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论文 糖皮质激素类论文 骨坏死论文 动物模型细胞凋亡论文 股骨头坏死论文 症候计分论
论文详情
实验一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诱导和观察目的:制作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观察骨形态结构在低剂量脂多糖联合激素作用下的病理改变,从而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采用中国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采用小剂量LPS(6ug· kg-1,24h后重复给药一次)。在第2次注射后,立即臀肌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mg· kg-1,每次间隔24小时,共3次)。空白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于第4周和第8周各取6只实验兔行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后处死行大体、组织病理学和电镜观察,同时观察各期标本空骨陷窝率和髓腔脂肪面积。结果:①造模组X线显示股骨头密度不均匀,出现点状及线状低密度影;CT扫描显示股骨头出现囊状透亮区;MRI扫描显示股骨头出现片状混杂信号影。空白组均未见异常改变。②造模组HE染色显示骨小梁萎缩、稀疏、连续性中断,骨髓组织脂肪变性,空骨陷窝增多。空骨陷窝率4、8周分别为(13.42±1.21)%及(28.32±2.73)%,分别高于空白组的(10.54±2.60)%及(10.41±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髓腔脂肪面积4、8周分别为(218.43±32.41)um2及(236.30±34.78)um2,分别高于空白组的(180.33±24.75)um2及(178.80±21.82)u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①两次低剂量脂多糖联合甲泼尼龙诱导兔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是可行的。②该动物模型骨坏死区域位出现骨小梁萎缩、稀疏、连续性中断,空骨陷窝增多及髓腔脂肪面积增加,同人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改变相类似。实验二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形态学及血清IGF-1的影响目的:从组织形态学和细胞因子水平,研究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骨组织形态学及血清工GF-1含量的影响,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及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2只中国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造模成功后分为4组。共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股骨头坏死愈胶囊高(0.46g· kg-1· d-1)中(0.35g· kg-1· d-1)、低(0.23g·kg-1·d-1)三剂量组。药物组给予不同剂量药液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清晨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各组于第2、4、8周末分批取材观察:①HE染色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②血清中IGF-1含量水平。③测定骨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④治疗后影像学改变。结果:①CT扫描显示低剂量组股骨头密度偶显不均匀,无明显囊性透亮区及斑块状低密度影。中、高剂量组关节面清晰,软骨下囊性变透亮区减小或消失。MRI扫描显示低剂量组股骨头在T,加权像、T2加权像及脂肪抑制像上均可见异常信号影轻微变细、变小。中、高剂量组各个加权像见信号均匀,片状或条带样信号混杂影明显减小和消失。②治疗后各时间相点,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各剂量组血清IGF-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8周后高、中剂量组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各时间相点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各剂量组骨形态计量学指标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治疗8周后,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小梁体积百分比和骨小梁厚度的增加有显著提高(P<0.05,P<0.01),骨小梁间隙有明显降低(P<0.01),各剂量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各时间相点,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各剂量组骨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有显著变化。治疗后8周,高、中剂量组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骨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细胞凋亡和坏死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胞凋亡是股骨头坏死的细胞学病理基础。②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能有效降低骨细胞凋亡水平、改善骨组织形态学结构和提高血清中IGF-1含量,进而刺激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骨细胞凋亡,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实验三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VEGF及受体FIt-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VEGF及受体F1t-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多层面阐明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激素相关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各组标本取自于实验二,于第2、4、8周末分批取材观察: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FIt-1蛋白表达情况,并行其平均染色面积百分比(%)和平均吸光度值(A)的分析。②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FIt-1mRNA表达情况,并行其平均灰度值(GL)分析。结果:①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能不同程度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F1t-1蛋白表达水平。治疗后8周,中药各剂量组染色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吸光度值随浓度呈正比递增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能不同程度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FIt-1mRNA表达水平。中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灰度值较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较中剂量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VEGF及Flt-1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减弱,说明激素抑制了其表达,妨碍了血管新生和骨重建。②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能上调早期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内VEGF和Flt-1的表达,促进股骨头组织微血管的修复,为骨修复提供重要条件。目的:客观评价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量化评分和治疗前后MRI检查,对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及股骨头坏死指数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量化计分在各时间相点逐渐降低。治疗后3月,治疗组总体量化计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关节疼痛、疲乏无力、肌肉痉挛单项量化计分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关节活动范围、步履情况和股骨头坏死指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愈胶囊能明显改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同时具有组方科学,疗效明显等特点,提示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拥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第9-10页
中文摘要第10-15页
ABSTRACT第15-21页
引言第22-24页
实验一 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诱导和观察第24-43页
    1. 实验材料第24页
        1.1 实验动物第24页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4页
    2. 实验方法第24-25页
        2.1 实验动物分组第25页
        2.2 实验动物造模第25页
    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第25-28页
