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督教的传播实践及其意义系统的生产--基于南京某基督教家庭教会的考察

基督教论文 家庭教会论文 群体传播论文
论文详情
本文选取南京某基督教家庭教会——“灵粮教会”,利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一个具体的个案研究,试图通过“私人化”的关系去观察和体验教会生活的全貌。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依托意义系统和群体传播的理论框架,对南京基督教群体作研究与分析,并重点关注镶嵌其中的群体传播策略与互动机制,主要探讨了信徒个体的群体认同及日常生活的实践、家庭教会的群体传播机制、信徒个体在群体传播与群体行动中的沟通与互动等问题。研究发现,灵粮教会所采取的基督教传播策略对于相当数量的城市家庭教会具有代表性,即:通过现代社会中的人际网络推动基督教在城市呈点状或网状分布扩散;通过意见领袖的形象与话语建构对基督教意义系统进行日常化阐释,从而将日常伦理嵌入俗世生活;通过仪式传播的象征符号、共在情景与共同情感将信徒带入仪式的意义关联中。另一方面,信徒个体在群体传播与群体行动中不断沟通与互动,促进了意义系统的再生产,具体表现在:信徒通过日常经验的集体分享、神迹奇事的集体见证、信仰层面的话语支持,实现自下而上的反向传播;同时在群体行动中给予日常生活的人际互助、积极投身对规范禁忌的实践,并主动承担起向外传福音的使命。由权威传播和仪式传播生产的意义系统,建构了群体边界,由此型塑出一批拥有共同价值观念、语言习惯、思维逻辑、行为模式的信徒;而由信徒个体主导的对于意义系统的再生产过程则进一步重构了基督教群体边界,强化了群体的内部认同。意义系统的生产过程正是信仰内化的过程,个体信仰需求的不断满足,促进了基督教在城市的传播,也为建构超出个人层面的公共信仰提供了一种可能。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2页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第12-15页
    三、个案介绍与研究方法第15-19页
第二章 “灵粮教会”:城市家庭教会的个案第19-26页
    一、南京基督教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第19-21页
    二、灵粮教会从地址的搬迁到规模的壮大第21-23页
    三、灵粮教会的组织架构、日常活动与内群制度第23-26页
第三章 “神的儿女”:家庭教会中的基督徒身份认同第26-38页
    一、走入“神的家”:身份的获得第26-29页
    二、“进进出出”:群体成员的身份选择第29-31页
    三、“圣” “俗”之间:基督徒的身份认同第31-38页
第四章 意义系统的生产:家庭教会的群体传播机制第38-52页
    一、权威传播:意义系统的日常化阐释第38-44页
        1. 领袖形象的日常化建构第39-40页
        2. 俗世伦理的嵌入式传播第40-42页
        3. “三令五申”规范与禁忌第42-44页
    二、仪式传播:共享符号与情景第44-52页
        1. 仪式的符号象征第45-47页
        2. 仪式的共在情景第47-50页
        3. 仪式的情感分享第50-52页
第五章 意义系统的再生产:信徒个体的沟通与互动第52-65页
    一、反向传播:个体自下而上的意义建构第53-59页
        1. 日常经验的集体分享第53-55页
        2. 神迹奇事的集体见证第55-56页
        3. 信仰层面的话语支持第56-59页
    二、个体实践:融于群体行动的意义表达第59-65页
        1. 日常生活的人际互助第59-60页
        2. 规范禁忌的积极实践第60-62页
        3. 传福音驱动群体扩张第62-65页
结语第65-70页
    一、群体与宗教的双重机制:意义系统的置换第65-67页
    二、信仰意义在互动中生成与重建第67-70页
附录一 灵粮教会部分成员信息第70-74页
附录二 部分基督教教义、仪式的相关概念第74-76页
附录三 教会给信徒庆生现场录音第76-77页
附录四 釆访提纲第77-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后记及致谢第83-8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770427,这篇论文共8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5.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