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work智能家居网络开发与信息智能处理的节点智能控制研究

自适应规则校正算法论文 智能家居网络论文 Lonworks技术论文 智能控制技术论文 仿真论文
论文详情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提出了将各种家用电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要求。因此,研究智能家居网络的意义重大。 在“Lonwork智能家居网络开发与信息智能处理”研究课题中,本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网络节点的智能控制方法。研究网络节点智能控制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出更好的智能控制方法,以提高家居网络的智能水平。 本文介绍了智能家居网络的发展和现状、Lonworks智能家居网络,以及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模糊神经网络等智能控制方法。 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方法——基于偏差收敛的实时自适应规则校正算法的模糊控制。本文对这种新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方法基于学科前沿的相关理论,包括模糊逻辑理论和最优化理论。 为了验证这种校正算法的可行性,首先建立了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仿真软件Matlab6.5建立了一个包含该校正算法的模糊控制仿真系统。然后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对比实验。 实验方法是在运行时,对需校正的过渡过程的控制量、控制次数及控制步数进行实时校正。实验目标是寻找超调量更小、收敛速度更快的规则校正算法。 在进行仿真实验时,设计了4组基于不同实验目的的仿真对比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总结出该校正算法的最佳校正方法。实验结论说明,通过在常规模糊控制器加入这种规则校正算法,可进一步降低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响应的过渡过程的超调量,并提高的收敛速度。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目录第4-6页
Contents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智能家居网络第8-15页
    1.2 国外智能家居网络的发展和现状第15-17页
    1.3 国内智能家居网络的发展和现状第17-19页
    1.4 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Lonworks智能家居网络第20-26页
    2.1 智能家居网络的组网技术第20-22页
    2.2 LonWorks技术第22-24页
    2.3 LonWorks智能家居网络结构第24-26页
第三章 家居网络节点的任务及智能控制技术第26-31页
    3.1 家居网络智能节点的任务第26页
        3.1.1 任务1: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第26页
        3.1.2 任务2:与家居网络相连,进行网络通信第26页
    3.2 家居网络智能节点的智能控制技术第26-31页
        3.2.1 概述第26-27页
        3.2.2 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第27-28页
        3.2.3 智能控制的类型第28-31页
第四章 网络节点的智能控制方法研究第31-73页
    4.1 模糊逻辑控制方法第31-47页
        4.1.1 概述第31-34页
        4.1.2 由过渡过程确定初始模糊控制规则的方法第34-37页
        4.1.3 基于偏差收敛的实时自适应规则校正算法第37-47页
    4.2 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第47-59页
        4.2.1 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第47-52页
        4.2.2 PID神经网络控制第52-57页
        4.2.3 神经网络控制的实时性问题第57-58页
        4.2.4 神经网络和其他控制方法的结合第58-59页
    4.3 模糊神经控制方法第59-73页
        4.3.1 控制方式第59-63页
        4.3.2 模糊神PID控制器第63-66页
        4.3.3 模糊神经PID控制器的学习算法第66-73页
第五章 节点智能控制器的仿真第73-96页
    5.1 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第73-74页
    5.2 仿真程序的编制第74-79页
        5.2.1 源程序设置的校正方法第74-75页
        5.2.2 程序的组成部分第75页
        5.2.3 偏差e、偏差变化率ec和控制信号u的模糊划分第75-76页
        5.2.4 初始模糊规则表第76-77页
        5.2.5 程序的流程图第77页
        5.2.6 源程序的编制第77-79页
    5.3 仿真程序运行结果第79-82页
        5.3.1 系统输出信号y(k)曲线图第79-80页
        5.3.2 系统偏差信号e(k)曲线图第80-81页
        5.3.3 系统偏差变化率信号ec(k)曲线图第81-82页
    5.4 仿真对比实验及分析第82-96页
        5.4.1 第1组仿真对比实验第83-88页
        5.4.2 第2组仿真对比实验第88-91页
        5.4.3 第3组仿真对比实验第91-93页
        5.4.4 第4组仿真对比实验第93-96页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1-103页
独创性声明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附录第105-11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537538,这篇论文共11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5.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9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