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研究

当代大学生论文 理想观论文 现状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的研究坚持以理论为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以理想观教育为目的。以理论为依据,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理论为科学依据,指导当代大学生理想观教育基本思路的拟定;以实践为基础,就是以具体的社会调查资料结论作为拟定理想观教育基本思路的基础;以教育为目的,就是最终根据具体的社会调查资料结论指定具体的大学生理想观教育基本思路。本文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的研究着重考察中西方理想观的历史发展、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观、展示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现状、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若干因素、得出当代大学生理想观教育的基本思路。这不仅在理论层面有助于发现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的若干影响因素的情况,进一步推动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的研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且在实际层面上,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理想观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的研究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的:第一章,总结理想与理想观的有关概念等、梳理理想观相关研究历程,说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首先,总结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析的理想概念,介绍理想的功能;挖掘理想观概念与本质特征,分析理想观的结构系统。再次,梳理了自建国60周年以来,国内理想观相关研究所经历的四个阶段,理想观研究成果与存在问题以及当代西方理想观研究情况。最后,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理想观的历史考察。主要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理想观与道德理想观、西方社会理想观与道德理想观。中国古代社会理想观主要有“大同社会”社会理想观、天下太平的社会理想观、“兼相爱,交相利”社会理想观、“小国寡民”社会理想观以及“至德之世”社会理想观。中国古代道德理想观主要分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上善若水”道德理想观、“真人”道德理想观,以及“兼士”的道德理想观。西方的社会理想观分为正义之国、“新天新地”、理性共和国、社会契约国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西方道德理想观主要有“完人”、“上帝”、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的“不确定”道德理想观。从古今中外理想观的系统梳理中,得出人类历史上理想观发展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式的规律性的结论。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观。主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观、道德理想观、职业理想观和生活理想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观中的最高理想都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但是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理想观并使之更加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分为社会主义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道德理想观分为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在其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人、共产主义新人、“四有”新人、“四有”公民以及“八荣八耻”道德理想观。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观分为自由职业和满足国家阶级需要。马克思主义生活理想观是追求美好生活。第四章,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现状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大学生理想观:大学生们积极响应国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号召,重视社会理想,忽视个人理想。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生理想观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同学们对实现共产主义充满信心,一半左右同学理想是公私兼顾,小部分大学生只重视个人理想。而本文大学生理想观现状主要基于1997-2011年的调查数据和第一手文本资料,归纳出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特点、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整体情况,深入透析大学生理想观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观的情况:自我理想信念评价比较乐观,理想体现了报恩思想,理想缺乏方向性、远大性和坚定性。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观是比较坚定走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的,在谈到个人理想的同时能兼顾社会理想,但是社会理想观面临模糊、片面、矛盾的问题,也存在共产主义信仰缺乏的情况。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观淡化,只有部分同学提到追求美好品德。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观比较务实,并且与兴趣专业有关。当代大学生生活理想观比较重视生活理想,追求幸福快乐生活。第五章,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若干因素分析。本章研究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外在因素环境、教育和内在因素动力系统、信念等。首先运用LISREL8.7构建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模型表明:当代大学生理想观与高校教育、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高校环境、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存在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高校环境、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理想观会产生直接影响,或通过高校教育这个中介因素对大学生理想观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理想观的间接影响最大,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理想观影响也较大,环境因素中国内环境对大学生理想观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环境等,高校环境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然后,运用LISREL8.7构建动力系统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影响模型、动力系统及信念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影响模型,模型表明:内在动力对大学生理想观的形成起到正面影响;大学生社会信念对大学生理想观的形成也起到积极正面影响;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对社会理想的形成也有正面的影响。最后,运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进行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影响因素个案质性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理想观形成起到启迪作用,教育因素对大学生的理想观形成起到直接作用,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起到动力作用。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负面因素分析主要包括环境的负面影响,教育的相对滞后,大学生自身不成熟。第六章,当代大学生理想观教育基本思路。根据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现状、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若干因素分析以及当代大学生理想观负面影响因素的反思,笔者拟出当代大学生理想观教育的初步对策,这个对策有的放矢:第一,优化大学生理想观教育环境,包括优化国内环境、高校文化环境、高校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第二,遵循大学生理想观教育原则:坚持主体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坚持长期性和近期性的统一,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坚持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第三,改进大学生理想观教育路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是重要渠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言传身教结合,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结合以及与社会实践结合。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9页
