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对NY3菌产鼠李糖脂特性的影响及鼠李糖脂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铜绿假胞单菌NY3论文 单/双糖鼠李糖脂论文 发酵碳源论文 碱水解论文
论文详情
鼠李糖脂(Rhamnolipid)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化学表面活性剂的诸多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其可破乳、驱油,并能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同时由于其安全无毒,不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针对鼠李糖脂的研究一直十分火热。前期研究中对Rha产量关注较多,而鼠李糖脂发酵碳源种类较多,研究报道鲜少有关于发酵碳源种类对所产Rha的组成、结构、性能的影响作用。本论文就此展开研究工作,对于定向控制发酵Rha产品的性能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实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NY3为供试菌株,研究发酵碳源对所产Rha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索了碱性水解法预处理油脂类碳源以提高Rha产量的可行性。获得以下成果:(1)发酵碳源能影响NY3菌分泌Rha的产量、结构、组成及其性能。油脂类作碳源时,NY3菌发酵Rha的产量较高,其中菜籽油发酵产Rha的产量最大,发酵橄榄油所产Rha中双糖比例最高能达到70.51%。油酸和亚油酸作碳源时,Rha化合物中双糖脂含量高,其比例可分别达82.74%和87.25%。而发酵油酸所产Rha中主要双糖脂为含5-8个碳原子的短酯链糖脂,发酵亚油酸所产Rha中则主要双糖脂为含8-12个碳原子的酯链糖脂,酯链较长。相反,十六酸作碳源时所产Rha化合物中单糖脂比例可达约80%,其中酯链所含碳原子可达10-16个。NY3菌所产Rha化合物中,双糖脂比例高时,其乳化性能更好,所形成的乳液稳定,且CMC较低。(2)用碱水解法预处理油脂类碳源,能提高Rha的产量。碱水解橄榄油、地沟油和菜籽油分别为12h、6h和24h时,Rha产量均可达到最大。与未水解预处理碳源相比,水解水中油脂类碳源可使Rha最大产量分别提高88.2%、111.5%、45.2%。但水解碳源并未明显改变Rha的中鼠李糖脂组分种类,仅改变各组分之间的比例。(3)利用固体菌剂、NY3液体菌剂和FF液体菌剂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时,Rha对三种菌剂降解土壤中石油烃均有促进作用。室外自然实验条件下,以橄榄油为碳源所产Rha对3种菌降解C11~C28烷烃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且在三个降解体系中,土壤中所含的8种多环芳烃均能不同程度被降解,三个降解体系中8种多环芳烃的平均总去除率分别为41.7%、45.8%和38.0%。实验室条件下处理石化企业含油污泥时,与单糖脂为主的Rha相比,双糖脂含量高的Rha对NY3菌降解油泥中各类烃效率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NY3菌发酵所产的Rha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环境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第9-11页
        1.1.1 环境中石油烃类的污染现状第9页
        1.1.2 环境中石油烃类污染物质的来源第9-10页
        1.1.3 环境中石油烃类物质的危害第10-11页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第11-12页
        1.2.2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第12-13页
        1.2.3 影响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率的因素第13-14页
    1.3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第14-17页
        1.3.1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应用中的优势第14-15页
        1.3.2 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结构和性能第15-16页
        1.3.3 培养和营养条件对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特性的影响第16-17页
    1.4 鼠李糖脂在微生物降解烃过程中的作用第17-19页
        1.4.1 鼠李糖脂对石油烃类有机物的增溶作用第17-18页
        1.4.2 烃降解过程中鼠李糖脂的促进作用第18页
        1.4.3 鼠李糖脂的组成在烃降解中促进作用的差异性分析第18-19页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9-20页
        1.5.1 研究目的、意义第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碳源对NY3菌所产Rha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第20-3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2.1.1 实验材料第20-22页
        2.1.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4-33页
        2.2.1 发酵碳源种类对NY3菌合成Rha产量的影响第24-25页
        2.2.2 发酵碳源种类对NY3菌所产Rha组分及结构的影响第25-30页
        2.2.3 发酵碳源所产Rha的表面性能分析第30-33页
    2.3 小结第33-35页
3 碳源碱性水解对NY3菌产Rha的影响第35-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3.1.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3.1.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3.2.1 碱性水解后碳源对NY3菌发酵Rha产量的影响第37页
        3.2.2 碳源碱式水解时间与酸值的关系第37-38页
        3.2.3 碳源碱性水解所产Rha的结构组成第38-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4 Rha对NY3菌降解石油烃的促进作用第41-6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7页
        4.1.1 实验材料第41-42页
        4.1.2 实验方法第42-4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7-60页
        4.2.1 含油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石油组分分析第47-49页
        4.2.2 自然条件下Rha对菌剂修复油污染土壤效率的影响作用第49-59页
        4.2.3 实验室条件下Rha对NY3降解含油污泥效率的作用第59-60页
    4.3 小结第60-61页
5 结论与建议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建议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7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3553833,这篇论文共7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1.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