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论文的结构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2 央行外汇干预的目标、方式和原则 | 第14-19页 |
2.1 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定义 | 第14页 |
2.2 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 | 第14-15页 |
2.3 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方式 | 第15-16页 |
2.4 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原则 | 第16-18页 |
2.5 小结 | 第18-19页 |
3 中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方式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概述 | 第19-33页 |
3.1 1994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第19页 |
3.2 1994-2005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央行的干预方式 | 第19-24页 |
3.3 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央行的干预方式 | 第24-30页 |
3.3.1 2005年汇改后中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第24-28页 |
3.3.2 2005年汇改后中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方式 | 第28-29页 |
3.3.3 2005年以后中国外汇市场情况 | 第29-30页 |
3.4 中国央行干预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市场化进程的影响 | 第30-32页 |
3.4.1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3.4.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对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 小结 | 第32-33页 |
4 代表性国家汇率制度改革以及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方式的比较——以波兰、印度为例 | 第33-40页 |
4.1 波兰的汇率制度改革及其央行外汇干预分析 | 第33-36页 |
4.1.1 波兰的汇率制度及其央行外汇干预改革进程 | 第34-35页 |
4.1.2 波兰汇改及其央行干预改革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35-36页 |
4.2 印度的汇率制度改革及其央行外汇干预分析 | 第36-39页 |
4.2.1 印度的汇率制度及其央行外汇干预改革进程 | 第36-38页 |
4.2.2 印度汇改及其央行干预改革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38-39页 |
4.3 小结 | 第39-40页 |
5 中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方式的改进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路径设计 | 第40-50页 |
5.1 改进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方式的原则 | 第40-42页 |
5.2 不同情境下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方式及其可能效果分析 | 第42-43页 |
5.3 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外汇市场情境及其适用的央行外汇干预机制 | 第43-49页 |
5.3.1 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的外汇市场情境 | 第43-44页 |
5.3.2 “目标区”汇率制度详述 | 第44-47页 |
5.3.3 中国的“目标区”汇率制度及其央行干预机制的设计 | 第47-48页 |
5.3.4 其他配套的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措施 | 第48-49页 |
5.4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