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论文 农地发展权论文 宅基地整理论文 征地论文
论文详情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急速扩张,另一方面,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粗放利用,浪费严重,结果导致我国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岌岌可危。面对我国实行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各地广泛建立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各地的做法普遍存在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合理,农民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急需对此加以规范,增加农民分配比例,加大农民权益保护,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健康、持续发展。论文针对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农民权益保护的问题,深入探讨其制度根源,通过赋予农民农地发展权,并将其贯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践的始终,使农民获得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具体构建,首先,论文指出拆旧区最适合保护农民权益的宅基地整理模式应由农民集体组织实施。同时,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应逐步放松挂钩的范围限制,建立省域乃至全国的土地发展权市场;对于宅基地复垦出的连片耕地,可通过构建农地股份合作社使农地经营取得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对于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应逐步放开,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其次,对于城镇建新地块,严格区分公益与非公益用地,农地征收仅针对严格界定的公益用地,且应当给予农民包括农地发展权价格在内的市场价格补偿,对于非公益用地,则通过市场机制的构建,通过土地供求关系决定的地租地价,保障农民获得充足补偿。再次,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巨大资金瓶颈,构建可行的挂钩融资机制。突破制度约束,构建农地金融机制,增强农民自身融资能力,为以农民为主导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提供融资基础;依托发展权收益,探索包括财政融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项目融资等途径的挂钩融资渠道。最后,通过对S县的实地调研,对当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做法加以梳理与分析,与前文理论探讨相互印证。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2-31页
    1.1 文献综述及选题依据第12-28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6页
        1.1.2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第16-28页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8页
    1.2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2.1 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1.2.2 主要研究问题第29页
    1.3 技术路线第29-30页
    1.4 可能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第30-31页
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约束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提出第31-48页
    2.1 土地的概念与特征第31-32页
        2.1.1 土地概念第31页
        2.1.2 土地特征第31-32页
    2.2 我国的土地国情第32-35页
        2.2.1 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第32-33页
        2.2.2 山地多、平地少,开发利用难度大第33-34页
        2.2.3 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第34-35页
        2.2.4 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第35页
    2.3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约束强化第35-43页
        2.3.1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扩张第35-39页
        2.3.2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39-40页
        2.3.3 农村建设用地面积日益扩大第40-43页
    2.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初步分析第43-47页
        2.4.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逻辑思路第43-45页
        2.4.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演进第45-46页
        2.4.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根本性缺陷第46-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重构的前提与基础——赋予农民农地发展权第48-67页
    3.1 农地发展权基础理论研究第48-62页
        3.1.1 农地发展权的法哲学分析第48-56页
        3.1.2 农地发展权的价格分析第56-59页
        3.1.3 保护农民农地发展权的意义第59-62页
    3.2 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解读与重构第62-66页
        3.2.1 建新地块中对农民农地发展权的保护第62-65页
        3.2.2 拆旧地块中对农民农地发展权的保护第65-66页
    3.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4“拆旧地块”宅基地整理研究第67-84页
    4.1 建国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演变第67-70页
        4.1.1 宅基地私有阶段(1949-1962)第67页
        4.1.2 宅基地公有私用阶段(1962-1978)第67-68页
        4.1.3 宅基地强化管理阶段(1978-1998)第68-69页
        4.1.4 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阶段(1998 至今)第69-70页
    4.2 我国宅基地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第70-72页
        4.2.1 我国宅基地制度的现状特征第70-71页
        4.2.2 我国现行宅基地制度存在的问题第71-72页
    4.3 宅基地整理与挂钩的范围第72-76页
        4.3.1 天津宅基地换房第73-74页
        4.3.2 成都指标挂钩第74页
        4.3.3 重庆地票交易第74-75页
        4.3.4 挂钩范围未来发展第75-76页
    4.4 宅基地整理的前提第76-77页
    4.5 宅基地整理的模式第77-81页
        4.5.1 宅基地整理的不同模式第77-79页
        4.5.2 宅基地整理的模式选择第79-81页
    4.6 宅基地整理后的流转第81-82页
    4.7 宅基地复垦后的经营第82-83页
    4.8 本章小结第83-84页
5“建新地块”征地研究第84-113页
    5.1 土地征收的概念与特征第84-85页
    5.2 土地征收制度的合理性第85-87页
        5.2.1 土地征收的法哲学基础第85-86页
        5.2.2 土地征收的经济学基础第86-87页
    5.3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历史演变第87-91页
        5.3.1 建国初期的土地征收制度第87-88页
        5.3.2 农地产权集体化时期的土地征收制度第88-89页
        5.3.3 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征收制度第89-91页
    5.4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第91-98页
        5.4.1 征地制度的具体缺陷第91-95页
        5.4.2 征地制度的问题根源第95-98页
    5.5 地方政府在现行征地制度下的行为逻辑第98-101页
        5.5.1 商住供地的市场化第98-100页
        5.5.2 工业供地的低价竞争第100-101页
    5.6 现行征地制度的完善第101-107页
        5.6.1 公共利益的严格界定第101-103页
        5.6.2 市价基础上的公平合理补偿第103-106页
        5.6.3 征地程序的优化完善第106-107页
    5.7 非公益性用地的市场化供给第107-109页
    5.8 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的推进第109-112页
        5.8.1 改变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第109-110页
        5.8.2 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促进机制第110-111页
        5.8.3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第111-112页
    5.9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融资机制研究第113-121页
    6.1 开展农地金融,增强农民自身融资能力第113-117页
        6.1.1 我国现行法规政策禁止农地金融的反思第114-115页
        6.1.2 农地金融概念的法学检讨第115-117页
    6.2 依托发展权收益,开拓挂钩融资渠道第117-120页
        6.2.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财政融资第117-118页
        6.2.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间接融资第118页
        6.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直接融资第118-119页
        6.2.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融资第119-120页
    6.3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证分析——来自中部 S 县的个案第121-136页
    7.1 S 县概况第121-123页
        7.1.1 区位状况第121-122页
        7.1.2 经济条件第122-123页
    7.2 S 县土地利用分析第123-125页
        7.2.1 土地资源变化情况第123-124页
        7.2.2 土地利用现状第124-125页
    7.3 S 县城区建设用地需求分析第125-127页
        7.3.1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第125-127页
        7.3.2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第127页
    7.4 S 县宅基地现状与挂钩潜力第127-128页
    7.5 S 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践第128-132页
        7.5.1 项目区实施规划的主要目标第128-129页
        7.5.2 项目区现状第129页
        7.5.3 项目投资概算和筹资方案第129-130页
        7.5.4 拆旧区规划设计第130-132页
        7.5.5 建新区规划方案第132页
        7.5.6 指标周转第132页
    7.6 S 县挂钩实践分析第132-135页
        7.6.1 拆旧区第133页
        7.6.2 建新区第133-134页
        7.6.3 融资机制第134页
        7.6.4 挂钩范围第134-135页
    7.7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8 结论与不足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8页
附录第14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68825,这篇论文共14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4.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