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研究

文明史理论论文 丹尼列夫斯基论文 《俄罗斯与欧洲》论文 文化历史类型理论论文 先驱论文
论文详情
文明史研究和以文明为视角对社会历史进行的研究逐步升温、愈发炽热,俨然已成为一门显学。因此,对文明史这一学科学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便成为极具价值又十分迫切的工作。这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其研究理论的形成与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并对各种理论流派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地位进行评估。文化形态学派是文明史研究中的重要理论流派,俄国学者丹尼列夫斯基率先提出了文化历史类型理论,故而成为了文明形态学派的始肇佣者。自《俄罗斯与欧洲》问世以来,这位史学巨擘便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其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蔚为壮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中国的史学研究者,虽然在材料方面不能与俄罗斯学者相比,但是我们可以滤去俄罗斯本国学者民族主义情绪而夸大丹尼列夫斯基思想的正面因素,也可以避免西方学者传统敌意;我们可以超越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家对丹尼列夫斯基过度的批判和迷恋,也可以纠正苏联时期对非革命主义阵线思想的简单批判,我们可以能够心平气和地、客观地看待丹尼列夫斯基思想体系。在远端,反而更加透彻清晰。本文研究将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力图克服以往丹尼列夫斯基研究中的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偏差,更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丹尼列夫斯基思想体系。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多视角、多因素、多层次地对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进行探求。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采用比较、归纳、演绎等具体研究方法,对丹尼列夫斯基思想体系进行全方位考察,从而进一步丰富、深化国内学界对丹尼列夫斯基研究的认识与把握。本文主要采取史论结合的方式来阐释丹尼列夫斯基思想体系,兼及丹尼列夫斯基学说的影响,共包括引言、六章、结语共计八个部分,简述如下:第一章“时代、史学、丹尼列夫斯基”,将丹尼列夫斯基置于19世纪的欧洲及俄罗斯的整个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来考察,并结合丹尼列夫斯基的生平和著作,突出丹尼列夫斯基对历史和时代的认识是一个流变的发展过程,也为下文进一步深入分析丹尼列夫斯基思想体系作必要的铺垫。第二章“《俄罗斯与欧洲》及文化历史类型创建”,主要阐释丹尼列夫斯基最为人所知的文化历史类型理论以及《俄罗斯与欧洲》的创建。文中对丹尼列夫斯基思想的这一重要层面作以系统的理论分析,对文化历史类型产生的前提、内容、运动发展规律以及丹尼列夫斯基与索洛维约夫的争论逐一阐释。第三章“丹尼列夫斯基社会政治观”,主要阐释丹尼列夫斯基关于丹尼列夫斯基理解的俄罗斯和西方以及丹尼列夫斯基对东方问题诠释、欧化的反思以及泛斯拉夫联盟的构建。通过以上逐一分析,进一步挖掘丹尼列夫斯基内心世界,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丹尼列夫斯基。第四至第六章“俄罗斯思想源流中的丹尼列夫斯基、文明史系谱中的丹尼列夫斯基、地缘政治思想体系中的丹尼列夫斯基”,主要阐释了丹尼列夫斯基在俄罗斯思想、文明史、地缘政治思想中的地位,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丹尼列夫斯基学说的广泛影响。文中的结语部分对丹尼列夫斯基贡献做以总结,突显丹尼列夫斯基《俄罗斯与欧洲》及文化历史类型理论在世界史学界以及俄罗斯史学界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引言第11-29页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第11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1-21页
        (一) 帝俄时期(1885——1917)的研究第12-15页
        (二) 苏联时期(1917-1991)的研究第15-16页
        (三) 后苏联时期(1991——至今)的研究第16-21页
    三、国内研究状况第21-27页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7-29页
第一章 时代、史学、丹尼列夫斯基第29-47页
    一、时代背景:19 世纪欧洲与俄罗斯第29-32页
        (一) 西方文明的扩张与渗透第29-30页
        (二) 1861 年改革与俄罗斯社会转型第30-31页
