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机制的影响--基于知识转移过程的分析

文化差异论文 跨国技术联盟论文 知识转移机制论文 过程分析论文
论文详情
跨国技术联盟作为当今国际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的一种崭新模式,越来越被学者们所关注。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因素所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跨国组建联盟来获得所需的业务技术、市场信息、管理经验等知识要素,并在联盟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但是有数据表明,许多跨国联盟组织的运行并不顺利,联盟组织的目标无法完成。很多学者都把跨国联盟失败的原因归结到文化差异,指出文化差异是阻碍联盟内知识转移的障碍。跨国技术联盟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是跨国技术联盟与一般技术联盟差别的主要之处。它体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联盟成员所具备或体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工作态度、责任体现、沟通方式等。研究这种不一致作用到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对知识转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提高跨国组建技术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效率,对指导实际联盟管理和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差异作为跨国组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现有关于跨国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将文化差异视作一个情景变量,较少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同时,现有研究也较多把文化差异视作阻碍知识转移的障碍。本文以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过程为切入点,分析文化差异在知识转移不同阶段的作用机理,以重新审视文化差异在跨国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作用。首先,在对联盟组织中知识转移过程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文化差异背景下联盟知识转移过程的分析框架,发现文化差异作为一个环境因素,会对跨国组织知识转移的整个传递及吸收过程进行随时随地地影响。其次,通过对组建动因和联盟组织特征的分析,针对跨国技术联盟的特殊性剥离出其与一般技术联盟之间的特别之处——文化差异,并对这一关键因素进行了剖析。从国家文化和企业组织文化两个维度分析文化差异,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企业组织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并得出跨国技术联盟组织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国家文化的结论。然后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在文化差异情景之下分析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机理,即建立一个跨国技术联盟中文化差异因素影响知识转移机理的模型,并进行不同情境下的推理验证。第三,从系统动力学视角研究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的过程,考察了文化差异在知识转移不同阶段对知识转移绩效体现出来的不同影响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不同阶段的文化差异影响作用机理,这些阶段分为知识转移发生过程、知识转移的传导过程和知识转移吸收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过程的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Vensim PLE软件的支持下对模型进行了系统的仿真模拟,得到以下结论:文化差异在知识转移发生阶段可以视作资源或动力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在知识传导阶段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会加大对转移机制的投资和建设以提高知识转移量、在吸收阶段文化差异对知识吸收的影响较小且还可能阻碍知识的吸收。在实证研究中,以一中国企业与国外外国公司组建的技术联盟为例,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该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三个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以验证理论研究得出结论的合理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33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22页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1-14页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2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22-29页
        1.2.1 跨国技术联盟和组建动因研究第22-24页
        1.2.2 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4-26页
        1.2.3 文化差异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第26-28页
        1.2.4 国内外研究的局限及本研究的必要性第28-29页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第29-31页
        1.3.1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3.2 研究框架第30-31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31-33页
2 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及过程的理论分析第33-45页
    2.1 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第33-35页
        2.1.1 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动因第33-34页
        2.1.2 知识转移的类型第34-35页
    2.2 联盟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第35-39页
        2.2.1 知识转移五阶段模式第35-36页
        2.2.2 组织内部最佳实践转移第36-37页
        2.2.3 国内学者对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的研究第37-38页
        2.2.4 知识转移过程模式研究小结第38-39页
    2.3 技术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分析第39-43页
        2.3.1 知识转移与知识转移效果的界定第39-40页
        2.3.2 联盟内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第40-42页
        2.3.3 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途径框架第42-43页
    2.4 小结第43-45页
3 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识别第45-62页
    3.1 跨国技术联盟的特征及动因第45-47页
        3.1.1 跨国技术联盟的特征:非对称性第45-46页
        3.1.2 跨国技术联盟组建动因:以中外厂商技术联盟为例第46-47页
    3.2 跨国联盟中文化差异因素剖析第47-52页
        3.2.1 国家文化距离第47-50页
        3.2.2 组织文化距离第50-51页
        3.2.3 跨国组织中文化距离的量化研究第51-52页
    3.3 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第52-57页
        3.3.1 知识转移双方文化距离第53-55页
        3.3.2 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第55-56页
        3.3.3 知识接收方吸收能力第56页
        3.3.4 知识转移机制第56-57页
    3.4 文化差异影响知识转移的推导第57-62页
        3.4.1 文化差异影响知识转移的基本模型第57-58页
        3.4.2 对模型假设的检验第58-61页
        3.4.3 小结第61-62页
4 文化差异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第62-88页
    4.1 文化差异影响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第62-69页
        4.1.1 知识转移发生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第62-65页
        4.1.2 知识转移传导过程动力学分析第65-67页
        4.1.3 知识转移吸收过程动力学分析第67-69页
    Abstract第69-74页
        4.2.1 物理场与知识转移场第69-70页
        4.2.2 知识转移双方转移动力模型第70-72页
        4.2.3 知识转移发生状态建模分析第72-73页
        4.2.4 模型的管理解释与政策建议第73-74页
    4.3 知识传导机制建模与仿真第74-81页
        4.3.1 知识传导机制模型的构建第75-77页
        4.3.2 有效性检验第77-79页
        4.3.3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79-81页
    4.4 知识吸收机制建模与仿真第81-88页
        4.4.1 知识吸收机制模型构建第81-83页
        4.4.2 有效性检验第83-85页
        4.4.3 仿真与结果分析第85-88页
5 文化差异影响知识转移及案例分析第88-103页
    5.1 文化差异影响下知识转移建模与仿真第88-97页
        5.1.1 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第89-92页
        5.1.2 不同文化差异影响知识转移仿真及分析第92-95页
        5.1.3 文化差异随联盟组织变动的仿真及分析第95-97页
        5.1.4 结论以及讨论第97页
    5.2 文化差异影响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过程的案例分析第97-102页
        5.2.1 文化差异作为资源和动力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第99-100页
        5.2.2 文化差异促进跨国技术联盟知识传导第100-101页
        5.2.3 文化差异在跨国技术联盟知识吸收阶段的影响第101-102页
    5.3 小结第102-103页
6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第103-106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6.2 政策建议第104-105页
        6.2.1 加强联盟协调的制度环境建设第104页
        6.2.2 增强组织交流的沟通平台建设第104页
        6.2.3 支持成员学习的激励机制建设第104-105页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作者简介第114-11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7533,这篇论文共11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4.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