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研究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论文 污染河水论文 变水位论文 水力停留时间论文
论文详情
本论文结合国家水专项“典型北方缺水城市湖泊水质水量保障与生境改善技术”,进行了污染河水的处理研究。针对污染河水中营养盐浓度较高的特点,选择垂直潜流湿地(VF)与水平潜流湿地(HF)串联的组合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不同进水水质及运行水位对炉渣基质VF-HF组合潜流湿地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②不同基质及不同串联方式组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河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③组合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沿程变化和降解动力学,④炉渣基质VF和HF处理单元的水力学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炉渣基质VF-HF组合潜流人工湿地对COD、NH4+-N、N03-N和TP的处理效果均较好。当进水COD、NH4+-N、N03-N和TP浓度为100mg·L-、8mg·L-、16mg·L-、1.5mg·L-1时,炉渣VF-HF系统对以上污染物质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72%、54%和85%。炉渣基质VF-HF湿地系统内水位改变时,出水有机物和磷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第一级VF单元落空运行以前炉渣VF-HF系统湿地系统NH4+-N去除率为60%左右,落空后NH4+-N去除率达到了90%左右。(2)对沸石基质和炉渣基质HF-VF组合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基质类型对COD、NH4+-N、N03-N和TP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沸石基质HF-VF系统的NH4+-N去除率为87%,而炉渣基质NH4+-N去除率为61%。炉渣基质HF-VF系统的COD、NO3--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7%、80%和64%,沸石基质HF-VF系统的COD、NO3--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2%、72%和35%。炉渣HF-VF系统对COD、NO3-N和TP的处理效果好于沸石系统。沸石基质及炉渣基质HF-VF系统出水DO和T均为0.8mg·L-1和18℃。基质不同对HF-VF湿地系统出水的DO和水温基本没有影响。(3)组合方式对潜流湿地系统的处理效果有一定影响。VF处理单元前置时,两种基质VF-HF组合湿地系统COD去除率均在95%以上;HF处理单元前置时,两种基质湿地系统COD去除率均在85%左右。沸石湿地系统中,当VF段前置时,VF1-HF1系统NH4+-N去除率为77%;而HF段前置时,HF1-VF1系统NH4+-N去除率为87%。炉渣湿地系统中,VF段前置时,VF2-HF2系统NH4+-N去除率为58%;而HF段前置时,HF1-VF1系统NH4+-N去除率为61%。使用相同基质时水平潜流前置HF-VF系统的NH4+-N去除率更高。不同组合方式条件下,湿地系统的N03-N去除率均在75%-80%之间。沸石基质湿地系统中,当VF前置时,VF1-HF1系统TP去除率为20%;HF前置时,HF1-VF1系统TP去除率为61%。炉渣基质湿地系统中,当VF前置时VF2-HF2系统TP去除率为76%;HF前置时,HF1-VF1系统TP去除率为66%。(4)炉渣VF和HF处理单元的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水位为75cm、60cm、45cm的VF处理单元及水位为75cm的HF处理单元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5.5h、27.5h、12h和87.7h;但理论水力停留时间均为55.8h。(5)对组合湿地系统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潜流湿地系统中,沸石VF1-HF1、沸石HF1-VF1及炉渣HF2-VF2系统COD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降解系数K分别为-0.3028、-0.4566和-0.4449。沸石HF1-VF1系统内NH4+-N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降解系数K为-0.4982。沸石VF1-HF1系统内N03-N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系数K为-0.4114。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我国河流水环境现状第11-12页
    1.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第12-20页
        1.2.1 人工湿地定义第12页
        1.2.2 人工湿地组成第12-14页
        1.2.3 人工湿地分类及特点第14-17页
        1.2.4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第17-19页
        1.2.5 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影响因素第19-20页
    1.3 人工湿地的研究进展及热点第20-23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21-23页
    1.4 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及组合第23-24页
        1.4.1 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第23页
        1.4.2 VF-HF 组合人工湿地第23页
        1.4.3 HF-VF 组合人工湿地第23-24页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4-26页
        1.5.1 课题来源第24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6-31页
    2.1 实验装置和材料第26-29页
        2.1.1 实验装置第26-27页
        2.1.2 实验用水水质第27-28页
        2.1.3 运行方式第28-29页
    2.2 分析方法第29-31页
        2.2.1 常规水质分析第29页
        2.2.2 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HRT)的测算第29-31页
第三章 垂直潜流-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运行研究第31-43页
    3.1 变水位运行方式条件下 COD 的去除效果第31-33页
    3.2 变水位运行方式条件下氨氮的去除效果第33-35页
    3.3 变水位运行方式条件下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第35-37页
    3.4 变水位运行方式条件下总磷的去除效果第37-38页
    3.5 变水位运行方式条件下各级出水中 DO,pH 及水温变化第38-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3页
第四章 水平潜流-垂直潜流组合人工湿地运行研究第43-51页
    4.1 不同基质 HF-VF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 COD 的去除效果第43-44页
    4.2 不同基质 HF-VF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 NH_4~+-N 的去除效果第44-45页
    4.3 不同基质 HF-VF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 NO_3~--N 的去除效果第45-46页
    4.4 不同基质 HF-VF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总磷的去除效果第46-47页
    4.5 不同基质 HF-VF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进出水 DO 及水温变化第47-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潜流人工湿地不同组合方式处理效果对比及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分析第51-66页
    5.1 COD 处理效果对比第51-52页
    5.2 NH_4~+-N 处理效果对比第52-53页
    5.3 NO_3~_-N 处理效果对比第53-54页
    5.4 总磷处理效果对比第54-56页
    5.5 DO 及水温对比第56-57页
    5.6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研究第57-64页
        5.6.1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有机污染物质去除效果及降解动力学研究第57-59页
        5.6.2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 NH_4~+-N 去除效果及降解动力学研究第59-62页
        5.6.3 组合潜流人工湿地 NO_3~_-N 去除效果及降解动力学研究第62-64页
    5.7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湿地系统水力停留时间研究第66-70页
    6.1 炉渣基质 VF 及 HF 处理单元出水电导率对比第66-67页
    6.2 示踪剂流出总量曲线及实际停留时间的确定第67-69页
    6.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7.1 结论第70-71页
    7.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305727,这篇论文共7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3.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9.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