        (三) 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空前活跃第31-32页
    二、史学发展趋势:19 世纪世界史学大势第32-36页
        (一) 兰克史学的困境第32-34页
        (二) 19 世纪史学的觉醒第34-36页
    三、丹尼列夫斯基学术生涯及思想演变的基本轨迹第36-47页
        (一) 丹尼列夫斯基早期学术生涯和社会实践第36-39页
        (二) 彼得拉舍夫斯基事件与丹尼列夫斯基思想轨迹的转变第39-44页
        (三) 丹尼列夫斯基后期的学术生涯及社会活动第44-47页
第二章《俄罗斯与欧洲》及文化历史类型理论的创建第47-59页
    一、《俄罗斯与欧洲》及文化历史类型基本内容第47-51页
    二、文化历史类型形成、发展的五个法则第51-53页
    三、穿越时空的“对话”:丹尼列夫斯基与索洛维约夫的争论第53-59页
        (一) 背景与起因第54-55页
        (二) 索洛维约夫对丹尼列夫斯基批判的核心内容第55-57页
        (三) 丹尼列夫斯基与索洛维约夫争论的历史功绩第57-59页
第三章 丹尼列夫斯基社会政治思想第59-73页
    一、丹尼列夫斯基社会政治思想的源泉第59-62页
        (一) 对时下俄罗斯外交困境的反应第59-60页
        (二) 对早期斯拉夫主义传统的继承第60-61页
        (三) 对早期西欧主义哲学观的吸取第61-62页
    二、丹尼列夫斯基社会政治思想的创建第62-70页
        (一) 丹尼列夫斯基理解的俄罗斯和欧洲第62-65页
        (二) 对欧化的反思第65-67页
        (三) 对东方问题的诠释第67-68页
        (四) 泛斯拉夫联盟的构想第68-70页
    三、丹尼列夫斯基社会政治思想的现实意义第70-73页
        (一) 对当代俄罗斯的启示第70-71页
        (二) 对欧洲悲观主义认知第71页
        (三) 对当代俄罗斯国家安全启示第71-73页
第四章 俄罗斯思想体系下的丹尼列夫斯基第73-84页
    一、丹尼列夫斯基与泛斯拉夫主义第73-78页
        (一) 泛斯拉夫主义概况第73-75页
        (二) 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第75-76页
        (三) 丹尼列夫斯基与泛斯拉夫主义第76-78页
    二、丹尼列夫斯基与“俄罗斯思想”第78-82页
        (一) “俄罗斯思想”概况第78-80页
        (二) 丹尼列夫斯基与“俄罗斯思想”第80-82页
    三、丹尼列夫斯基在俄罗斯思想体系的历史地位第82-84页
        (一) 对“第三罗马”学说的否定第82-83页
        (二)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第83-84页
第五章 文明史系谱下的丹尼列夫斯基第84-101页
    一、文化、文明、文明史第84-87页
        (一) 文明概念及内涵的界定第84-86页
        (二) 文明史研究方法、对象、内容第86-87页
    二、文明形态论的渊源与流变第87-92页
        (一) 文明形态论概念及内涵界定第87页
        (二) 文明形态论的肇兴第87-88页
        (三) 文明形态论的正式形成第88-89页
        (四) 文明形态论的发展新阶段第89-92页
    三、丹尼列夫斯基与斯宾格勒的文明形态论之比较第92-96页
    四、丹尼列夫斯基文明形态论的历史贡献第96-101页
        (一) 对文明史观决定意义第96-98页
        (二) 对世界史学界和俄罗斯史学界历史贡献第98-101页
第六章 俄罗斯地缘政治思想体系下的丹尼列夫斯基第101-113页
    一、地缘政治思想概述第101-103页
        (一) 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及其主要流派第101-102页
        (二) 俄罗斯地缘政治学发展概况第102-103页
    二、丹尼列夫斯基与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的关系第103-10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3-104页
        (二) 丹尼列夫斯基与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之比较第104-107页
    三、丹尼列夫斯基地缘政治思想的历史贡献第107-113页
        (一) 对地缘政治学的理论贡献第107-111页
        (二) 对俄罗斯历史及国际形势前景的预测与判断第111-113页
结论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5页
后记第125-12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2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84329,这篇论文共12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8.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3.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