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动机、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基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考察

应计盈余管理论文 真实盈余管理论文 盈余管理动机论文
论文详情
在盈余管理研究中,会计收益可以被分解为应计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因此,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来看,盈余管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后者被定义为公司管理者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或者控制交易具体发生时点所达成的盈余管理。这一类盈余管理由于涉及真实交易活动,通常会同时影响各期的报告盈余与现金流量。但是目前,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大多集中于应计盈余管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关注还较少。2007年1月1日,我国上市公司被要求强制采用与以原则为导向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自实施以来,国内关于新会计准则的强制采用是否能真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抑制盈余管理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众多研究者将盈余管理的研究与新会计准则联系起来,但所有这些研究都只关注于应计盈余管理,而忽略了真实盈余管理。而国外早就已经有学者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相结合起来,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普遍存在于公司实务之中,而且公司可能出于执行成本、监管压力、准则约束等原因,对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偏好,因此忽视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将是片面的。Cohen et al. (2008)的研究发现,安然事件之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实施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产生了明显影响,即更为严格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强制实施并未像众多学者所想象的那样乐观,而是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产生了影响,即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实施之后公司管理者管理盈余的手段发生了变化,由应计盈余管理转换为更为隐蔽,更不易计量的真实盈余管理。反观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会计准则改革,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下,这种以会计原则为导向的新会计准则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多职业判断的空间,对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变化也必会对公司的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由此,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中国企业新会计准则是否存在类似的效应?新准则之后公司管理者管理盈余的手段是否发生了类似变化,即由应计盈余管理转换为更为隐蔽,更不易计量的真实盈余管理?此外,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也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在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为了使研究内容更充实,更能反映问题的全貌,本文也检验了公司的五种盈余管理动机,即扭亏动机、保持微利动机、盈余平滑动机、大清洗动机、融资动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简而言之,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一是新会计准则强制实施对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二是公司的五种盈余管理动机在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机与公司盈余操纵行为的相关研究,以期全面掌握国内外关于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经验与理论依据。这一部分分两个部分:一是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文献,包括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反应、以及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二是盈余管理动机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文献。通过对上述文献的综述,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得到本文的研究思路。其后,本文将就我国上市公司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模型,分析我国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之后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征,选择适合研究的样本,并通过对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及盈余管理动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反思本文研究的不足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交待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等基本问题。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梳理国内外关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动机与公司盈余操纵行为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具体分三大部分,首先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综述,具体包括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反应以及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其次对盈余管理动机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最后,分析这些文献对本文的研究启示。第三章,实证研究设计。介绍本文实证部分的相关内容,包括实证思路,假设的提出,样本的选择方法,数据的来源,相关变量的界定和度量,及研究模型的构架。第四章,实证检验。将整理之后的样本数据代入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两个问题,一是强制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后,我国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总体特征及其所受的影响;二是公司的五种盈余管理动机(包括扭亏动机、保持微利动机、盈余平滑动机、大清洗动机、融资动机)在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归纳总结本章的研究结论。第五章,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测试。按照Cohen(2008)的做法,采用了比较常见盈余管理的公司为样本观测值,来检验前面所述真实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是否能捕获到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具有稳健性,本文还利用各相关回归变量的两端没有进行winsorize处理的数据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回归,发现结论不受影响。第六章,研究结论。结合前面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归纳本文的研究结论。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之后,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是:首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后,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空间增大了。同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总体变化幅度不明显。其中,应计盈余管理空间的扩大可能是由于会计稳健性的结果,真实盈余管理空间变化不大则可能是受成本、执行难度、监管压力等原因所致。其次,和以前研究文献的发现一样,公司存在几种主要的资本市场动机,即扭亏动机、避亏动机、大清洗动机、盈余平滑动机和融资动机,且这些动机均对公司的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影响。最后,公司为了能满足盈余管理的各种动机需求,会选择同时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来适当的调节报告利润。公司会在面临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时灵活地选择具体的盈余管理方式,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呈现一种协调互补的特殊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新会计准则强制实施改变了各盈余管理行为的执行成本,致使公司在面临管理盈余的需要时,结合成本来做出了综合的选择。本文的贡献在于,丰富补充国内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以期对后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引导和参考。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都只关注于应计盈余管理,而忽略了真实盈余管理。本文立足于国外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旨在同时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以及这两类盈余管理行为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的变化,以丰富我国盈余管理研究文献。本文的局限性在于,首先,本文的样本数据还不够丰富,只利用了2005年至2009年的上市公司数据。样本数的不足可能导致了在对比新准则前后的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趋势时,时间趋势不够明显。如果能将样本年度进一步扩大,应该能得到一个更为明确的时间变化趋势,从而为研究提供更稳健的结论。其次,本文在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方面大量的借鉴了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一直是阻碍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的一大难点。变量的计量方式是否能很好的捕获现实,是保证实证研究结果可靠性的一大前提。借鉴的国外研究模型是否能很好的应用到中国特殊的资本市场研究中来,还值得进一步商榷。这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导论第14-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问题、方法和内容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和本文结构安排第16-18页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8-19页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第19-37页
    2.1 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第19-29页
        2.1.1 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第19-20页
        2.1.2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第20-25页
        2.1.3 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第25-26页
        2.1.4 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反应第26-27页
        2.1.5 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第27-28页
        2.1.6 小结第28-29页
    2.2 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第29-37页
        2.2.1 资本市场动机第29-33页
        2.2.2 契约动机第33-35页
        2.2.3 政治成本动机第35-36页
        2.2.4 小结第36-37页
3. 实证研究设计第37-44页
    3.1 实证分析思路第37页
    3.2 研究问题及假设第37-38页
    3.3 样本选择第38-39页
    3.4 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第39-42页
    3.5 回归模型第42-44页
4. 实证检验第44-56页
    4.1 描述性统计第44-48页
    4.2 实证结果分析第48-54页
    4.3 小结第54-56页
5.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测试第56-60页
    5.1 进一步的分析第56-58页
    5.2 稳健性测试第58-60页
6. 结论与启示第60-62页
    6.1 本文结论第60-61页
    6.2 研究局限第61页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后记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179830,这篇论文共6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0.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