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论文 供给型融资约束论文 形成机理论文 破解机制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是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及其破解研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供需状况及融资特征是什么?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三是如何测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有多大?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成因是什么?五是如何构建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创新破解模式、设计破解政策?为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借鉴前人关于供给型融资约束相关理论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数理分析、博弈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运用调查研究、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供需状况及融资效应;并运用计量研究方法和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同时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分别遴选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样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表现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地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模式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的主要内容(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架构。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内涵、特征及实现条件的认知基础上,运用博弈分析法深入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形成机理,并探究供给型融资约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的影响机理。(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与融资效应。主要考察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然后抽样调查了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描述性统计对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及金融资金获得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综合运用缺口分析、主观评价等方法测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平均供给型信贷约束程度,最后就已获得的信贷融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部分运用微观调查数据着重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案例分析。本部分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分别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类型各选择三个案例进行供给型融资约束考察,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具体成因。(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设计、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本部分在法律制度、农业产权确认、抵押物交易、金融产品创新、社会互助和风险分担的机制设计基础上,提出破解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模式及对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破解供给型融资约束,对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之上的,是一个将土地、资本、劳动力、组织、管理及技术等农业要素进行重组与农业经营组织再造的复杂的农业发展过程,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组织基础。在这些现代农业要素中,唯有资本才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核心要素,只有借助可持续的农业资本投资,才会粘合其他先进农业要素,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面临资金缺口大,现有的金融融资服务基本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普遍存在供给型融资约束,而供给型融资约束,本质上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在缺乏有效抵押物情形下进行博弈交易的结果。因此,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破解供给型融资约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研究发现,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量较大,但需求满足率较低,供给型融资约束较严重。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不断激励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逐步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这对金融资金产生了大量的刚性需求。调查发现,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表现出如下特征:资金需求量大、得不到有效满足;融资期限以中长期为主;资金需求用途多元化。而在融资行为选择上表现为融资渠道选择多样化、抵押贷款形式普遍化、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逐渐加强、民间借贷依然盛行。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资金获得状况的数据分布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小额贷款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而大额贷款通常需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银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考虑,审批手续复杂,对授信者要求较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额度相对较少,绝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不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足额的贷款,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供给型融资约束较为严重。(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供给型融资约束影响因素众多,但核心因素是有效资产规模不足、农业项目风险高、预期收益小且不稳定。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产规模越大、经营收入越高、成立年限越长,其供给型融资约束程度越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债水平越高,其供给型融资约束水平也越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年龄和社会关系资本对供给型融资约束没有显著影响;财政补贴并没有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成因主要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资源禀赋严重不足、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服务创新不足以及现代农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四个方面。从信用资源禀赋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创业初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不足。从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来看,我国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贷款申请程序复杂且贷款成本高,缺少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从现代农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来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政策不完善,财政支农补贴环节过于分散且缺乏监管,没有与信贷融资形成有效联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缺少社会化风险分担机制。(4)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需要建立与其需求及资产禀赋相适应的融资机制、融资模式和政策建议。在破解机制方面,从法律层面上既要能设立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放款主体的行为准则,同时也应明确抵押物的权利范围和交易准则;对于农村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应完善确权体系和流程,不断完善抵押物交易机制;对于风险的规避,既要倡导通过创新信贷业务、信贷产品等方式设立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也要呼吁建立长久有效的社会互助体系,合理配置相关组织的风险比例。