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细胞在人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脑出血论文 炎症反应论文 IL-17论文 TIM-3论文 NF-κBp65论文
论文详情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危重症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患者的生存质量。而目前脑出血治疗缺乏特异有效手段,其原因主要是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反应参与脑出血后的病理过程。本研究以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及血肿周围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Th17细胞在人脑出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共分为三部分:1、选取脑出血患者48例,分别于患者发病后≤6h、6-24h、24-72h和>72h采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3和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3mRNA的表达。探讨IL-17,IL-23,IFN-γ和TIM-3mRNA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作用。≤6h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24h组、24-72h组和>72h组均显著增加(P<0.05)。24-72h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6-24h组患者外周血中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24-72h组和>72h组(P<0.05)。≤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患者外周血中IFN-γ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24-72h组患者外周血中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患者外周血中TIM-3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2、选取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的患者24例,按发病到获取标本的时间间隔分为4组,≤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取靠近血肿旁1cm左右脑组织作为实验组,将入路中远离血肿处的脑组织作为对照组。HE染色观察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IL-17和TIM-3的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IL-17mRNA和TIM-3mRNA的表达,并将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Th17细胞在人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中作用及机制。HE染色:≤6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似,偶见散在炎性细胞浸润。6-24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轻度损伤,可见神经元及纤维水肿。部分神经元变性,形态不完整,细胞数目略减少,可见核固缩。散在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淋巴细胞。病灶周围微血管充血,扩张。24-72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最重,神经元及纤维水肿明显,较多神经元形态不完整及数目减少,细胞核固缩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伴少量胶质细胞增生。>72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较前略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但仍可见少量淋巴细胞,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免疫组化染色:≤6h组,血肿周围组织IL-1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24h组、24-72h组和>72h组,IL-17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24-72h组血肿周围组织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6h组,血肿周围组织TIM-3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24h组、24-72h组和>72h组,血肿周围组织TIM-3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24-72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TIM-3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RT-PCR:IL-17mRNA和TIM-3mRNA的表达趋势与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IL-17水平与TIM-3的水平为正相关(r=0.627,P <0.01)。3、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NF-κBp65的表达。将IL-17与NF-κBp65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IL-17/NF-κBp65通路在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免疫组化染色:≤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血肿周围组织NF-κBp65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24-72h组血肿周围组织NF-κBp65的水平显著高于≤6h组、6-24h组和>72h组(P<0.05)。Western blot:NF-κBp65核蛋白的表达趋势与NF-κBp65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IL-17水平与NF-κBp65的水平为正相关(r=0.719,P <0.01)。结论:1脑出血发病6h后,患者外周血中IL-17水平增加。2脑出血发病6h内,患者外周血中IL-23和IFN-γ水平就开始增加。3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3mRNA表达增高。4脑出血发病6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IL-17和TIM-3的表达增高,TIM-3可能通过调控IL-17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5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NF-κBp65表达增高,IL-17可能通过激活NF-κBp65通路,促进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本实验标本取材于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及血肿周围脑组织,真实的反映人脑出血后的病理变化,提示可以通过调控Th17细胞减轻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8-41页
    1.1 综述 1 IL-17 的研究进展第19-31页
        1.1.1 Th17 的发现第19-20页
        1.1.2 Th17 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其作用第20-21页
        1.1.3 细胞因子对 Th17 细胞的分化与调节第21页
        1.1.4 Th17 细胞与疾病第21-31页
    1.2 综述 2 TIM-3 的研究进展第31-41页
        1.2.1 TIM-3 分子的结构、组织表达和配体第31-32页
        1.2.2 TIM-3 与疾病第32-41页
第2章 Th17 相关细胞因子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的水平及作用研究第41-53页
    2.1 前言第41-4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2.2.1 主要试剂第42页
        2.2.2 主要仪器第42页
        2.2.3 实验方法第42-44页
    2.3 实验结果第44-49页
        2.3.1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 IL-17 水平检测第44-46页
        2.3.2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 IL-23 水平检测第46-47页
        2.3.3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 IFN-γ水平检测第47-48页
        2.3.4 脑出血实验组及对照组 PBMC 中 TIM-3 mRNA 的表达第48-49页
    2.4 讨论第49-52页
    2.5 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TIM-3 在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炎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第53-69页
    3.1 前言第53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53-57页
        3.2.1 主要试剂第53-54页
        3.2.2 主要仪器第54页
        3.2.3 实验方法第54-57页
    3.3 结果第57-65页
        3.3.1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 HE 染色病理组织学变化第57-58页
        3.3.2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组织 IL-17 蛋白的表达第58-60页
        3.3.3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组织 IL-17mRNA 的表达第60-61页
        3.3.4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组织 TIM-3 蛋白的表达第61-63页
        3.3.5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组织 TIM-3 mRNA 的表达第63-64页
        3.3.6 相关性分析第64-65页
    3.4 讨论第65-68页
    3.5 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NF-κBp65在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炎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第69-77页
    4.1 前言第6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9-72页
        4.2.1 主要试剂第69-70页
        4.2.2 主要仪器第70页
        4.2.3 实验方法第70-72页
    4.3 结果第72-75页
        4.3.1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血肿周围组织 NF-κBp65 蛋白的表达第72-73页
        4.3.2 脑出血实验组与对照组血肿周围组织 NF-κBp65 核蛋白的表达第73-74页
        4.3.3 相关性分析第74-75页
    4.4 讨论第75-76页
    4.5 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9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2325,这篇论文共9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8.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