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在酿酒酵母细胞表面上的展示及酶活性质的研究

黄曲霉毒素论文 黄曲霉毒素降解酶论文 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系统论文 酶联免疫论文 去毒率论文
论文详情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为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能够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真菌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传统的物理、化学的去毒方法会造成营养成分大量损失,因此,近些年来,高效稳定的生物学方法备受科研者的关注。本研究从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的总RNA出发,克隆编码得到黄曲霉毒素降解酶(Aflatoxin-detoxifizyme,ADTZ)基因,并把该基因连接到表面展示质粒载体pYD1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YD1-ADTZ,并将其转化到酿酒酵母菌EBY100中,通过PCR及双酶切筛选出阳性转化子,证明了ADTZ基因已经整合到酿酒酵母基因组中,经诱导表达后,用高相液相色谱法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当诱导时间为96h,反应温度为28℃,反应时间为30min时,表面展示的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黄曲霉毒素的去毒率为12.26%,再通过ELISA法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情况,经过测定,相同条件下,表面展示的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黄曲霉毒素的去毒率达到13.1%,酶活力达到0.93U/L。通过对表面展示的黄曲霉毒素降解酶的酶活性质的初步研究,分别诱导12h,24h,48h,96h,发现当诱导时间为48h时,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对AFB1的去毒率达到最大值,此时去毒率为24.2%,表面展示ADTZ与黄曲霉毒素B1的最佳反应时间为3h时,酶活性达最大,最大去毒率为27.3%。总结不同反应时间,不同诱导时间对去毒率及酶活性质的影响,为下一步工作——将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制备成饲料添加剂做准备。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 前言第7-17页
    1.1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概况第7-10页
        1.1.1 黄曲霉毒素概述第7页
        1.1.2 黄曲霉毒素的发现第7页
        1.1.3 黄曲霉毒素的种类与结构第7-8页
        1.1.4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第8页
        1.1.5 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第8-10页
    1.2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第10-12页
        1.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第10页
        1.2.2 薄层层析法(TLC)第10-11页
        1.2.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第11页
        1.2.4 微柱筛选法(MS)第11页
        1.2.5 免疫金标记技术(GICA)第11-12页
    1.3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第12-13页
        1.3.1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第12-13页
        1.3.2 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的危害第13页
    1.4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方法第13-15页
        1.4.1 机械去除法第13页
        1.4.2 物理方法第13-14页
        1.4.3 化学方法第14页
        1.4.4 生物学方法第14-15页
    1.5 酿酒酵母表面展示技术概述第15-16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二 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基因的克隆第17-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7-19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17页
        2.1.2 工具酶第17页
        2.1.3 仪器与设备第17-18页
        2.1.4 培养基第18页
        2.1.5 试剂的配制第18-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4页
        2.2.1 假蜜环菌总 RNA 的提取第19页
        2.2.2 反转录第19-20页
        2.2.3 PCR 扩增目的基因片断第20-21页
        2.2.4 目的基因片断的回收第21页
        2.2.5 目的片断与 PMD-18T 载体连接第21-22页
        2.2.6 E.coli TOP10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2页
        2.2.7 转化 E.coli TOP10第22-23页
        2.2.8 质粒的提取第23页
        2.2.9 重组质粒的 PCR 验证第23-2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2.3.1 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基因的获得第24-25页
        2.3.2 质粒 PCR 产物电泳检测第25页
        2.3.3 测序结果第25-26页
    2.4 讨论第26-27页
三 黄曲霉毒素降解酶在酿酒酵母细胞表面上的展示第27-40页
    3.1 实验材料第28-29页
        3.1.1 菌株与质粒第28页
        3.1.2 培养基第28页
        3.1.3 工具酶及试剂第28页
        3.1.4 仪器与设备第28-29页
    3.2 实验方法第29-35页
        3.2.1 获取质粒 pYD1第29页
        3.2.2 重组质粒 pYD1- ADTZ 的构建第29-30页
        3.2.3 pYD1- ADTZ 转化 E.coliTOP10第30页
        3.2.4 重组质粒 pYD1- ADTZ 的验证第30页
        3.2.5 转化酿酒酵母 EBY100第30-31页
        3.2.6 酵母基因组的提取第31页
        3.2.7 PCR 验证第31-32页
        3.2.8 双酶切验证第32-33页
        3.2.9 诱导表达第33页
        3.2.10 Bradford 法蛋白定量第33页
        3.2.11 酶活测定第33-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0页
        3.3.1 重组质粒 pYD1-ADTZ 的鉴定结果第35-36页
        3.3.2 bradford 法蛋白定量第36-37页
        3.3.3 酶活测定第37-40页
四 表面展示的黄曲霉毒素降解酶的酶活性质研究第40-43页
    4.1 表面展示 ADTZ 的酶活检测第40页
        4.1.1 表面展示 ADTZ 与 AFB1的反应时间对降解率的影响第40页
        4.1.2 表面展示 ADTZ 的最佳诱导时间第4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4.2.1 表面展示 ADTZ 与 AFB1的反应时间对降解率的影响第40-41页
        4.2.2 表面展示 ADTZ 的最佳诱导时间第41-42页
    4.3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6428,这篇论文共4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3.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3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