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系统耦合化学吸收脱除NO的研究

氮氧化物论文 磁性Fe_3O_4-壳聚糖微球论文 反硝化菌论文 铁还原菌论文
论文详情
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物质,燃煤锅炉烟气排放是大气中NOx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其排放量的增加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控制固定源NOx的排放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络合吸收结合生物还原法具有操作条件温和、经济成本较低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烟气脱硝新方法。目前该法多采用的游离混合菌种存在温度和pH适应能力不强、系统中优势菌种密度小、杂菌易大量繁殖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等缺陷,而固定化微生物具有密度高、反应迅速、对抑制物的耐受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克服游离混合菌种的诸多缺陷。磁性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固定化载体,因制备的微球颗粒小,可有效克服常规固定化微生物存在的传质路径长、机械强度不够、易溶胀破裂等问题,并且可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易于回收分离。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磁性Fe3O4-壳聚糖微球,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磁学测量系统(MPMS)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反硝化菌和铁还原菌分别固定于自制微球表面制得磁性生物微球,通过静态实验研究磁性生物微球还原吸收液的特性,并构建两级生物还原耦合化学吸收脱除NO的集成工艺,考察各运行参数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得到磁性Fe3O4-壳聚糖微球,其d(0.1)、d(0.5)和d(0.9)分别为4.24、79.65和113.81μm,比表面积为79.47m2/g;XRD测试表明微球中的磁性物质是Fe3O4,且为反式尖晶石结构;热重分析表明微球中的Fe3O4含量约为45%;磁学测量得到其饱和磁化强度为20.0emu/g,矫顽力和剩磁都几乎为0,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SEM分析可看出反硝化菌和铁还原菌被大量吸附固定在磁性Fe3O4-壳聚糖微球表面。静态还原特性实验表明,固定化反硝化菌的还原性能略低于游离反硝化菌,耐温性和耐酸性未产生明显改变;SO32-对反硝化菌还原Fe(II)EDTA-NO2-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S2-对反硝化菌还原Fe(II)EDTA-NO2-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考察浓度范围内,磁性固定化反硝化菌还原Fe(II)EDTA-NO2-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2123h-1。固定化铁还原菌的还原性能高于游离铁还原菌;无论是采用磁性固定化铁还原菌还是游离铁还原菌,低浓度的NO2-和NO3-对Fe(III)EDTA-的还原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而高浓度时均表现出抑制作用;SO32-对Fe(III)EDTA-的还原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SO3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添加S2-的情况下,Fe(III)EDTA-的还原是生物还原和化学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考察的浓度范围内,Fe(III)EDTA-的微生物还原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磁性固定化铁还原菌和游离铁还原菌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1494h-1和0.0905h-1。通过集成工艺实验确定了工艺运行的基本条件:流化床液体上升流速为156mL/min,模拟烟气进气流速为1.0L/min,NO进气浓度为360mg/m3、O2含量为5.0%、SO2浓度为2500mg/m3、CO2含量为15.0%、电流强度为3A。当烟气中含有O2和SO2时,NO的去除效果有所下降,而CO2的存在对脱除烟气中的NO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稳态运行的条件下增大进气量、增加进气中的O2含量和NO的浓度都会使NO的去除率降低。连续运行10天,系统对NO的去除率都能维持在80%以上。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1-31页
    1.1 固定源 NO_x控制技术第11-13页
        1.1.1 源控制技术第11-12页
        1.1.2 后处理技术第12-13页
    1.2 BioDeNO_x技术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络合吸收方面的研究第14页
        1.2.2 生物还原方面的研究第14-16页
        1.2.3 BioDeNO_x工艺研究第16-17页
    1.3 磁性固定化技术第17-21页
        1.3.1 磁性载体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1.3.2 磁性固定化方法第19-21页
        1.3.3 磁性固定化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第21页