在模式构建方面,除了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可以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关联企业建立互利共赢、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对于能够满足传统银行贷款要求的经营主体,如持有房产、厂房、机械设备等变现容易的传统有效抵押物,可采用传统抵押模式;应加快探索土地经营权及地上农业设施抵押模式;对于风险较大、处置较为困难的生物资产,提倡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分担风险,共享收益;对于订单式生产的农业企业既可以用订单进行质押给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向银行提供担保,也可以直接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代为担保的方式实现融资;对于实力雄厚,拥有优质资产的经营主体也可以直接上市融资。在政策建议方面,应根据产业特性和经营主体特征,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保险政策、担保政策、上市融资及金融监管等相关政策优势,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投融资政策环境,积极解决供给型融资约束问题,有效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3.研究的主要创新(1)理论研究创新。本文借鉴博弈与信息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农业金融支持理论、金融约束与融资理论,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实证研究和政策设计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2)论证方式创新。本文运用大量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大量案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进行成因分析,厘清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的根源,为机制设计和模式构建提供了有力证据。(3)政策研究创新。本文紧密结合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从机制、模式、政策三个维度设计了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综合框架。
摘要第10-14页
Abstract第14-19页
第1章 导论第20-32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20-22页
        1.1.1 研究背景第20-21页
        1.1.2 研究问题第21-22页
        1.1.3 研究价值第2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22-27页
        1.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地位和发展重要性研究第22-24页
        1.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和供给研究第24-25页
        1.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及破解研究第25-27页
        1.2.4 文献评价与本文视角特色第27页
    1.3 研究目标及思路第27-29页
        1.3.1 研究目标第27-28页
        1.3.2 研究思路第28-29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9-30页
        1.4.1 研究内容第29-30页
        1.4.2 研究方法第30页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30-32页
        1.5.1 论文的创新点第30-31页
        1.5.2 论文的不足第31-32页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第32-46页
    2.1 博弈与信息经济学理论第32-36页
        2.1.1 博弈理论第32-33页
        2.1.2 信息价值与成本理论第33-34页
        2.1.3 非对称信息理论第34-35页
        2.1.4 理论借鉴意义评述第35-36页
    2.2 制度经济学理论第36-39页
        2.2.1 产权理论第36-37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37-38页
        2.2.3 交易成本理论第38-39页
        2.2.4 理论借鉴意义评述第39页
    2.3 农业金融支持理论第39-42页
        2.3.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第39-40页
        2.3.2 农村金融系统论第40-41页
        2.3.3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第41-42页
        2.3.4 理论借鉴意义评述第42页
    2.4 金融约束与融资理论第42-45页
        2.4.1 金融约束理论第42-43页
        2.4.2 信贷配给理论第43-44页
        2.4.3 优序融资理论第44-45页
        2.4.4 理论借鉴意义评述第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理论分析架构第46-74页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46-50页
        3.1.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第46-47页
        3.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理论内涵第47-49页
        3.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内涵第49-50页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资金与其他要素功能关系分析第50-56页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第50-51页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要素及功能分析第51-54页
        3.2.3 资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他发展要素的关系分析第54-56页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融资的实现条件第56-59页
        3.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有效第56页
        3.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资源禀赋充足第56-57页
        3.3.3 融资服务机构与市场体系健全第57-58页
        3.3.4 农业投资项目收益预期良好第58页
        3.3.5 融资法律制度环境健全第58-59页
        3.3.6 融资促进支持政策体系良好第59页
    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测算与对其投资的影响机理第59-66页
        3.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测算方法第59-62页
        3.4.2 供给型融资约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的影响机理第62-66页
    3.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一个博弈分析框架第66-72页
        3.5.1 供给型融资约束博弈分析假设条件的提出第66-67页
        3.5.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机理第67-70页
        3.5.3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形成机理第70-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4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与融资效应研究第74-100页
    4.1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现状考察第74-79页
        4.1.1 家庭农场培育状况第74-76页
        4.1.2 种养大户培育状况第76-77页
        4.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状况第77-78页
        4.1.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状况第78-79页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与融资特征的调查分析第79-91页
        4.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供需状况及融资特征的调查方案设计第79-83页
        4.2.2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分析第83-85页
        4.2.3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状况第85-90页
        4.2.4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资金获得状况第90-91页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应的实证分析第91-99页
        4.3.1 指标选择与变量定义第91-93页
        4.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信贷融资效应实证模型设定第93-94页
        4.3.3 实证结果分析第94-96页
        4.3.4 模型稳健性检验第96-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5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第100-118页
    5.1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状况考察第100-102页
        5.1.1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信贷需求满足度第100-101页
        5.1.2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信贷满意度第101页
