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成都平原论文 耕地资源系统论文 协同性论文 协同调控论文
论文详情
耕地资源系统是由水田、旱地、菜地等为主体构成的系统整体,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财富源泉,更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协同性主要体现为耕地资源系统与其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各相关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关系。可以说,一定区域范围内,耕地资源系统与三大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是否协同、有序和可持续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延续。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成都平原城镇面积不断扩张,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原本和谐有序的村镇空间格局受到严重影响。而与此同时,由于粮食和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农业生产又不得不依赖于密集型的耕作和大量的化肥、农药施用来保证产量,从而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与三大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原本协同、有序的运行状态,同时更是严重制约了耕地资源系统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耕地资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属性特征为基础,立足系统论、协同论等多学科理论,将耕地资源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置于土地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分析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系统与三大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协同机理及外在表现形式,并通过序参量分析和协同性模型计算,回答了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与三大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是否协同,协同状态、协同的程度以及造成系统不协同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协同调控”的基本观点,有针对性的构建出以五大关键调控模式为核心的研究区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的整体性解决方案。从而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成都平原区耕地资源系统与三大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协同性问题分析与调控的基本研究框架,为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立足于相关理论基础,本文对耕地资源系统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功能表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耕地资源系统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耦合作用形成的子系统,其协同性的实质是耕地资源系统与三大系统内部各相关子系统(如:人口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产业子系统等)之间的协同和有序关系。其协同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通过耕地资源系统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三大属性来加以标识和表征,其中:数量属性主要反映资源量的多少和结构是否合理;质量属性表征资源质量的优劣及环境特征;空间布局属性标示资源空间分布是否合理,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景观优化相适应。2.引入“有序度”和“序参量”的相关分析方法于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与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的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分析之中,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全面分析了系统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三大属性所反映出来的协同和有序特征。(1)将耕地资源系统数量属性的协同性判定目标设定为“人地关系和谐”,将控制序参量归纳为“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年减少率”及“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等,开展系统研究与测算。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8年间,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数量属性的有序状态经历了“较有序→基本有序→较无序”的变化过程,数量属性在向不协同方向发展,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其实质反映出耕地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人口子系统以及土地资源系统内部其它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耦合而呈现出来的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和结构比例关系。(2)将耕地资源系统质量属性的协同性判定目标设定为“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控制序参量归纳为“土壤肥力指数”和“土壤污染指数”等,进行系统研究与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质量属性的有序度持续下降,年均减少率达16.42%,质量属性急剧向不协同方向发展,且空间差异明显,其实质揭示了研究区耕地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及生态环境系统中各相关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耦合状态,反映出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利用效果、产出能力及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3)将耕地资源空间布局属性的协同性判定目标设定为“空间布局合理”,将控制序参量归纳为“人均GDP”、“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度指数(SHEI)”等,进行测算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年来,系统空间布局属性总体表现出持续上升的有序度变化特征,空间布局属性在向协同方向发展,这一方面说明研究区耕地资源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的适应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耕地资源系统与研究区产业结构、景观格局之间存在的不协同问题。(4)将耕地资源系统整体与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的序参量判定目标设定为“协同发展”,将控制序参量设定为“人地关系和谐”、“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空间布局合理”,开展测算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8年间,在系统三大属性有序度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研究区耕地资源系统的有序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资源系统在向不协同方向发展,且各区域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变化特征。3.利用耕地资源系统三大属性的控制序参量对于系统有序度的“贡献值”来评判系统三大属性及整体有序程度。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有序度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变化特征来分析系统的协同程度,建立协同性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2003~2008年间,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与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数值在-0.1与-0.01之间变化,均为负值,系统整体处于不协同状态,且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5年间,耕地资源系统协同度持续上扬,系统整体呈现出由不协同状态向协同状态逼近的趋势;2005~2007年间,系统协同度下降;2007~2008年间,系统协同度变化趋于平缓。与此同时,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与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协同、不合谐的状态特征。因此,开展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相关研究十分的必要和必需。4.通过对现阶段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特征及其主要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揭示出导致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不协同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2)人口持续增长;(3)耕地资源系统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与不协同;(4)耕地质量退化;(5)耕地污染加剧;(6)耕地资源空间布局缺乏协同调控思想和方法的指导;(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8)城乡建设用地缺乏统筹规划,资源利用效率不高。5.结合研究区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特征的全面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及其关键性影响因素,提出“协同调控”的观点,尝试运用有效的管理、技术、经济及法律等多项调控手段,通过对机制、方法、技术、模式的有效融合,初步形成以“基于产业结构统筹与空间布局优化的耕地资源协同调控模式、基于耕地资源系统相关主体利益协同的调控管理模式、基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关键技术的协同调控技术模式、基于多平台耕地资源信息监测技术集成与数字化动态监测系统相结合的协同调控模式、基于土地开发整理技术的耕地资源协同调控管理模式”为核心的四大类,十三个小项的研究区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影响耕地资源系统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三大关键属性的主要不协同问题的有效阻断,部分调控模式已在实践中得以实际应用,调控效果明显。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研究思路的创新。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与土地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之间协同性问题的基本分析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为耕地资源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研究视角的创新。传统的耕地资源研究方法大多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解决方案,直接针对存在问题本身制定对策。本文运用系统论思想,将耕地资源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入研究其系统本身与土地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协同性问题,坚持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理念,从整体到局部的层层剖析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于系统内外要素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之间,阐释协同机理,构建数学模型,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3)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根据研究对象耕地资源系统的特点,注重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与交叉融合,突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将GIS技术和分析测试技术(土壤农化分析、环境污染分析)等自然科学类的研究方法引入耕地资源系统管理科学研究中,实现多种研究方法与手段的有机融合。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3页
