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北京形象探析

绿蒂论文 北京双重形象论文 混乱之城论文 辉煌之城论文 落伍之城论文
论文详情
皮埃尔·绿蒂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塑造了众多文明古老的东方形象。1900年,他作为法国海军军官和费加罗报的记者进入北京,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收录在游记《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里。皮埃尔·绿蒂在作品中塑造了双重北京形象:破败衰落、枯竭、没有生机的北京和存有古老辉煌遗迹的北京。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国人塑造的北京极为混乱;最高统治者外出逃亡、官员不履行自己的职责;普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与绿蒂居高临下看到的北京不相同。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有对北京的描绘:北京到处呈现富庶、繁荣的景象,其形象是单一的;17世纪,卫匡国的《鞑靼战纪》记录了战乱中的北京:北京虽然战火不断,但依然能够看到它辉煌、古老文明在延续的景象;安文思的《中国新史》对北京城的繁荣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所述之详犹如带人现场参观一般。19世纪末,英国作家立德《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中的北京变成了一个落后到让人愤怒的城市:卫生极差;人们愚昧无知;文明衰老。在绿蒂之前,人们塑造的北京形象单一,绿蒂双重形象的塑造是20世纪初关于北京形象书写的重要转型。绿蒂笔下北京形象与他所处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有关:法国对外殖民扩张,整个民族有自我优越感;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有关;与绿蒂自身的双重身份有关;也与他内心深处忧伤意识和怀旧情结有关。本论文以形象学为依托,运用对比的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绿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塑造的北京双重形象具体是什么以及它的特殊性,并对双重形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北京形象的双重性第11-20页
    一、破败的、衰落的、枯竭的北京第12-17页
    二、昔日辉煌的北京遗迹第17-20页
第二章 中国人记录的八国联军入侵下的北京形象第20-24页
    一、混乱之城第20-21页
    二、混乱下人们的不同状态第21-22页
    三、遭受摧残的文明第22-24页
第三章 绿蒂之前欧洲文本中塑造的主要北京形象——文明、繁荣、昌盛、单一第24-39页
    一、《马可·波罗游记》:富丽堂皇、文教昌明的单一北京形象第24-28页
    二、《鞑靼战纪》:朝代更替、战乱下的北京形象第28-32页
    三、《中国新史》:详细、全面的北京“百科书”第32-36页
    四、《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八国联军围攻前北京形象的最后书写第36-39页
第四章 绿蒂笔下北京形象的原因探究第39-46页
    一、时代特征与社会背景第39-41页
    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第41-43页
    三、绿蒂的双重身份——海军军官和《费加罗报》的随行记者第43-44页
    四、忧伤意识与怀旧情怀第44-46页
总结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4186636,这篇论文共5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