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红珊瑚》中珊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演唱分析

歌剧论文 红珊瑚论文 人物形象论文
论文详情
歌剧《红珊瑚》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王锡仁、胡士平作曲的中国歌剧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族歌剧。该剧是继《小二黑结婚》之后的又一部“歌曲戏剧化”的作品。此歌剧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将从该剧的剧本创作、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歌剧主要唱段的音乐分析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探析。第一,从剧本的情节的设计与发展来探讨整部歌剧的审美价值,主要从“崇高“和”优美“两方面展开讨论。第二,从整部歌剧的音乐素材、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戏曲化手法入手,探讨该部歌剧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第三,从歌剧的表演与演唱方面入手,探讨整部歌剧的艺术特色。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客观的概括出歌剧《红珊瑚》在中国歌剧史上的艺术成就。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歌剧《红珊瑚》的创作简况第9-12页
    1.1 中国歌剧发展简况第9-10页
    1.2 歌剧《红珊瑚》的故事梗概第10-11页
    1.3 歌剧《红珊瑚》的创作背景第11-12页
第二章 珊妹歌剧形象的审美价值第12-15页
    2.1 歌剧形象与审美价值第12页
    2.2 珊妹形象的审美价值第12-15页
        2.2.1 珊妹形象的“崇高”审美价值第12-13页
        2.2.2 珊妹形象的“优美”审美价值第13-15页
第三章 珊妹主要唱段的音乐特点和人物戏剧形象分析以及演唱技术分析第15-35页
    3.1 珊妹主要唱段的音乐分析和人物戏剧形象分析与演唱分析第15-32页
        3.1.1 《海风阵阵愁煞人》第15-19页
            3.1.1.1 音乐分析第15-18页
            3.1.1.2 人物戏剧形象分析第18-19页
            3.1.1.3 演唱分析第19页
        3.1.2 《珊瑚树红朝阳站》第19-25页
            3.1.2.1 音乐分析第19-24页
            3.1.2.2 人物戏剧形象分析第24页
            3.1.2.3 演唱分析第24-25页
        3.1.3 《渔家女要做好儿郎》第25-29页
            3.1.3.1 音乐分析第25-28页
            3.1.3.2 人物戏剧形象分析第28页
            3.1.3.3 演唱分析第28-29页
        3.1.4 《珊瑚颂》第29-32页
            3.1.4.1 音乐分析第29-31页
            3.1.4.2 人物形象的塑造第31页
            3.1.4.3 演唱分析第31-32页
    3.2 演唱技术分析第32-35页
        3.2.1 基本音乐元素的把握第32-33页
            3.2.1.1 节奏、节拍、速度第32页
            3.2.1.2 语调、语气与音调第32页
            3.2.1.3 乐句强弱第32-33页
            3.2.1.4 戏曲风格的把握第33页
        3.2.2 演唱技巧第33-35页
            3.2.2.1 气息第33-34页
            3.2.2.2 腔体、共鸣、声音位置第34页
            3.2.2.3 咬字吐字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注释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804128,这篇论文共4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