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机理与监测预警研究

崩塌论文 物理模拟试验论文 预警判据论文 监测预警论文
论文详情
崩塌灾害是我国地质灾害中较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据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统计,全国每年发生崩塌灾害2000起左右,每年因为崩塌灾害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巨大。为了减轻崩塌灾害的损失。国内外学者对崩塌灾害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防治实践,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因崩塌灾害的发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和隐蔽性,目前对崩塌灾害的成因机制和监测预警方法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继续加强崩塌灾害的变形破坏机制与监测预警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以贵州省和四川省典型崩塌灾害为原型,通过对两个地区典型崩塌灾害的现场调查研究,总结归纳了常见崩塌灾害的变形破坏模式,并通过物理模拟试验手段研究了崩塌灾害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机制,揭示了崩塌失稳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崩塌的特点,采用岩石力学、断裂力学等力学分析,建立了各典型类型崩塌灾害的预警判据。通过分析崩塌试验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建立了不同尺度的崩塌灾害发生时间预测预报模型和方法。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在对西南地区典型崩塌灾害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崩塌的岩体结构、岩性、变形破坏机制与发展演化过程为依据,将崩塌分为三大类(倾倒型、滑塌型、坠落型)和七个亚类:倾倒式、倾倒压碎式、滑塌式、倾倒滑塌式、坠落式、悬臂梁(拉裂倾覆)式、错断式。(2)根据崩塌灾害的基本特征以及诱发崩塌灾害的环境因素,设计研发了崩塌全过程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平台。试验主体模型箱尺寸为3m(高)×3m(长)×2m(宽),可根据需要调整倾角,同时配备加载系统、多物理量测试系统、降雨系统和库水位升降系统,用以实现不同工况的崩塌模拟。(3)对倾倒滑塌式、倾倒压碎式和悬臂梁式崩塌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列物理模拟试验,分析研究了各类崩塌的变形破坏特征、过程和成因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倾倒滑塌式和倾倒压碎式崩塌的变形曲线—时间具有典型的三阶段变形特征,但悬臂梁式崩塌的变形—时间的三阶段变形特征则不够显著。(4)根据崩塌的变形破坏特征和机制,分析了影响崩塌变形破坏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以此确定了各典型类型崩塌的针对性的监测内容、监测仪器和技术方法。并结合贵州崩塌灾害的实际监测成果,分析研究了监测仪器的特点和适用条件。(5)结合各类崩塌的特征和监测内容,分别建立了倾倒滑塌式崩塌的裂缝临界宽度判据和裂隙临界水头判据、倾倒式崩塌的裂缝临界宽度判据和裂缝临界水头判据、倾倒压碎式崩塌的裂缝临界宽度判据和与母岩连接的崩塌裂缝临界宽度判据、悬臂梁式崩塌临界裂缝宽度判据以及错断式崩塌的连通率判据。(6)通过对崩塌变形—时间曲线与滑坡的斋藤曲线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都表现出三阶段变形特征(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和加速变形),两者又具有明显的的差异,崩塌变形曲线在初始变形阶段曲线呈“S”型;在等速变形阶段曲线斜率相对较小,表明崩塌在等速变形阶段比滑坡变形相对较缓慢;而加速变形阶段变形曲线陡峭,表明崩塌失稳时具有快速性、突发性。针对此变形曲线特征,提出采用速度倒数法模型方程能较好地定量表征和拟合加速变形阶段曲线特征。(7)根据崩塌变形—时间曲线特征,提出了不同尺度的时间预测预报模型和方法,崩塌的短期预测预报可采用速度倒数模型和斋藤迪孝模型;因崩塌加速变形阶段的快速性和突发性,其加速变形阶段前的时间与整个变形阶段时间之比已不满足滑坡的黄金分割数0.618,其比值达到0.8~0.9,据此可进行崩塌灾害的中长期预测预报。最后根据变形监测曲线特征、预警判据以及预警模型和方法分别建立了各类崩塌。预警级别的综合判定方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引言第12-31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4页
        1.2.1 崩塌地质灾害破坏模式研究第15-18页
        1.2.2 崩塌灾害监测方法研究第18-20页
        1.2.3 崩塌地质灾害预警判据研究第20-22页
        1.2.4 崩塌地质灾害物理模拟试验第22-24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4-2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6-28页
    1.4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第28-31页
第2章 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模式第31-67页
    2.1 概述第31页
    2.2 典型崩塌灾害实例调查研究第31-58页
        2.2.1 威宁县猴场镇崩塌体第31-33页
        2.2.2 大方县云龙山崩塌体第33-38页
        2.2.3 开阳县金钟镇牯牛背崩塌体第38-39页
        2.2.4 思南县凉水井镇崩塌体第39-41页
        2.2.5 都匀市江州镇立山坡崩塌体第41-43页