        5.1.3 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信贷难易度第101-102页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因素影响机理第102-107页
        5.2.1 农业资产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第102-104页
        5.2.2 土地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第104页
        5.2.3 农业项目盈利能力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第104-105页
        5.2.4 负债规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第105-106页
        5.2.5 财政补贴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第106页
        5.2.6 成立年限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第106页
        5.2.7 负责人特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第106-107页
    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设计第107-111页
        5.3.1 指标选择与变量定义第107-109页
        5.3.2 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第109-110页
        5.3.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10-111页
    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11-115页
        5.4.1 总体样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结果分析第111-113页
        5.4.2 家庭农场样本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实证结果分析第113-115页
    5.5 本章小结第115-118页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案例分析第118-130页
    6.1 引言和案例研究设计第118-119页
        6.1.1 引言第118页
        6.1.2 案例研究方法设计第118-119页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典型案例:困难与表现第119-124页
        6.2.1 家庭农场供给型融资约束案例第119-120页
        6.2.2 种养大户供给型融资约束案例第120-121页
        6.2.3 农民专业合作社供给型融资约束案例第121-123页
        6.2.4 农业龙头企业供给型融资约束案例第123-124页
    6.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成因分析第124-129页
        6.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资源禀赋严重不足第125-127页
        6.3.2 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与服务创新不足第127-128页
        6.3.3 现代农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第128-129页
    6.4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7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机制设计第130-146页
    7.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法律保障机制第130-133页
        7.1.1 加强现代农业信贷立法第131页
        7.1.2 健全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第131-132页
        7.1.3 加快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法律修订第132-133页
    7.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农业产权确认机制第133-134页
        7.2.1 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下的确权颁证第133-134页
        7.2.2 加快农业农村投资形成的资产产权界定和颁证第134页
        7.2.3 加快生物资产确权颁证和农村集体资产量化折股第134页
    7.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抵押物交易机制第134-136页
        7.3.1 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交易平台第135页
        7.3.2 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交易机制第135-136页
    7.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第136-139页
        7.4.1 健全农业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机制第136-137页
        7.4.2 建立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机制第137-139页
        7.4.3 建立农业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创新机制第139页
    7.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金融分工机制第139-143页
        7.5.1 健全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机制第140-141页
        7.5.2 完善商业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机制第141-142页
        7.5.3 构建社会互助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机制第142-143页
    7.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破解的风险分担机制第143-144页
        7.6.1 完善财政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第143-144页
        7.6.2 建立财政、银行、担保、保险公司合理分摊信贷风险比例的机制第144页
    7.7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第8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破解模式构建第146-156页
    8.1 积极推行传统有效抵押物支撑下的银行信贷融资模式第146-148页
        8.1.1 细化传统有效抵押物范围第146-147页
        8.1.2 优化传统的农业信贷运行模式第147-148页
    8.2 探索土地经营权及地上农业设施抵押的银行信贷模式第148-149页
    8.3 试点推进农业生物资产抵押+担保+保险+银行信贷融资模式第149-151页
        8.3.1 建立农业生物资产融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149-150页
        8.3.2 探索农业生物资产抵押融资组合模式第150-151页
    8.4 大力推广农产品订单质押+担保+银行信贷融资模式第151-153页
        8.4.1 针对农户的农业订单融资模式第151页
        8.4.2 依托农业合作社的农业订单融资模式第151页
        8.4.3 依托农业种养殖基地或农业园区的农业订单融资模式第151-152页
        8.4.4 针对家庭农场的农业订单融资模式第152页
        8.4.5 积极推行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第152-153页
    8.5 加快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优质农业资产包装上市融资模式第153-154页
        8.5.1 加快培育优质农业企业第153页
        8.5.2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制上市融资第153-154页
    8.6 本章小结第154-156页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第156-166页
    9.1 研究结论第156-158页
    9.2 政策运用第158-164页
        9.2.1 加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目标的产业政策调控第158页
        9.2.2 积极推行风险可控的农业货币信贷政策第158-159页
        9.2.3 促进财政信贷支农政策协同配合使用第159-160页
        9.2.4 积极增强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能力第160-161页
        9.2.5 优化现代农业保险发展政策环境第161-162页
        9.2.6 推行积极的现代农业融资担保政策第162页
        9.2.7 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本市场融资第162-163页
        9.2.8 推行适应现代农业特征的风险监管政策第163-164页
    9.3 研究展望第164-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6页
致谢第176-178页
附录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融资体制与政策环境调查问卷第178-182页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8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0935,这篇论文共18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54.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91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