烟叶的化学成份第24-35页
        4.3.1 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第24-26页
        4.3.2 烟叶化学成分在部位间的变化第26-27页
        4.3.3 烟叶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第27-28页
        4.3.4 不同生态条件下烤烟的致香物质第28-35页
    4.4 不同生态条件下烟叶的吸食品质第35-38页
        4.4.1 烟叶的香气第35-36页
        4.4.2 烟叶吃味第36-37页
        4.4.3 烟叶杂气第37-38页
        4.4.4 烟叶刺激性第38页
    4.5 各产区烟叶吸食品质的总体评价第38-41页
    4.6 安全性检测第41-42页
    4.7 不同烟叶质量特点的主要气候因素分析第42-45页
        4.7.1 烤烟大期的气候特征及其类型划分第42-44页
        4.7.2 气候聚类分析第44-45页
    4.8 烤烟质量生态类型的划分第45-55页
        4.8.1 质量生态类型划分的依据第45页
            4.8.1.1 划分原则第45页
            4.8.1.2 质量生态类型的划分方法第45页
        4.8.2 质量生态类型的分区第45-55页
            4.8.2.1 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山地云南烟类型第46-47页
            4.8.2.2 低纬度中海拔山地丘陵贵州烟类型第47-49页
            4.8.2.3 低纬度低海拔低山丘陵福建烟类型第49-51页
            4.8.2.4 中纬度低海拔平原丘陵豫鲁烟类型第51-52页
            4.8.2.5 高纬度低海拔平原丘陵辽宁烟类型第52-55页
5 讨论第55-56页
    5.1 烟叶质量稳定性问题第55页
    5.2 烟叶部位差异性问题第55页
    5.3 烟叶质量区划问题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531941,这篇论文共6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8.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1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