        3.1 一般情况观察第26页
        3.2 影像学观察(X线、CT、MRI)第26页
        3.3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26-27页
        3.4 扫描电镜观察第27-28页
    4. 统计分析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1. 一般情况观察第29页
        2. 影像学观察第29-32页
            2.1 X线检查结果第29-30页
            2.2 CT扫描结果第30-31页
            2.3 MRI扫描结果第31-32页
        3.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32-36页
            3.1 大体标本所见第32-33页
            3.2 光镜观察结果第33-34页
            3.3 电镜观察结果第34-36页
    讨论第36-42页
        1. 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重要性第36页
        2. 股骨头坏死造模动物第36-37页
        3. 股骨头坏死造模方法第37-42页
    结论第42-43页
实验二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织形态学及血清IGF-1的影响第43-67页
    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1.1 实验动物第43页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3-44页
        1.3 实验药物制备及剂量换算第44页
            1.3.1 药物组成第44页
            1.3.2 药物制备第44页
            1.3.3 实验动物给药剂量换算第44页
    2. 实验方法第44-46页
        2.1 实验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第44-45页
        2.2 实验动物给药方法第45-46页
    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第46-49页
        3.1 一般情况观察第46页
        3.2 影像学观察(CT、MRI)第46页
        3.3 血清标本观察第46-48页
        3.4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48-49页
    4. 统计分析第49-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9页
        1. 一般情况观察第50页
        2. 影像学观察第50-52页
            2.1 CT扫描结果第50-51页
            2.2 MRI扫描结果第51-52页
        3. 各组实验兔血清IGF-1水平变化比较第52-53页
        4.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53-59页
            4.1 光镜观察结果第53-54页
            4.2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第54-56页
            4.3 骨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第56-59页
    讨论第59-66页
        1. 现代医学对骨细胞凋亡的认识第59-61页
        2. 细胞凋亡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第61-63页
        3. 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生物学特性第63-64页
        4. 股骨头坏死与IGF-1的联系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实验三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VEGF及受体Flt-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第67-87页
    1. 实验材料第67-68页
        1.1 实验动物、实验药物同实验二第67页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第67-68页
    2. 实验方法第68页
        2.1 实验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见实验一第68页
        2.2 实验动物给药方法标本取材见实验二第68页
    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第68-71页
    4. 统计分析第71-72页
    结果与分析第72-80页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表达第72-75页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蛋白及mRNA表达第75-80页
    讨论第80-86页
        1. VEGF及其受体结构与生物学特征第80-82页
        2. VEGF及受体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第82-86页
    结论第86-87页
临床部分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的观察研究第87-117页
    1. 临床研究试验设计依据第87页
    2. 研究目的第87页
    3. 病例来源第87页
    4. 病例选择标准第87-89页
        4.1 诊断标准第87-88页
            4.1.1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第87页
            4.1.2 西医诊断标准第87-88页
            4.1.3 分期标准第88页
        4.2 病例纳入标准第88-89页
        4.3 病例排除标准第89页
        4.4 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标准第89页
        4.5 病例的脱落及处理第89页
    5. 临床试验方案第89-94页
        5.1 病例分组第89-90页
        5.2 一般资料第90-91页
            5.2.1 两组病例完成情况第90页
            5.2.2 入选病例均衡性分析第90-91页
        5.3 研究方法第91-92页
            5.3.1 试验药物及给药方式第91-92页
            5.3.2 服药疗程及各观察时间相点第92页
            5.3.3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第92页
        5.4 观察项目第92-94页
            5.4.1 一般指标第92页
            5.4.2 安全性指标第92页
            5.4.3 疗效性指标第92-94页
    6. 统计学处理第94-95页
    结果与分析第95-100页
        1. 两组用药前、后单一症候量化评分比较第95-98页
            1.1 两组用药前、后关节疼痛量化评分比较第95页
            1.2 两组用药前、后关节活动范围量化评分比较第95-96页
            1.3 两组用药前、后患肢步履情况量化评分比较第96-97页
            1.4 两组用药前、后患髋疲乏无力量化评分比较第97页
            1.5 两组用药前、后肌肉痉挛量化评分比较第97-98页
        2. 两组用药前、后总体征候量化评分比较第98-99页
        3. 两组用药前、后总体征候疗效比较第99页
        4. 两组用药前、后股骨头坏死指数比较第99-100页
    讨论第100-116页
        1. 现代医学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认识第100-108页
            1.1 现代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00-104页
            1.2 现代医学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的认识第104-108页
                1.2.1 非手术治疗第104-105页
                1.2.2 手术治疗第105-108页
        2. 中医学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认识第108-112页
            2.1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08-110页
            2.2 中医学对本病辩证、治疗的认识第110-112页
        3.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理阐述第112-114页
            3.1 选题思路和研究意义及导师学术思想第112-113页
            3.2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组方原理第113-114页
        4. 股骨头坏死愈胶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评价第114-115页
        5. 本课题不足之处和展望第115-116页
    结论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3页
附录一 综述第123-132页
    参考文献第130-132页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2-133页
附录三 症状、体征指标分级量化表第133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9632,这篇论文共133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9.9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6.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