        2.2.6 纳雍县鬃岭镇小垛口崩塌体第43-45页
        2.2.7 大方县油沙村崩塌体第45-46页
        2.2.8 遵义市山盆镇茶场村灰洞危岩体第46页
        2.2.9 遵义市山盆镇丁村大崖千崩塌第46-48页
        2.2.10 坪上危岩带第48-49页
        2.2.11 四川省宝成线K400崩塌第49-58页
    2.3 崩塌灾害变形破坏模式第58-65页
        2.3.1 倾倒型崩塌第58-59页
        2.3.2 滑塌型崩塌第59页
        2.3.3 坠落型崩塌第59-61页
        2.3.4 崩塌成因模式分类结果第61-65页
    2.4 小结第65-67页
第3章 崩塌变形破坏机制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第67-114页
    3.1 概述第67页
    3.2 崩塌物理模拟试验装置研发第67-75页
        3.2.1 试验平台的主要设计要求第67-68页
        3.2.2 试验平台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第68-69页
        3.2.3 试验平台基础设计第69-70页
        3.2.4 试验平台试验设备系统第70-75页
        3.2.5 试验平台液压系统第75页
    3.3 崩塌物理模拟试验相似关系设计第75-78页
        3.3.1 相似概述第75-77页
        3.3.2 物理模拟试验相似系数的确定第77-78页
    3.4 模型材料确定及力学试验第78-82页
        3.4.1 灰岩物理力学参数第78-79页
        3.4.2 模型材料的选择及配制第79-80页
        3.4.3 模型材料试验第80-82页
    3.5 崩塌变形破坏机制的物理模拟试验第82-113页
        3.5.1 崩塌原型第82-83页
        3.5.2 滑塌型崩塌模型试验第83-91页
        3.5.3 倾倒型崩塌模型试验第91-105页
        3.5.4 坠落型崩塌模型试验第105-113页
    3.6 小结第113-114页
第4章 崩塌灾害监测技术方法第114-139页
    4.1 概述第114页
    4.2 监测内容第114-116页
    4.3 监测方法及仪器第116-127页
        4.3.1 崩塌灾害监测方法第116-120页
        4.3.2 崩塌监测常用仪器选用标准第120-127页
    4.4 监测布设及监测频率第127-134页
        4.4.1 倾倒型崩塌监测第127-129页
        4.4.2 滑塌型崩塌监测第129-131页
        4.4.3 坠落型崩塌监测第131-133页
        4.4.4 监测频率第133页
        4.4.5 宝成线K400崩塌体监测第133-134页
    4.5 崩塌主要监测数据类型与特点第134-137页
        4.5.1 变形速率-时间曲线第134-135页
        4.5.2 累计位移-时间曲线第135-136页
        4.5.3 崩塌变形与降雨量的关系曲线第136-137页
        4.5.4 次声检测信号第137页
    4.6 小结第137-139页
第5章 崩塌灾害预警判据研究第139-164页
    5.1 概述第139页
    5.2 滑塌型崩塌预警判据研究第139-147页
        5.2.1 滑塌式崩塌预警判据第139-142页
        5.2.2 倾倒滑塌式崩塌判据第142-147页
    5.3 倾倒型崩塌预警判据研究第147-153页
        5.3.1 倾倒式崩塌预警判据第147-150页
        5.3.2 倾倒压碎式崩塌预警判据第150-153页
    5.4 坠落型崩塌预警判据研究第153-157页
        5.4.1 坠落式崩塌预警判据第153-154页
        5.4.2 悬臂梁式崩塌临界裂缝宽度判据第154-156页
        5.4.3 错断式预警判据第156-157页
    5.5 预警判据试验验证第157-162页
        5.5.1 倾倒滑塌式崩塌第158-159页
        5.5.2 倾倒型崩塌第159-161页
        5.5.3 悬臂梁式崩塌第161-162页
    5.6 小结第162-164页
第6章 崩塌灾害发生时间预测预报模型研究第164-190页
    6.1 概述第164页
    6.2 崩塌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分析第164-170页
        6.2.1 崩塌加速变形阶段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分析第167-169页
        6.2.2 崩塌初始变形阶段变形—时间曲线特征分析第169-170页
        6.2.3 等速变形阶段特征分析第170页
    6.3 崩塌灾害发生时间预测预报第170-183页
        6.3.1 崩塌预测预报尺度划分第170-171页
        6.3.2 崩塌短期预测预报方法第171-180页
        6.3.3 崩塌中长期预测预报方法第180-182页
        6.3.4 崩塌预测预报模型与方法汇总第182-183页
    6.4 崩塌预警级别的综合判定第183-189页
        6.4.1 基于危险性的崩塌预警级别的综合判定第183-188页
        6.4.2 崩塌险情等级的划分第188页
        6.4.3 崩塌预警级别的确定第188-189页
    6.5 小结第189-190页
结论第190-193页
致谢第193-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20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20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937839,这篇论文共20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60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0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