    1.1 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研究的意义第14-16页
        1.1.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课题第14-15页
        1.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题第15页
        1.1.3 理想观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第15-16页
        1.1.4 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突出课题第16页
    1.2 理想与理想观概述第16-24页
        1.2.1 理想概念解读与功能第16-19页
        1.2.2 理想观概念与本质特征第19-21页
        1.2.3 理想观结构系统第21-24页
    1.3 理想观相关研究及其评析第24-34页
        1.3.1 1949-1977 起步时期第25页
        1.3.2 1978—1990 探索时期第25-27页
        1.3.3 1991-2003 全面展开时期第27-29页
        1.3.4 2004 至今系统建设时期第29-31页
        1.3.5 理想观相关研究成果与问题第31-33页
        1.3.6 当代西方理想观相关研究情况第33-34页
    1.4 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第34-39页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34页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34-36页
        1.4.3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36-39页
第二章 理想观历史考察第39-59页
    2.1 中国古代社会理想观主要内容第39-45页
        2.1.1 “大同社会”社会理想观第39-40页
        2.1.2 天下太平的社会理想观第40-41页
        2.1.3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观第41-43页
        2.1.4 “小国寡民”社会理想观第43-44页
        2.1.5 “至德之世”社会理想观第44-45页
        2.1.6 中国古代社会理想观特点第45页
    2.2 中国古代道德理想观主要内容第45-51页
        2.2.1 “圣人”道德理想观第45-46页
        2.2.2 “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理想观第46-48页
        2.2.3 “上善若水”道德理想观第48页
        2.2.4 “真人”道德理想观第48-50页
        2.2.5 “兼士”道德理想观第50-51页
        2.2.6 中国古代道德理想观特点第51页
    2.3 西方社会理想观主要内容第51-56页
        2.3.1 正义之国社会理想观第51-52页
        2.3.2 “新天新地”社会理想观第52-53页
        2.3.3 理性共和国社会理想观第53-54页
        2.3.4 社会契约社会理想观第54-55页
        2.3.5 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第55页
        2.3.6 西方社会理想观特点第55-56页
    2.4 西方道德理想观主要内容第56-59页
        2.4.1 “完人”道德理想观第56页
        2.4.2 “上帝”道德理想观第56-57页
        2.4.3 资产阶级道德理想观第57-58页
        2.4.4 空想社会主义道德理想观第58页
        2.4.5 “不确定”道德理想观第58页
        2.4.6 西方道德理想观特点第58-59页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观第59-76页
    3.1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观第59-66页
        3.1.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59-63页
        3.1.2 社会主义理想第63-64页
        3.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64-66页
    3.2 马克思主义个人理想观第66-76页
        3.2.1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想观第66-69页
        3.2.2 马克思主义职业理想观第69-72页
        3.2.3 马克思主义生活理想观第72-76页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现状第76-103页
    4.1 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观第78-81页
        4.1.1 共产主义信仰缺乏第78-79页
        4.1.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第79-80页
        4.1.3 社会理想兼顾个人理想第80页
        4.1.4 社会理想观模糊、片面、矛盾第80-81页
    4.2 当代大学生个人理想观第81-89页
        4.2.1 道德理想淡化第81-82页
        4.2.2 职业理想观务实且与兴趣专业有关第82-87页
        4.2.3 生活理想观追求幸福快乐第87-89页
    4.3 当代大学生理想观特点第89-103页
        4.3.1 自我理想信念评价比较乐观第89-90页
        4.3.2 理想观体现报恩思想第90-91页
        4.3.3 理想缺乏方向性第91-98页
        4.3.4 理想缺乏坚定性第98-100页
        4.3.5 理想缺乏远大性第100-103页
第五章 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若干因素分析第103-136页
    5.1 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第103-122页
        5.1.1 环境、教育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影响模型第103-115页
        5.1.2 动力系统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影响模型第115-118页
        5.1.3 动力系统及信念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影响模型第118-122页
    5.2 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影响因素个案质性分析第122-133页
        5.2.1 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启迪作用第122页
        5.2.2 教育因素对大学生理想观形成的直接作用第122-132页
        5.2.3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理想观形成的动力作用第132-133页
    5.3 影响当代大学生理想观形成负面因素反思第133-136页
        5.3.1 环境的负面影响第133-135页
        5.3.2 理想观教育的相对滞后第135页
        5.3.3 大学生自身不成熟第135-136页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理想观教育基本思路第136-149页
    6.1 优化大学生理想观教育环境第136-140页
        6.1.1 优化国内环境第136-137页
        6.1.2 优化高校文化环境第137-138页
        6.1.3 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第138-139页
        6.1.4 优化家庭环境第139-140页
    6.2 遵循大学生理想观教育原则第140-144页
        6.2.1 坚持主体性与针对性的统一第140-141页
        6.2.2 坚持长期性和近期性的统一第141-142页
        6.2.3 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第142-143页
        6.2.4 坚持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第143-144页
    6.3 改善大学生理想观教育途径第144-149页
        6.3.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是重要渠道第144-145页
        6.3.2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言传身教结合第145-146页
        6.3.3 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结合第146-147页
        6.3.4 与社会实践结合第147-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5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5-15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8031,这篇论文共15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6.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