    1.4 磁性稳态流化床技术第21-23页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3-24页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1页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方法第31-47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1-34页
        2.1.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第31-32页
        2.1.2 Fe(II)EDTA-NO~(2-)和 Fe(III)EDTA-的制备第32-33页
        2.1.3 反硝化菌和铁还原菌的培养和驯化第33-34页
    2.2 磁性 Fe_3O_4-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和表征第34-38页
        2.2.1 磁性 Fe_3O_4-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第34页
        2.2.2 磁性 Fe_3O_4-壳聚糖微球的表征第34-38页
    2.3 磁性生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8-40页
        2.3.1 磁性生物微球的制备第38页
        2.3.2 SEM 分析第38页
        2.3.3 磁性生物微球还原性能测定第38-39页
        2.3.4 磁性生物微球的耐温性和耐酸性第39页
        2.3.5 吸收液中共存离子对磁性生物微球的影响第39页
        2.3.6 磁性生物微球的稳定性第39-40页
    2.4 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系统耦合化学吸收脱除 NO 工艺实验第40-41页
        2.4.1 工艺运行参数的确定第41页
        2.4.2 工艺的连续运行第41页
    2.5 分析测试方法第41-45页
        2.5.1 Fe(II)EDTA-NO~(2-)络合物浓度的测定第41-43页
        2.5.2 Fe(III)EDTA-络合物浓度的测定第43页
        2.5.3 细菌浓度的测定第43-44页
        2.5.4 气体浓度的测定第44页
        2.5.5 液体流速的测定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第3章 磁性 Fe_3O_4-壳聚糖微球固定化反硝化菌的性能研究第47-61页
    3.1 SEM 分析第47-48页
    3.2 磁性固定化反硝化菌和游离反硝化菌还原 Fe(II)EDTA-NO~(2-)性能比较第48-49页
    3.3 磁性固定化反硝化菌耐温性和耐酸性的考察第49-52页
        3.3.1 温度对磁性固定化反硝化菌还原 Fe(II)EDTA-NO~(2-)的影响第49-50页
        3.3.2 pH 对磁性固定化反硝化菌还原 Fe(II)EDTA-NO~(2-)的影响第50-52页
    3.4 吸收液中共存离子的影响第52-56页
        3.4.1 SO_3~(2-)对反硝化菌还原 Fe(II)EDTA-NO~(2-)的影响第52-53页
        3.4.2 S~(2-)对反硝化菌还原 Fe(II)EDTA-NO~(2-)的影响第53-55页
        3.4.3 S~(2-)对磁性固定化反硝化菌还原 Fe(II)EDTA-NO~(2-)的抑制动力学第55-56页
    3.5 磁性固定化反硝化菌的重复使用性第56-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第4章 磁性 Fe_3O_4-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铁还原菌的性能研究第61-75页
    4.1 SEM 分析第61-62页
    4.2 磁性固定化铁还原菌和游离铁还原菌还原 Fe(III)EDTA-性能比较第62-63页
    4.3 磁性固定化铁还原菌耐温性和耐酸性的考察第63-65页
        4.3.1 温度对磁性固定化铁还原菌还原 Fe(III)EDTA-的影响第63-64页
        4.3.2 pH 对固定化铁还原菌还原 Fe(III)EDTA-的影响第64-65页
    4.4 吸收液中共存离子的影响第65-69页
        4.4.1 NO_2~-和 NO_3~-对铁还原菌还原 Fe(III)EDTA~-的影响第65-67页
        4.4.2 SO_3~(2-)对铁还原菌还原 Fe(III)EDTA~-的影响第67-68页
        4.4.3 S~(2-)对铁还原菌还原 Fe(III)EDTA~-的影响第68-69页
    4.5 磁性固定化铁还原菌的重复使用性第69页
    4.6 铁还原菌还原 Fe(III)EDTA-的动力学分析第69-71页
    4.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第5章 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耦合化学吸收脱除 NO 的工艺研究第75-89页
    5.1 工艺系统中外加磁场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第75-77页
    5.2 工艺运行基本参数的确定第77-81页
    5.3 稳态条件下的工艺运行第81-86页
        5.3.1 入口气体流量对 NO 脱除率的影响第81-82页
        5.3.2 入口 O_2浓度对 NO 脱除率的影响第82-84页
        5.3.3 入口气体 NO 浓度对 NO 去除率的影响第84-85页
        5.3.4 工艺连续运行第85-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9-93页
    6.1 结论第89-90页
    6.2 创新点第90页
    6.3 建议第90-93页
致谢第93-9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378835,这篇论文共9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8.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