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致病基因的筛查及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

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论文 PAX9论文 MSX1论文 AXIN2论文 EDA论文
论文详情
先天缺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仅仅表现为牙齿数目的缺失。正常人中约20%的个体有智齿缺失,其余牙缺失约在3%-10%之间,以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侧切牙多见,第一和第二恒磨牙缺失少见。研究发现,在牙发育期环境因素,如创伤、感染、大剂量放疗、化疗等可引起缺牙,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缺牙与遗传有关。其遗传模式以常染色体显性为主,而常染色体隐性和X-连锁遗传方式及散发病例均有报道。缺牙按缺失数目可分为少数牙缺失(少于6颗)和多数牙缺失(6颗和6颗以上),极端缺牙表现为全口无牙。按临床表型可分为非综合征型缺牙和伴其他体征的综合征型缺牙,其中非综合征型缺牙较常见,且有明显遗传异质性。迄今为止,有证据表明家族遗传或部分散发的非综合型先天缺牙与MSX1、PAX9、AXIN2和EDA等基因的突变有关。我国是多民族人口大国,和其它国家相比有不可比拟的遗传资源优势,但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对中国人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致病基因的定位较少,且分子遗传学病因研究报道并也多见,而国外学者对中国人群中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研究报道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深入实行,具有研究意义的大型先天缺牙病家系越来越少,因此在现阶段开展先天缺牙家系的收集和保护工作,对先天缺牙疾病机制的研究以及人类牙齿发育研究等课题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中国人群先天缺牙家系的收集和保护。对参与调查的家系,调查前每位成员均做到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未满14岁的儿童由其监护人代理。整个研究已通过武汉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对各家系成员进行全身健康状况及口腔专科检查,了解相应病史及疾病在各家系中的遗传特征,对受累成员年龄、性别、临床表现、X线特点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绘制完整的家系图谱,明确可能的遗传方式。对家系中的病人及家系中直系亲属,每人采集外周静脉血两份,一份为EDTA抗凝,后用改良盐析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20℃保存;一份为肝素钠抗凝,用于淋巴细胞建系,建系成功后液氮冻存,并由专人保管。本研究共收集到8个多代家系,均为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其中一个家系部分患者还伴发有单侧唇裂。对这8个家系的遗传特点和表型分析后,先对4个候选基因进行突变位点的筛查,并在其中三个家系中分别发现了三处新的突变:两个错义突变L27P和I29T,均位于PAX9的成对结构域;一个无义突变Q189X,位于MSX1的同源异形盒结构域。这三个突变在正常人群对照中均无出现。对PAX蛋白的同源性分析和结构预测提示突变可能影响蛋白功能。通过体外定点诱变技术获得突变质粒;将野生型与突变质粒瞬时转染细胞系;对于PAX9突变的功能研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对突变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突变未改变PAX9在细胞中的定位,凝胶迁移实验和萤光素酶分析表明突变的PAX9蛋白失去了与特定DNA序列结合的能力,同时也丧失了激活下游BMP4的能力。对于MSX1突变的功能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表明突变MSX1在mRNA表达水平上显著降低。我们的发现扩大了遗传性先天缺牙PAX9和MSX1基因的突变谱,通过功能分析我们认为PAX9和MSX1的这三个突变分别是造成相应家系中缺牙的原因。第一部分先天缺牙家系调查和样本收集目的:主要收集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家系,对家系成员作详细的调查和遗传特点分析,观察是否存在新的疾病表型。保存人类遗传资源,绘制完整的家系图谱,明确可能的遗传方式,为开展进一步的致病基因突变分析及功能研究等工作打下基础。材料和方法:通过先证者法我们现已收集8个多代无血缘关系的先天缺牙家系。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对上述家系成员作详细的家系调查、口腔专科检查和样本采集。结果:8个家系均为中国人汉族家系,其中家系3除单纯缺牙的表型外,部分患者还伴有先天性唇裂。其它7个家系均为非综合征先天缺牙,主要累及恒牙列,无拔牙或其他导致牙齿脱落的病史,排除患者母亲妊娠期患病服药史,检查指(趾)甲,毛发,汗腺及身体其他系统均无异常。先天缺牙的表现度在不同家系及同一家系的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患者的缺牙牙位和缺牙数目不同。结论:8个家系中,除家系6不排除X连锁遗传外,其它家系均可确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第二部分先天缺牙患者候选基因突变的检测目的:以收集到的8个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家系患者进行候选基因MSX1、PAX9、 AXIN2和EDA的筛查,分析存在的突变类型。材料和方法:用改良盐析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并将相应淋巴细胞建立细胞系永久保存;应用Primer-blast设计针对MSX1、PAX9、AXIN2和EDA四个基因的引物,对家系患者进行候选基因PCR后直接测序,寻找突变位点,分析存在的突变类型,相应氨基酸变化、疾病基因型与表型的相互关系,确定是否存在突变热区。结果:分别在三个无血缘关系的家系中发现了三处新的突变:两个错义突变L27P和I29T,均位于PAX9的成对结构域;一个无义突变Q189X,位于MSX1的同源异形盒结构域。这三个突变在正常人群对照中均无出现。其余5个家系的候选基因筛查均未发现可疑突变位点。结论:这三个突变扩大了PAX9和MSX1的突变谱,且突变均位于相应基因的重要结构域,为下一步进行突变与疾病的关联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PAX9和MSX1突变的功能分析目的:对以上三个突变进行功能研究,分析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材料和方法:通过体外定点诱变技术获得突变质粒pCMV6-L27PPAX9-MycDdk、 pCMV6-I29TPAX9-MycDdk和pCMV6-Q189X-MSX1;将野生型与突变质粒瞬时转染细胞系;对于PAX9突变的功能研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对突变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凝胶迁移实验检测突变蛋白与特定DNA的结合能力;通过双萤光素酶分析检测突变蛋白调控下游BMP4的能力。对于MSX1突变的功能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直接检测突变MSX1在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对PAX蛋白的同源性分析和结构预测提示突变可能影响蛋白功能。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突变未改变PAX9在细胞中的定位,凝胶迁移实验和萤光素酶分析表明突变的PAX9蛋白失去了与特定DNA序列结合的能力,同时也丧失了激活下游BMP4的能力。MSX1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产生,通过实时定量PCR表明突变MSX1在mRNA表达水平上显著降低。结论:PAX9和MSX1的这三个突变分别是造成相应家系中缺牙的原因
縮略词表第6-8页
二十种氨基酸中英文名称及縮写第8-9页
中文摘要第9-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引言第17-22页
综述第22-32页
实验部分第32-91页
    第一部分 先天缺牙家系调查和样本收集第33-51页
    第二部分 先天缺牙患者候选基因突变的检测第51-68页
    第三部分 PAX9和MSX1突变的功能分析第68-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2页
发表文章第102-108页
个人简历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8733,这篇论文共11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