1 导论第18-4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8-19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第20-40页
        1.3.1 耕地保护与协同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第20-35页
        1.3.2 耕地保护与协同性调控手段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第35-40页
        1.3.3 研究评述第40页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第40-42页
        1.4.1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第40-42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42页
    1.5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42-43页
    1.6 本文的特色与主要创新点第43-45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5-52页
    2.1 复杂系统科学理论第45-46页
        2.1.1 复杂系统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45页
        2.1.2 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征第45-46页
        2.1.3 复杂系统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立论依据第46页
    2.2 协同学理论第46-48页
        2.2.1 协同的内涵第46-47页
        2.2.2 协同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第47-48页
        2.2.3 协同学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8页
    2.3 控制论第48-49页
        2.3.1 控制论的基本观点第48页
        2.3.2 控制论的基本方法第48-49页
        2.3.3 控制论是本文研究的方法论指导第49页
    2.4 人地关系理论第49-50页
        2.4.1 人地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涵第49页
        2.4.2 人地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第49-50页
        2.4.3 人地关系理论是本文研究的认识论基础第50页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50-51页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第50页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第50-51页
        2.5.3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本文研究的日标基础第51页
    2.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3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2-63页
    3.1 资料与数据来源第52-53页
        3.1.1 资料和数据来源第52-53页
        3.1.2 上壤理化指标及上壤污染相关指标的测试方法第53页
    3.2 成都平原基本概况第53-55页
        3.2.1 地理位置第53-54页
        3.2.2 气候概况第54页
        3.2.3 水系特征第54-55页
        3.2.4 地质地貌与上壤类型第55页
        3.2.5 社会经济条件第55页
    3.3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利用现状第55-57页
        3.3.1 上地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第55-56页
        3.3.2 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第56-57页
    3.4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7-61页
        3.4.1 耕地资源数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7-59页
        3.4.2 耕地资源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9-60页
        3.4.3 耕地资源空间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60-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4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第63-83页
    4.1 耕地资源的系统论分析第63-70页
        4.1.1 耕地资源系统的内涵界定第63-65页
        4.1.2 耕地资源系统的基本特征第65-66页
        4.1.3 耕地资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表现第66-70页
    4.2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的基本内涵第70-71页
    4.3 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机理第71-73页
    4.4 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关系与主要协同内容第73-75页
    4.5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分析(判定)思路第75-77页
    4.6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评价模型构建第77-80页
    4.7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评价标准的确定第80-82页
        4.7.1 耕地资源系统有序度评价标准的确定第80-81页
        4.7.2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评价标准的确定第81-82页
    4.8 本章小结第82-83页
5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性问题研究第83-110页
    5.1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评价的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第83-92页
        5.1.1 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第83页
        5.1.2 序参量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第83-85页
        5.1.3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评价的序参量指标体系第85-92页
    5.2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评价模型的计算第92-96页
        5.2.1 各序参量的数据获取途径与计算方法第92-93页
        5.2.2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模型的计算第93-96页
    5.3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性特征分析第96-107页
        5.3.1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数量属性的有序度特征分析第97-99页
        5.3.2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质量属性的有序度特征分析第99-101页
        5.3.3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空间布局属性的有序度特征分析第101-104页
        5.3.4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的有序度特征分析第104-105页
        5.3.5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性特征分析第105-107页
    5.4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6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不协同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0-117页
    6.1 耕地资源系统数量属性不协同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0-114页
        6.1.1 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第110-111页
        6.1.2 人口持续增长第111页
        6.1.3 耕地资源系统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与不协同第111-114页
    6.2 耕地资源系统质量属性不协同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4-115页
        6.2.1 耕地质量退化第114-115页
        6.2.2 耕地污染加剧第115页
    6.3 耕地资源系统空间布局不协同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5-116页
        6.3.1 耕地资源空间布局缺乏协同调控思想和方法的指导第115-116页
        6.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第116页
        6.3.3 城乡建设用地缺乏统筹规划,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第116页
    6.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7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研究第117-136页
    7.1 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调控机制第117-123页
        7.1.1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的基本思想第117-118页
        7.1.2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的基本原则第118-120页
        7.1.3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的主要日标第120-121页
        7.1.4 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的主要手段第121-123页
    7.2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调控体系构建第123-130页
        7.2.1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的协同调控目标第123页
        7.2.2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体系构建第123-124页
        7.2.3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的主要模式第124-130页
    7.3 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调控模式的应用案例第130-135页
        7.3.1 基于产业结构统筹与空间布局优化的耕地资源协同调控模式应用案例第130-131页
        7.3.2 耕地退化阻断与质量提升调控模式的田间试验案例第131-134页
        7.3.3 多平台协同的耕地资源巡查模式案例第134-135页
    7.4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36-140页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36-138页
    8.2 研究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9439,这篇论文共15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5.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6.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